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點菜式”公交:兩條1公裡線路開通 破解出行“最后一公裡”難題

近日,家住成都市金牛區鳳翔雲庭的居民格外高興,新開行的470路公交車設站在小區門口,“出門上公交、下車進地鐵”,真正解決了小區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裡”。
據成都公交集團北星公司客運市場部工作人員劉明金介紹,針對該片區居民出行需求,總共開行470路、80A路兩條公交線,雖然兩條線路長度僅1-2公裡,但卻真正解決了周邊居民出行“最后一公裡”的難題。
出行不便
“等公交的時間步行都到地鐵站了”
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到,鳳翔雲庭、綠地世紀城、沙河鳳凰城等小區距離韋家碾地鐵站並不遠。從最遠的小區鳳翔雲庭看,其距離地鐵站也僅1.1公裡左右。但正是這1公裡的距離,卻給市民出行帶來不少困擾。
“距離不遠但也不近,如果步行確實還需要點時間,騎共享單車還算方便,但天氣冷的時候,或者一些不會騎車的人,出行就比較麻煩了。”家住鳳翔雲庭的李女士告訴記者,過去她上下班,如果時間充裕,或正好遇到有16路、55路公交車經過,都會乘坐公交車到地鐵站,但如果沒趕上,就隻有選擇“火三輪”,價格貴還不安全。
而對於住在沙河鳳凰城二區的趙先生來說,由於小區距離地鐵站僅700米左右,坐不坐公交全看運氣,趕上了就坐,趕不上就選擇騎共享單車,或者干脆步行。“有時候等公交要10多分鐘,有這時間我步行都到地鐵站了。”
據金韋社區黨委委員官海濤介紹,該社區總共有居民約2.8萬人,其中在鳳翔雲庭、綠地世紀城、沙河鳳凰城等小區居住的居民約2萬人,出行不便是周邊居民反饋較多的問題,也因此,社區與成都公交集團對接,研究周邊公交的開行方式。
“點菜式”公交
公交車停在了小區門口等人
據了解,鳳翔雲庭周邊其實此前有公交線路經過,並且線路還不少,但許多都是像16路(地鐵韋家碾站A口-火車南站公交站)一樣的長大線路,開行頻次間隔較長,難以滿足該片區居民出行的需求。為了更精准地了解周邊居民的需求,公交公司與社區一起,通過線上投票的方式,了解居民最想要的公交線路。
“我們稱之為‘點菜式’公交,它改變了‘公交上菜、市民吃菜’的傳統模式,市民‘點菜’更能提升線路規劃的精准性和科學性。”據劉明金介紹,成都公交依托BOCC系統精准分析韋家碾片區居民畫像,結合客流出行規律,制定了3條公交線路開行方案,最終由市民投票決定,新開“大圈”470路、優化“小圈”80A兩條高峰線路,採用“大圈套小圈”的營運模式,實現片區居民高峰時段快速接駁通勤需求。
“大圈”470路覆蓋區域更廣,有效串聯沙河鳳凰城、鳳翔雲庭、綠地世紀城等住宅小區,以及鐵中梧桐校區、雙瑞幼兒園等校區,5-8分鐘一班,滿足了沿線居民前往地鐵韋家碾站換乘1號線、27號線及接送孩子的需求。
“小圈”80A則聚焦綠地世紀城、江山和鳴兩個高密度通勤小區的出行需求,採用滾動發車的方式,4-5分鐘一班,實現小區居民從家門口到地鐵口的無縫銜接。
“特別是470路公交車,公交站就設在鳳翔雲庭小區門口,並且採用車等人的方式,早高峰前將車停在小區門口等候,等人差不多了,即可出發。”劉明金告訴記者,如此進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出行效率。
“比以前方便多了,也不用擔心坐不到車,基本上下樓就有車在等,我坐了一段時間發現,基本上預留10分鐘就足夠了。”李女士說。
記者測距發現,470路線路全長約1.8公裡,80A路一圈長度約2公裡,由於80A路為環線,半圈也僅1公裡。可以說,此次開行的兩條線路都是僅1公裡長的公交線,真正解決了韋家碾片區多個小區居民“最后一公裡”通勤痛點。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