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工程建設加速跑
廣安理工學院(暫定名)主體工程提前45天封頂

塔吊長臂在陽光中劃出銀色弧線,鋼索繃緊的嗡鳴聲刺破工地的喧囂。3號樓正面“封頂大吉”的朱大紅字在朝陽下閃著金光。
“西南角,半指間隙!”對講機裡的吼聲在樓頂響起。4個方向的工人同時曲膝,沾滿鏽漬的手套按住鋼梁。
“好!落!”隨著指揮員楊鎮的口令,塔吊司機立即切斷卷揚機動力。一根長7.8米、重約500斤的鋼梁,穩穩地落在混凝土結構上,實現了精准對接。
5月16日上午9時25分,隨著最后一根鋼梁精准吊裝就位,位於廣安市官盛新區的四川省重點工程廣安理工學院(暫定名)項目建設,迎來關鍵節點——主體工程提前45天實現封頂。
廣安理工學院項目自2024年10月 29日開工以來,便備受關注。在項目施工現場,高峰期2300余名建設者爭分奪秒,150余台大型設備晝夜轟鳴運轉。施工方採取 “5+2”“白+黑”“晴+雨”全時段交叉作業模式,將施工計劃的“時間表”切實轉化為項目推進的“計程表”。
截至目前,施工團隊僅用時199天,累計完成混凝土澆筑20萬余方,建筑面積約28.6萬平方米,為后續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目建設緣何能跑出“加速度”?解碼其密鑰,科技賦能正是工程突進的核心“渦輪增壓器”。
中建三局四川公司項目管理中心副經理趙磊指著智慧工地指揮大屏介紹,項目團隊通過構建全要素三維數字協同體系,將施工進度、勞動力配置、物資供給等關鍵數據全量接入數字系統,打造出可視化智慧指揮中樞。該平台實時生成多維度數據看板,通過AI算法實現施工資源動態預判,為資源調配提供精准決策支撐,使管理響應速度提升60%以上。
在施工組織方面,項目團隊建立工期穿插模型,合理規劃施工流程,減少閑置工作面,實現精益建造。施工方僅用37天就完成3311根樁基施工,69天實現首棟建筑封頂,相比行業常規工期大幅縮短。
在追求建設速度的同時,工程品質同樣被嚴格管控。現場施工技術員郭宛垚介紹,建設者們採用激光定位儀校准骨架,將垂直度誤差嚴格控制在0.5毫米以內,相當於3層樓高度偏差不超過一枚硬幣厚度,以“毫米級”精度確保建筑結構穩固可靠。
甚至為了強化工程品質管控,項目部創新打造“1+6”立體樣板展示體系。以知行園室外綜合樣板區為核心,聯動室內六大專項工藝樣板區,借助三維可視化技術嚴格執行“樣板引路”制度,構建起“工藝可視、標准可溯、質控閉環”的全過程標准化管控鏈條,為后續施工樹立統一質量標杆。
廣安發展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一分公司經理唐嘉表示:從項目開工至今,項目部始終堅持將源頭預控、過程監督、竣工驗收三個關鍵環節作為質量控制重點,貫穿於項目整個全生命周期。同時協同聯動各參建單位,構建全鏈條質量管理體系,共筑廣安理工學院百年優質工程。
目前,隨著主體結構施工順利完成,廣安理工學院項目進入新階段。園林景觀、機電安裝及外牆裝飾作業同步推進,二次結構施工全面展開,整體進度達到預期並適度超前。
趙磊表示,接下來項目將進入多專業同步施工、各工序交叉作業的關鍵時期。施工團隊將通過梳理專業工作界面、制定工序移交計劃、優化資源組織管理等措施,確保施工節點順利推進,高質量完成項目建設。
據悉,廣安理工學院是一所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教育廳主管的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將開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多個專業,並與四川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11所名校開展合作,致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2026年將面向全國招收首批本科生。(邱海鷹)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