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小時過境免簽滿三月 成都有“入境游產品策劃師”訂單猛增70%
發力入境游 成都如何更進一步?

China Travel,正從流量密碼轉化為不少年輕人的財富密碼。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活躍著大量以“入境游”產品策劃為主的工作室,秦茂就從事著“入境游產品策劃師”這樣一個很酷的新職業。
“3月的訂單很早就已經‘爆倉’了,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團,大多是人數在4到14人之間的精品小團,客單價基本維持在每人每天1000~3000元。”從去年7月投身成都入境游市場,秦茂已經是這條賽道上的“老玩家”,其創立的Chengdu Explorer單月營業額相比去年實現了翻番,近期每月接待游客穩定超60組。
入境游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得益於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及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和密集的國際航班。數據顯示,自2024年12月17日我國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成都口岸入境外國人17.1萬人次,同比增長46.3%,來川外國人21.4萬人次,同比增長72.6%,240小時區域聯動效應明顯。成都也被稱為最適合外國人“解鎖”中國游的“新手村”之一。
成都何以成為外國游客心中的中國入境游第一站?作為外國游客探索中國的“新手村”,該如何從單純的“流量入口”向“文化窗口”轉變?又該如何帶動更多城市成為“下一站”?
入境外國人同比增長46.3% 成都為何“硬控”境外游客?
“今年以來,成都入境游持續保持火爆態勢,僅3月的訂單就比去年12月增長了70%,高峰時一天有4、5個團平行發團。”秦茂感受到了傳統印象中的入境游淡季正在向旺季轉變。另一家成都旅行社負責國際旅游業務的負責人也有相同的感觸,其所在的旅行社,2月和3月的入境游,成都的游客量是1月的3倍以上。數據顯示,自2024年12月17日我國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成都口岸入境外國人17.1萬人次,同比增長46.3%,來川外國人21.4萬人次,同比增長72.6%。
成都憑什麼“硬控”境外游客?要回答這一問題,不少人會這樣來概括:成都文旅資源豐富、國際航班密集、國際知名度高等等,被境外游客列入中國必打卡城市順理成章。然而,若以秦茂主理的Chengdu Explorer作為樣本觀察,就會發現答案沒那麼簡單。
“去年9月、10月的客源主要還是來自歐洲和澳洲,進入11月底之后基本上是來自馬來西亞、泰國的東南亞客人。”秦茂笑著說,今年東南亞游客,特別是新加坡客人來蓉熱情持續高漲,甚至有不少游客將賞櫻花的目的地從日本改成了九寨溝。或許正因不同時段的不同客群,Chengdu Explorer規劃設計的出境游產品幾乎每月都有新變化——
“成都的旅游資源很完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針對外國游客再進行‘升級’,讓他們的體驗更好。”
秦茂舉例說,比如,歐洲的游客會對成都的茶文化、青城山-都江堰的道教文化等更感興趣,而東南亞的游客會更喜歡雪山等自然景觀。
外國游客探索中國的“新手村”之一,這是秦茂接待的游客對成都這座城市的定義。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是,成都有著承接南北半球交通運輸的中轉地理優勢。根據國際中轉的時長,不斷調整更新產品設計,在最短的時間裡滿足不同游客的個性化需求,這也是秦茂雖新入局卻很快成為“老玩家”的秘訣之一。
比如不久前,一對意大利夫婦在成都落地,預計在20個小時后轉機去悉尼。他們原本隻打算去看看大熊貓。但是,在秦茂的陪伴下,他們不僅吃了麻婆豆腐,還逛了人民公園。“成都原來這麼好吃又好玩!”離開時,這對意大利夫婦這樣說,並且在結束行程后給秦茂推薦了不少意大利游客。
“新手村”城市的升級之路
還要邁過哪些“檻”?
秦茂和他的團隊在接待外國游客時展現出的熱情和行動力,只是成都敞開懷抱迎接入境游流量的冰山一角。在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方面,成都早已積極行動,採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過去三個多月來,成都瞄准入境游市場散客化、年輕化等新趨勢,從完善離境退稅、行李寄存等細節入手,不斷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水平。然而入境游“新手村”城市這一標簽的使命遠不止於“流量入口”,還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今年2月,在成都及國內入境游旅游大幅增長趨勢下,成都聯合攜程發起了境外游客成都旅游體驗調研,“目的就是全流程了解入境游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找准問題,有針對性地優化提升入境游客便利化服務水平。”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成都入境游客人群特征看,83.75%的入境旅客是首次來成都,以觀光旅游為出行目的的旅客佔74%,從旅游目的地來看,84%的游客去過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89%的游客體驗過火鍋。”攜程研究院研究員沈佳旎介紹,通過本次調研發現,境外游客對成都的旅游體驗整體感覺良好,特別是在出入境、支付便利化、住宿、娛樂游覽等方面較為滿意,但游客關注的核心環節,如購物、交通、城市環境設施等方面滿意度相對還有提升空間。
“新手村”城市不僅是境外游客探索中國的落腳第一站,也是中國各城市迎接入境游這波流量的“測試站”。在沈佳旎看來,調研顯示83.75%的入境游客僅來過成都1次,成都或許可以嘗試通過提供符合用戶偏好的機酒門票等聯合優惠手段,吸引旅客再來成都旅行。對於境外中轉旅客,也可以提高入華免簽的政策感知,結合天府機場的中轉優惠機票,吸引短暫停留旅客。另外,結合免簽政策情況,可重點關注新晉免簽國家的偏好與特征,提升首次來訪人數。
調研還顯示,目前成都旅客對入境體驗滿意度最高,但在機場標識、步行動線、離開機場的交通方式、自助取款設備使用體驗(易用性),以及住宿相關服務中的入住辦理效率、人員服務等等方面還有優化空間。
入境游“第一站”如何輻射
更多城市成為“下一站”?
作為中國入境游的“新手村”,也肩負著為國際游客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的重任,隨著免簽政策的擴散和二三線城市旅游的快速發展,更多城市將成為“新手村”城市之外的入境游下一站,“新手村”城市如何發揮輻射作用,帶動入境游往更深腹地發展?
成都正在從便利化、舒適度、吸引力、體驗感等維度,有針對性地優化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服務水平。就在此前,成都天府通公司與Alipay+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正式推出“境外電子錢包接入成都天府通乘車碼”,境外人士無需下載新App,直接通過原居住地常用電子錢包,即可掃碼乘坐成都地鐵、公交。成都在提升消費服務國際化水平和促進入境游便利化相結合,提供更優質全面的公共服務上的持續加碼。
“我們將持續在港澳台、東南亞、日韓、歐美等我市主要客源國家(地區)開展文化旅游推介活動,充分發揮‘成都熊貓旅游驛站’海外窗口作用,打造成為宣傳成都的‘第一站’。”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還將鼓勵旅行社開發滿足入境游客多元化需求的產品,支持市場主體開發銷售“成都禮物”文創產品,發揮成都口岸和旅游樞紐優勢,聯動省內知名景區開展全球營銷,鼓勵市場主體提供空鐵聯運和景區套餐等優惠,吸引境外游客來川來蓉。此外,成都還將進一步提升入境旅游服務的便利化水平和環境的國際化水平。
秦茂也正在為聯動成都周邊城市而努力。“今年Chengdu Explorer將增加投入預算,擴展設計更多新產品,比如聯動周邊重慶、陝西、雲南、貴州等西部區域城市,開發更多深度體驗類的產品,將入境游的熱度輻射到周邊重慶、西安等城市。”秦茂對今年入境游增長態勢保持持續樂觀。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