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歷史上最好的世運會”

![]() |
新聞發布會現場。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供圖 |
人民網成都8月11日電 (記者朱虹)8月11日下午,成都世運會賽中(競賽組織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成都世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
據悉,截至8月11日,世運會賽程已經過半,目前,成都世運會競賽組織工作總體運行基本平穩。
已產生金牌126枚 10個小項打破賽會紀錄
賽程過半,成都世運會已有不少項目完賽。據成都世運會執委會體育競賽部(反興奮劑部)專職副部長陳志介紹,截至8月11日,34個大項60個分項中,26個分項已經全部完賽,11個分項正在進行中。8月12日以后,美式橄欖球、自由搏擊、無人機、摩托艇、鐵人三項、地擲球等18個大項的23個分項將陸續開賽,開賽最晚的是8月16日的體育舞蹈(霹靂舞)、力量舉(裝備)、輪滑(自由式輪滑)。
截至8月11日13時,共產生金牌126枚、銀牌124枚、銅牌126枚。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金牌12枚、銀牌3枚、銅牌1枚,暫列金牌榜第一名,其中2枚金牌是殘疾人項目貢獻的。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籍運動員高久尚、徐露等也在成都世運會中獲得金牌,在家鄉迎來榮耀時刻。
自8月6日開賽以來,成都世運會已有10個小項(含2個殘疾人項目)打破賽會紀錄。至比賽結束,世運會還將在航空運動、鐵人三項、摩托艇、柔術、桑搏等項目決出132枚金牌。
特別增設2個殘疾人項目 彰顯體育無界限理念
據陳志介紹,本屆世運會積極踐行體育包容性,特別增設了殘疾人柔術與殘疾人自由潛水2個殘疾人項目,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了展現競技風採的國際舞台。其中,殘疾人柔術細分為肢體殘疾、視力殘疾和智力殘疾3個小項,共吸引來自全球的36名運動員參賽。另一項目殘疾人自由潛水包含動態有蹼和動態無蹼2個小項,共有25名運動員報名參賽。
“這兩個新增項目不僅豐富了世運會的競賽維度,更彰顯了‘體育無界限、人人可參與’的理念。”陳志表示,殘疾人比賽項目是第二次納入世運會比賽,本屆賽事設項和參賽規模均超過上屆,體現了中國政府和社會對特殊人群的關心關注,更是成都溫度的詮釋。據悉,殘疾人自由潛水將在8月11日決出3枚金牌﹔8月12日,殘疾人柔術也將決出3枚金牌。
此外,據發布會現場介紹,在保障賽事公平性上,本屆世運會在26個競賽場館和運動員村共設置了28個興奮劑檢查站,實現競賽區與運動員生活區全覆蓋,可開展尿樣、血樣興奮劑檢查。所有運動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能接受事先無通知檢查,確保公平、公正。
觀賽體驗更沉浸 讓更多市民享受世運成果
賽程過半,本屆世運會在賽事組織上也收獲了肯定。“對於組委會、執委會、志願者、合作伙伴以及本屆賽事期間的工作,都讓我們非常滿意。”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表示,賽事組織彰顯了中國主辦方的專業底蘊,也為后半程賽事奠定了堅實信心:“這將是歷史上最好的世運會。”
作為眾多非奧項目的最高水平競技賽事,世運會多項賽事備受關注。發布會現場,成都世運會執委會高新賽區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龍泉驛賽區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就觀賽體驗和以賽營城相關情況回答記者問題。
8月14日,東安湖體育中心將舉行有“空中的F1”之稱的無人機運動項目比賽。成都世運會執委會龍泉驛賽區委員會主任周健表示,8月14日—16日,來自全球21個國家的32名頂尖“飛手”將齊聚一堂、同場競技。比賽時,參賽無人機最高時速可達300公裡以上,每架都裝配燈帶、旗幟等個性化裝飾,在夜空中高速飛馳時,極具辨識度與視覺沖擊力。此外,為提升觀賽體驗,現場還配置了兩塊90平方米的大型LED屏幕,清晰捕捉、實時呈現選手操控細節,以無人機的“眼睛”高速穿梭賽道,讓觀眾以“飛手”的第一視角,感受緊張刺激的競技過程。
除新銳項目的獨特體驗外,擁有較長歷史的世運項目同樣值得期待。成都世運會執委會高新賽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衛東表示,目前,高新賽區各項賽事正在激烈進行。8月11日有2個大項8個小項的比賽同步進行。武術散打項目6個小項已進入半決賽,8月11日將決出決賽名單,並將在8月12日決出全部6枚金牌。壁球項目男女單打已進入半決賽,比賽異常激烈,決賽將於8月12日晚上舉行,決出2枚金牌。此外,在1981年首屆世界運動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的短柄牆球項目3枚金牌(男單、女單、混合雙打)也將於8月17日決出,其混合雙打賽制與立體戰術設計也非常值得期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