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来论

2020年09月28日06: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月饼“跨界”,勿忘品质

  四川南充 王家豪

  中秋佳节将至,月饼迎来销售旺季。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餐饮、茶饮、零食等企业纷纷推出“跨界月饼”,既带动了消费,也带来更多文化创意。

  然而,一些“跨界月饼”跨出了边界。有的打着文创幌子,标价虚高,让人直呼“买礼盒送月饼”;有的推出如梅菜扣肉、藤椒竹笋等馅料的月饼,重概念轻质量;有的夸大用料,自称“高级月饼”,实则高级食材少、调味品多,存在虚假宣传。凡此种种,无论过度包装还是过分炒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增加消费者负担,也偏离了过节吃月饼的初衷。如此跨界之风理应警惕,需要合力纠偏。

  月饼“跨界”作为创新之举,应该以质量为先、以消费者为本。对相关企业来说,在跨界中求新求变,不能忽视食品生产要求,不能只重“颜值”而不重品质,在强化设计包装、创意营销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产规范与质量品控。对食品监管部门来说,面对领域内的新事物、新产品,既要审慎包容,也不能放松监管,在为企业创新提供便利之时,引导企业走安全、环保、高质量发展之路,不能偏离正轨。唯有多方协作、多点着力,月饼才能在“跨界”尝试中不失原汁原味且富有时代新味。

     

  基层治理,抓小才能抓好

  北京西城 于保月

  近来,不少人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一个做法点赞。原来,为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洗涮问题,当地在河岸附近修建多处洗衣平台,污水统一流入管网,既方便了群众生活,又确保不污染环境。看似寻常的举动,体现了当地的治理创新与温情关怀,值得称赞。

  细节之处见真情。有的地方,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推出“不午休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多辛苦一些,让群众办事便利一些;有的地方,开通24小时内必回复的直通热线,答群众所疑、解群众所惑,使倾听无缝隙、联系无障碍;有的地方,开通定制的公交专线,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上班、上学等出行问题……一个窗口、一条热线、一辆公交,和一个洗衣平台一样,都是民生小事,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很多难题。从这个角度看,基层治理好不好,不在于治理举措是大还是小,只要真心为民、落细落实,就能赢得群众好评。

  无论是创新社会治理还是践行群众路线,把群众最关心的利益放在心上是基本要求。只有多从群众角度、群众难处进行思考,基层治理创新才能有的放矢、把工作做细做活,进而好事能真正办好、实事也能真正办实。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8日 05 版)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