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 成都青羊6場博物館親子研學火熱開展

2025年05月19日14:1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孩子們了解漆器。主辦方供圖
孩子們了解漆器。主辦方供圖

5月18日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推出成都隋唐窯址博物館、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成都漆器工藝廠、燈彩博物館、剪紙博物館、蝴蝶生態博物館6場沉浸式博物館親子研學活動,吸引了眾多孩子與家長的參與。孩子們突破傳統學習的邊界,在觀察、行走與體驗中,增長見識,開闊眼界,不斷激發好奇心與創造力。

在成都漆器工藝廠,孩子和家長們在漆器廠老師的帶領下,了解漆器發展歷史,參觀漆器展區,感受工匠精神,發現大漆之美,體驗“漆”樂無窮。成都漆器工藝廠成立於1954年,1974 年遷址新建。60余年如一日,成都漆器工藝廠堅持使用天然大漆,遵循古蜀漆藝傳統手作。當聽說就是在這毫不起眼的工廠裡,悄然傳承著成都漆藝幾千年的傳統技藝時,孩子們都流露出崇拜敬畏的神情。“成都漆藝用漆非常考究,所採用的生漆原料主要採自川內上佳漆樹,並通過其特有工藝予以精制。”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成都漆藝的雕嵌填彩、雕錫絲光、雕漆隱花等多種極富地域特色的獨特技藝。“大家有沒聽說過如膠似漆、膠漆之交這些成語,都與漆有關,人們常常使用漆與膠來比喻人與人之間極為親密的關系。”聽了老師的講解后,大家明白了漆與中國文化早已深深結合在一起。孩子們一邊聽老師講解漆器知識,一邊欣賞這些精美的漆器,被漆器深沉而又驚艷的美震撼,了解了整個漆藝生產的過程,也明白了漆藝工藝的復雜和漆工工作的艱辛。

孩子們還動手體驗漆珠制作,制作一件精美的漆藝作品,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藝,更需要堅持和耐心。在老師的指導帶領下,孩子們一遍遍用砂紙對漆珠進行打磨、磨圓、拋光,在無數次的打磨后,原本表面凹凸不平的漆珠變得光滑無比,系上編繩后變成了一件精美的漆珠飾品。看著自己作出的成品,孩子們個個成就滿滿。

“今天的研學活動非常有意義,我和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觸漆藝,覺得這些漆器太精美好看了,漆藝大師太了不起了,希望這門藝術能夠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家長周女士說。

在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燈彩博物館,20組親子家庭在學校小小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彩燈歷史、彩燈流派、彩燈的材質等多個展示區,造型獨特、煥彩閃耀的各色彩燈,看得大家嘖嘖稱奇。“真沒想到在我們青羊的校園裡就有這麼大個燈彩博物館,太厲害了,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真的很棒。”一位家長說。

“鐵絲、剪刀、彩色紙還有膠水等工具,你們都准備好了嗎?”參觀后,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制作燈彩作品。從扎骨架、繞燈帶,到裱糊,孩子和家長親子協作,每一步都做得特別認真仔細,半小時后,精美的銀杏燈彩就呈現在眼前。

據了解,這樣的博物館親子研學活動每個月都會舉行,可通過青羊教育公眾號進行報名。與此同時,青羊區教育局還發布了“青羊區博物館研學地圖”,一鍵解鎖區內56家文博場所的位置、特色與資訊。從城市地標到社區角落,從專業展館到校園展廳,博物館研學以多元形態走進孩子的日常,打造“可看、可觸、可參與的博物館研學體系。(楊雪怡)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