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銀發耍安逸,笑臉綻涼山

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
2025年03月31日09:0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提到白發,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感傷。比如,李白寫“高堂明鏡悲白發”,范仲淹寫“將軍白發征夫淚”,辛棄疾寫“被白發欺人奈何”……如今,在華夏西南的大涼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這裡的白發老人,玩得詩情畫意,干得風生水起。

西昌大石板村景區。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西昌大石板村景區。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我頭發白了,是染的。”劉永梅大方承認,她七十多歲了。可如果她不說,誰也猜不出來。她看起來就像四五十歲,身輕體健,腰板挺直,行走如風,車開得很利索。

“我認定了就去干,干完了是好是壞都接受,不焦慮。”劉永梅這樣的性格,幫她“凍齡”。但是,她更強調一個客觀原因——做老年文旅康養,讓她樂在其中。

鄉村大舞台,游客正彩排。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鄉村大舞台,游客正彩排。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邛海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安寧河谷這塊玉璧上。離邛海不遠,有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小村子,劉永梅和她的邛海康旅扎根於此。村子原名核桃村,后來並入大石板村一起發展,有了更大的表現舞台。

西昌的陽光天下聞名,因此這裡有“日光城”的美譽。同時,因為空氣潔淨,山川形勝,月光詩一般美麗,所以西昌又有“月亮城”的雅號。一座城市,享有日月同輝的美名,讓這裡從來不缺游客。尤其是在冬季,全國各地來西昌游玩的老年人特別多,也讓這裡的銀發經濟發展火熱。

大石板村裡興起旅拍熱。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大石板村裡興起旅拍熱。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在原核桃村,不但有很多詩情畫意的民宿,還有一個鄉村大舞台。“你看看這些表演節目的演員,都超過60歲,大家玩得很快樂。”劉永梅介紹,這些人是演員,也是游客,同時是劉永梅的朋友。她們和劉永梅有一樣的特點——看起來都很年輕。

邛海康旅現在的經營模式,是“公司+農戶”,輕資產運行讓他們重獲生機。前幾年,他們採取租賃的形式流轉村民房屋開民宿,結果趕上疫情,損失慘重。劉永梅有魄力,召集大家開會,指出兩條路請村民們選:破產清算,或者重新簽訂合同。村民們信任她,更相信未來會變好,因此大多選擇了重新合作。“掉進了一個大坑,現在正爬出來,越爬越有勁兒!”這是劉永梅的性格,也是她的現狀,希望在前方。

美麗的西昌,美麗的春天。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美麗的西昌,美麗的春天。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成都游客楊先生退休后一直喜歡到處游覽。像候鳥一樣,他們每到冬天向南走,探索更好的“棲息地”。在雲南元謀,他聽說四川西昌核桃村挺好,就改變計劃來到這裡體驗。沒想到,他一住下就不願意走了,歸期一拖再拖。這裡不但環境優美,交通也便利,兩趟通村公交車,把游客與西昌緊密聯系起來。游客們坐車到處走,每天都有新的樂趣。楊先生和這裡的游客有相同的特點——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加年輕。“這可能就是相由心生吧!”一位游客開心地表示。

大石板村這一帶,是移民安置區。當地政府比較有遠見,在規劃時就確立了新村要發展文旅產業的戰略。村中的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從一開始就是按文旅要求來打造,因此現在有著較快的發展。目前,邛海康旅已經和當地酒店展開了合作,力爭開拓好高端文旅市場。

藍天之上白雲飄揚,越西山下菜花香。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藍天之上白雲飄揚,越西山下菜花香。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越西縣平均氣溫較低,夏季經常20來度,自然而然成為避暑勝地。在中所鎮陶家營村,碉樓高高矗立,一座古代將軍跨馬征戰的雕像旁邊,菜花開得滿山燦爛,一個文旅新村正在穩步發展。

名如其人,陳夢潔的夢想美麗純潔,她要做讓老年人開心的事。她家的民宿名叫“瀾庭別院”,因此小伙伴們笑稱她為“少院主”。二十幾歲的姑娘,擺起文旅康養來頭頭是道。

“開業不到一年,我們這接待了近千名游客,90%是老年人,至少住3天。”陳夢潔介紹,她家房價定得比較低,138元一天包吃住,是因為想要細水長流,有長遠的發展。她表示,食宿費用比較低,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過來。在這個基礎上,再拓展養生保健等高質量服務,來服務老年游客群體。

越西縣瀾庭別院民宿。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越西縣瀾庭別院民宿。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我做過養生保健相關工作,有一定經驗。將來開展這個業務,我會帶著爺爺奶奶們做操、艾灸、散步……把他們照顧好!”陳夢潔眼裡閃著希望的光。

“春秋三百天,四季養生地”,德昌縣文旅康養天然稟賦非常深厚。當地把握銀發經濟發展機會,繪就了康養新圖景。

美麗的德昌風景。德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美麗的德昌風景。德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年均17.9℃的溫和氣候、通達的立體交通網絡、1300米黃金海拔與超2356小時年日照時長,吸引著朱玉珍等“銀發候鳥”果斷在此定居。朱玉珍和家人購置小戶型房子,在海花溝安了新家。借助社區食堂、醫療康復中心等公共設施,他們的生活休閑安逸、充滿陽光。

青山綠水眼前翠,藍天白雲樂心間。清晨推窗看見螺髻山雪頂,午后沿水街聽到流水潺潺,隨時與天南地北的親友嘮家常。“連閨女都追來過年!”變“養老”為“享老”,朱玉珍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從陽光康養到醫養協同,德昌正以生態為筆、產業為墨,書寫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答卷。從冰城到暖鄉,眾多的“朱玉珍”們用選擇証明:這裡不止是康養地,更是滿載煙火氣的“第二故鄉”。

德昌縣裡好休閑,青山綠水任游玩。德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德昌縣裡好休閑,青山綠水任游玩。德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去年8月,四川省將銀發經濟列為15個重點產業鏈之一,建立產業協同推進機制﹔另外,將涼山、成都、攀枝花列為全省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主要承載地。省裡確定的重點方向,為涼山州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持。

涼山州努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出了系列支持政策,進行了相關的規劃布局,出台的《涼山州培育構建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建設全省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主承載地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

游客來到涼山很興奮。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游客來到涼山很興奮。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今年3月6日,涼山州召開銀發經濟工作推進會議。會議指出,全州銀發經濟工作破題入軌、成效初顯:一是健全了機制,專班推動﹔二是建立了協同聯動工作機制,摸清了底數,同向發力﹔三是通過規劃引領、協同推進,創新構建起銀發經濟重點產業鏈發展體系。

火紅的爆仗花,活力的“白頭發”。 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火紅的爆仗花。 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安寧河谷是個美麗的地名,也是個理想的康養之地,助力涼山州銀發經濟的快速發展。銀發不老,涼山不涼,詩意浪漫,幸福徜徉。涼山的銀發經濟火熱增長,涼山的人氣越來越興旺了。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