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有困難找“小苑同學”

——自貢這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和居民心貼心

2025年08月12日10:18 |
小字號

從為困難老人陪餐送餐到兒童課后托管,從飛線充電整治到為獨居老人電路改造……這支名為“小苑同學”的黨員志願服務隊,已從2023年4月成立時的20人發展為200余人的大隊伍,累計回應民生訴求336件。他們已成為自貢高新區“開門搞教育”的重要力量。

回應群眾訴求 填補托管空檔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唱《我們的田野》《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7月7日至11日,在學苑街道南苑社區“童伴之家”,大學生志願者帶著孩子們動手實踐:制作植物標本、學習歌舞,還穿插科普氣象天文和禁毒知識。這一場景最早源於2023年社區的“四點半課堂”志願活動。

由於轄區小學生放學后存在“空檔期”,家長下班晚、老人外出辦事,下午4點半至5點半學生無人照看。接到居民訴求后,“小苑同學”志願者主動介入,為學生提供作業輔導和心理療愈服務。

“托管班不僅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看護難題,更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悟,我們家長特別放心。”一位家長的話道出了眾多家庭的心聲。

如今,該課堂已開展到第五期,從放學托管擴展到寒暑假托管,升級為官方帶娃的鹽都“愛心蜀托”公益班。“大學生專業強、懂溝通,孩子們聽得進去。”南苑社區黨委委員、居委會委員張月介紹,依托志願者力量,社區糾紛逐年減少,居民滿意度顯著提升。

“‘小苑同學’志願服務隊得名‘同學’,既因轄區內中小學和高校資源豐富,又旨在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學苑街道機關黨支部書記薛鈺凡介紹,為發揮專業人才優勢,街道通過整合高校、社會和行政資源,組建了“助健康”“話家風”等11支分隊。

常態化走訪 破解民生難題

這種精細化服務源於常態化走訪。學苑街道黨建辦工作人員胡靖雨說:“去年9月,服務隊走訪謝家壩社區80歲以上獨居老人時發現,有28戶老人家中出現電路老化、設備故障等問題。”為此,街道和社區聯系上物業公司和國網自貢供電公司,為老人們免費改造老化線路,排除安全隱患。

“幺妹,我的工資到賬了嗎?”7月30日晚上10點多,白果社區黨總支書記肖冬梅接到視頻通話,來電的是79歲居民詹自玉。

原來,老人獨居且腿腳殘疾,半年前志願者走訪時發現其因故摔倒,緊急將她送醫救治。康復后行動不便,社區又聯系轄區養老院對接她入住。“養老院員工也是‘小苑同學’志願者,他們針對詹婆婆的特殊情況制定了方案。”肖冬梅說。如今,詹婆婆日常起居有人照料,視頻通話成了安心紐帶。

“小苑同學”還解決了白果社區基礎設施“頑疾”。肖冬梅介紹,白果社區是高新區最早成立的社區,13個小區中8個是無物業老舊小區,停車難、隱患多。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和志願服務,停車位從50個增至400多個,一處懸崖邊風化多年的巨石也被清除。去年,社區還聯合中國電信自貢分公司、國網自貢供電公司等志願單位,在無物業小區主要路口安裝攝像頭,實現監控基本覆蓋。

“我們以黨建為引領,建立了五級治理架構,通過‘雙報到’機制充實黨員和熱心群眾。”學苑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小苑同學”志願服務隊已對接39家單位,吸納高校專家、醫護人員等200余名優質志願者。除回應336件民生訴求外,還協調解決道路破損、飛線充電等問題57件。如今,“有困難找小苑”已成為轄區居民的共識。

據了解,自開展學習教育以來,自貢高新區各部門抓實“開門教育”,依托“小苑同學”志願服務隊伍等載體,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300余個,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

自貢融媒記者 周馨鈺

來源:自貢網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