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今年成都新獲批建設用地5.73萬畝 一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2025年07月14日08:15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記者昨日從成都市規自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新獲批建設用地5.73萬畝,一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彰顯出“審批快、服務優、監管嚴”的鮮明特點。

  重大項目用地保障歷來面臨指標協調難、審批環節多等挑戰。今年1月以來,成都成立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專班,將成渝中線鐵路等18個緊扣能源、交通、水利等領域項目納入國省重點清單,爭取計劃指標2.44萬畝﹔為128個農村住宅項目申請單列指標。

  截至目前,成都2025年新獲批建設用地5.73萬畝,G85G76重慶(川渝界)至成都高速公路擴容工程(成都段)、天府新區經眉山至樂山高速公路(成都段)、天新邛快速路(邛崍段)、新能源產業項目等重大工程加速推進。

  在部分農用地轉用、土地征收審批權下放后,成都升級國土空間監管系統,實現用地范圍、地類性質等要素智能核驗。這套機制的實效在崇州市2025年第1批次建設用地審批中得到印証。作為全市首個通過“用地用林聯動審查—指標優先保障—全流程監管”的下放審批權示范項目,該批次用地僅10個工作日便通過市級審查,比以往縮短三分之二的時間。

  崇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用途管制科工作人員點開系統界面,屏幕上100余項審查標准正逐條核驗,“現在報件,系統自動查地類、核規劃,問題清單直接彈出來,改完就能提交。”青崇航空航天產業園負責人則算了筆經濟賬:“我們產業園核心項目正等這塊地‘落子’,這10天的‘加速度’,讓全年產值能多搶出很多!”

  “全鏈監管不是設限,而是為高質量發展護航。”市規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保障發展的同時,成都嚴守耕地保護紅線。2024年開展“化存量、遏增量”攻堅行動,違法佔用耕地面積降至百畝以下,耕地保護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同步創新自然資源督察制度,推動監管標准統一化、合規路徑透明化。

  “現在企業一來,我們就能說清‘哪些地能用、怎麼用合規’。”成都東部新區某產業園負責人坦言。通過赴省內外調研形成的《自然資源督察實施辦法》,正推動部省市三級貫通式督察,讓企業從項目初期就吃下定心丸,在“監管有預期”的環境中大膽投資擴產。(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秋妤)

(責編:李強強、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