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深夜起火電動車棚,消防部門提示:
電動自行車摔倒碰撞后勿急於充電

3月26日晚,北京市豐台區一居民小區電動車棚內發生火災,造成48輛電動自行車被燒毀,幸無人員傷亡,初步調查確認,火災系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自行車起火引發。
“肇事”車輛因何起火?被殃及車輛為何如此之多?昨天,記者實地探訪事發小區。
現場 火借風勢 48輛電動自行車被燒毀
在豐台區南庭新苑南區15號樓東側,記者看到了過火后的充電車棚:頂棚已被燒穿,電動自行車隻剩車架殘骸,5個盛滿水的大垃圾桶擺放在一旁,裡面浸泡著車輛電池。
記者注意到,車棚內設置了3塊金屬隔板。為何“硬隔離”也沒能阻止“火燒連營”呢?
“晚上10時47分,我們注意到了火情,40秒后我們就跑到了現場,但火勢已經開始向一側蔓延,無法控制。”小區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回憶,起火車輛在車棚中間位置,當晚風力達七八級,火借風勢,不到1分鐘就引燃了第2輛電動自行車,之后火勢繼續蔓延,越過其中一塊隔板,造成更多車輛被引燃。
一部分物業工作人員趕緊抄起消防拉鉤,將未過火的電動自行車往外拉,一共救出了30多輛。另一部分人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但發現根本起不到效果,於是便用水帶連接附近居民樓內的消火栓,出水滅火。
10時55分,消防救援人員到場。參與滅火的豐台區消防救援支隊南苑消防站副站長齊同樂說:“我們剛到小區南門,就看到火光沖天,出動3支水槍壓制火勢。”明火被扑滅后,消防救援人員又將過火的電池放到盛滿水的大桶內降溫浸泡,直至能量釋放完。事后統計,火災共造成48輛電動自行車被燒毀,無人員傷亡。
原因 車輛摔倒 重新充電后不久起火
火災是如何發生的呢?“通過前期的火場取証,調取車棚周邊視頻監控和充電樁后台數據,初步認定,一輛電動自行車在充電過程中,電池發生故障引發了此次火災事故。”豐台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徐佳介紹起火原因時,還提到了一個重要細節。
當晚8時許,車主下班回家后就在車棚給“肇事”電動自行車充電,其間車輛被大風吹倒,車主通過手機軟件注意到了車輛充電異常,便下樓查看並扶起車重新插電,之后返回家中。“根據充電樁后台數據顯示,重新插電后不久,10時46分,車輛的電流和電壓波形出現明顯波動,10時47分,車輛起火冒煙,不排除是因為車輛傾倒導致電池結構受損引起的。”徐佳說。
據悉,起火的電動自行車由車主去年在網上購買,用作小區和地鐵站間短距離的代步工具,目前銷售網店已關閉,也無法聯系上生產商家。車主還表示,車輛沒有改裝。
提醒
消防部門提醒,市民應從正規渠道購買符合國家安全標准的電動自行車及相關配件,使用原裝或正規充電器進行充電。定期檢查電池、電路等關鍵部件,尤其是電動自行車或電池出現摔倒、碰撞等情況后,不要急於再次充電,最好尋找專業人員和機構檢測車輛健康情況。
相關新聞
杜絕違規停放充電有實招
近日,在朝陽區十八裡店鄉飲馬井村,一處充電車棚內的電動自行車起火,但得益於值守人員及時響應以及車棚內有效的防控措施,火災未蔓延且未造成人員傷亡,這背后是物防、技防和人防三個方面的綜合發力,破解了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和充電隱患的治理難題。
充電口數量多過電動自行車
飲馬井村居住人口約1.05萬人,房屋民宅506戶、企業宿舍109戶,電動自行車保有量1900余輛。村內共設有4處大型集中充電車棚,加上充電櫃等共有2300余個充電口,“車電”比例高達1比1.1,完全能滿足村民充電需求。
探測器實時監測電路狀態
十八裡店鄉消防監督員肖博文介紹:“這些車棚均按照消防安全標准配備了滅火器、感煙探測器、防火分隔牆以及全方位的監控設備,24小時有保安員專人值守。最重要的是:充電車棚在室外。”
電動自行車或電池一旦入戶充電,如何發現和預警呢?肖博文說,“飲馬井村已在各戶電表總線處安裝了組合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這一智能化設備能夠實時監測電路狀態,一旦有電動自行車在屋內電路充電,系統會立即向村委會監管平台發送預警信息,村委會工作人員將迅速上門查看了解和進行安全提示。”
20人保安隊24小時巡查
除了物防和技防措施,飲馬井村還採取了多項有力的人防措施。“村內組建了一支由20名保安員組成的24小時巡查隊伍,重點對胡同、疏散通道等關鍵區域進行不間斷巡查﹔此外,村內還堅持每周一、三、五組織開展集中夜查行動,形成常態化機制,進一步筑牢消防安全防線。”十八裡店鄉飲馬井村綜治辦主任高偉介紹。
記者了解到,除了在十八裡店鄉開展錯時夜查,連日來,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在全區范圍開展了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夜查執法行動。夜查行動中,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各街鄉各部門出動53個檢查組,檢查住宅小區及村民自建房980個,清理違規停放充電的電動自行車48輛,處罰個人5起。(北京日報記者 張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