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消費貸貼息“國補”方案出爐,四川此前已實施消費信貸貼息政策

8月12日,據財政部官網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決策部署,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近日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明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間,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務)中實際用於消費,且貸款經辦機構可通過貸款發放賬戶等識別借款人相關消費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政策。
《實施方案》指出,貼息范圍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對於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消費額度為上限進行貼息。政策到期后,可視實施效果研究延長政策期限、擴大支持范圍。
貼息標准方面,《實施方案》明確,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按符合條件的實際用於消費的個人消費貸款本金計算),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分別承擔貼息資金的90%、10%。貸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應利率自律約定。政策執行期內,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的全部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對應符合條件的累計消費金額30萬元),其中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單筆5萬元以下的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1000元(對應符合條件的累計消費金額10萬元)。
貸款經辦機構主要包括三類,一是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二是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
三是5家其他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包括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興業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實施方案》還指出,鼓勵地方財政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對其他經營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給予財政貼息支持,擴大政策覆蓋面。
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經濟大省和消費大省,四川積極響應國家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號召,先行先試——從2023年9月以來,該行就會同省財政廳分階段實施消費信貸貼息政策,對銀行機構向省內居民發放1年期及以上,貸款用途為汽車購置、電子產品、住房裝修、家電家具耐用品4類商品線下消費貸款,財政部門按照年利率1.5%、單筆不超過3000元給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貼息,有效發揮提振全省消費需求作用。政策實施以來,每半年為一個周期,已實施至第四個周期,即2025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目前全省已兌現財政貼息資金近9000萬元,支持省內銀行機構發放消費貸款72億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住戶消費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同比增長15.1%,高於全國9.1個百分點,有效促進了貸款投放和消費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全國性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覆蓋的消費領域更廣,但貼息年利率標准與四川此前執行的標准有所不同。“政策執行的交叉時段主要涉及今年9月期間,具體如何處理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后續會有詳細說明。”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將繼續會同財政部門做好財政貼息相關工作,加強工作的協同配合,研究國家政策與四川省政策的有效銜接,推動相關政策迅速落地落實﹔組織銀行機構加大政策宣傳、做好融資對接、強化資金合規,讓國家政策紅利惠及轄內更多消費者和服務業經營主體。(川觀新聞記者 盧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