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四川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課”

人民網成都3月28日電 (記者劉海天)3月28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四川省第三屆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校園舞台劇展演活動頒獎典禮在成都大學東盟藝術中心隆重舉行。來自全省各市(州)的師生代表、市(州)教育主管部門、民族宗教工作部門、省直有關部門相關處室和部分高校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証這場以藝術為紐帶、凝聚民族團結力量的盛會。
頒獎典禮。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本屆活動自2024年10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省大中小學各族師生廣泛參與,全省1029所大中小學共1795件作品報名參賽。經過專家評審組的層層評選,共有668件作品獲獎,其中563件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同時評選出105個單項獎。參賽作品以多元視角和藝術形式,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內涵。
頒獎典禮現場,部分獲獎劇目進行了現場展演。甘孜州職業技術學校的情景劇《“兩路”傳承,筑夢高原》通過父女兩代公路人的故事,展現了川藏公路建設者“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兩路精神”,傳遞了代際傳承的責任擔當﹔成都大學的展演劇目《爾瑪依娜的車站》以羌族少女依娜的求學之路為線索,講述了第一書記趙志剛與村民共同架起“愛心車站”的感人故事,彰顯了鄉村振興中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溫暖力量﹔成都市泡桐樹中學展演劇目《飛》以鄉村教師拉嘎堅守教育一線40年、助力學生“飛出大山”的歷程,映射出教育扶貧對民族地區發展的深遠影響﹔來自成都市蜀都小學校的《我愛祖國的藍天》劇目,通過一群小學生對C919大飛機的熱切關注,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對科技報國的向往與民族自豪感。
優秀劇目展演環節。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四川省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校園舞台劇展演活動自2021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活動整體呈現出作品創新選材更“寬泛”、創作形式更“多元”、師生參與活動更“便捷”等特點,並且成為全省民族工作、民族教育創新發展的一項有益探索,讓各族師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深厚內涵與獨特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大中小學生既立足課本,又“走出課本”,在更廣更深的維度交往交流交融,成為四川省大中小學生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政課”。讓中華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根植各族學生心靈深處。
四川省教育廳民教處和省民族宗教委教科語文處負責同志表示,活動的開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引導青少年在藝術實踐中增強文化認同、堅定理想信念,為培育時代新人提供了創新路徑。下一步,他們將持續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推動校園文化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深度融合,引領更多青少年從青春的視角、以青春的激情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凝聚磅礡力量。
頒獎典禮上,一二三等獎及單項獎獲獎學校代表接受了頒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