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與無人機產業相關的公司和機構超過3000家

低空經濟 從“蓉”高飛

2025年03月31日08:16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低空經濟 從“蓉”高飛

在田野上空作業的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

博主利用無人機技術制作的“飛劍”。

  站上飛劍,御劍飛行﹔操縱飛劍,隔空擊物……

  在成都,博主“范十三”正利用先進的無人機技術,將這一幕變為現實——隨著先進的飛行系統裝載在飛劍上,“范十三”隻需要用手勢發出指令,飛劍就能實現載人飛行。

  以無人機技術將玄幻場景帶入現實,只是成都無人機產業及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個剖面。在當下的成都,無人機以及低空經濟領域更多的高科技產品,正一點點融入城市管理以及市民生活中。

  使用場景廣泛 帶給市民快樂,更帶給市民方便

  近日,一場特別的無人機足球賽在天府新區上演。在操控者的指揮下,無人機在賽場中精准“傳球”“射門”……“從來沒有參加過如此特別的足球比賽,科技和運動的結合帶給我們驚喜的體驗。”市民陳興全表示。

  一面是無人機帶給市民的快樂,一面是無人機帶給市民的方便。在天府新區麓湖水線公園,一架攜帶外賣箱的無人機緩緩從空中降落,准確停靠在送餐點。“同樣6.5千米的配送距離,無人機可以比汽車節約6分鐘以上的時間……” 線路運營商成都攜恩科技相關負責人說。

  恰是春耕農忙時,無人機也忙碌起來——成都雙流區鳳求凰農業示范區內,在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主任岳進的操作下,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在廣闊的田野上空來回穿梭,將藥劑均勻噴洒在土地上。

  “相比人工每天10畝地的作業面積,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提升至每日500畝至800畝。”岳進說,與人工噴洒作業相比,無人機作業會更加穩定,“數據顯示,我們農藥和肥料的使用量實現了20%的節約。”

  再將目光投向城市東側,無人機也應用到城市電路的巡檢中。“無人機就像‘天眼’,可以對目標進行測溫巡視拍照,為我們分析線路情況提供圖像和數據。”石盤供電所一線運檢人員王子程說,無人機飛巡1小時,就能完成10公裡距離的巡檢任務。

  不僅如此,無人機的蓬勃發展,還給成都帶來更多的經濟機遇。曾完成5164架無人機表演,創下最多無人機同時起飛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成都世紀成美科技有限公司,在剛剛過去的蛇年春節,就成功接下貴州、重慶、廣東等地的無人機表演訂單,“和去年相比,我們的訂單量實現大幅度增長。”該公司負責人劉才蕊說。

  企查查數據顯示,如今與無人機產業相關的成都公司和機構已超過3000家,並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當下的成都,無人機已不僅是翱翔於天際的科技符號,更成為撬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支點。”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無人機學院副院長周超說。

  科技創新不斷 打造無人機產品,更打造無人機生態

  前不久,“成都造”無人機迎來一個好消息:中國民用航空局頒布《翼龍-2氣象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專用條件》,標志著全國首部用於氣象型無人機系統適航審定的法規公布。

  這款特別的無人機,就是由航空工業旗下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制造。據介紹,該型無人機攻克了無人機防除冰系統關鍵技術,“我們的無人機可在強對流、結冰條件下的高原、山地上空復雜氣象環境下,完成多參數、立體化氣象參數採集。並可採取‘邊探測、邊播撒’方式實施精准、高效的氣象探測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成都大邑,成都雷電鳥有限公司研發的新款L100系列無人機也在近期上市。這款黑色碳纖維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195千克,最大載重100千克,滿載續航19分鐘,最高時速13.8米/秒,飛行距離達10千米,可實現自主避障飛行。

  “通過技術攻關,無論是在零下30攝氏度的寒冷環境裡,還是60攝氏度的酷熱高溫中,我們的無人機都可以正常飛行。”雷電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冀雲表示。

  在天府新區,縱橫股份於近日發布多款無人機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無人機單品,縱橫股份此次推出無人機智聯AI解決方案,以及面向二次開發用戶設計的軟件開發平台,關於無人機的豐富生態正在形成。

  “手機行業發展的歷程已經印証了‘生態大於單品’的產業邏輯。”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小燕說,生態化同樣是無人機企業進階的必由之路,“生態系統不僅能提升無人機的智能化水平和作業效率,還能為低空經濟的規模化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和開放平台,從而賦能千行百業。”

  在周超看來,如今的成都具有雄厚的航空產業基礎,已成為全國中大型無人機研發、制造和運行的集中聚集地之一。“這裡有縱橫、沃飛長空等國內極具代表性的無人機領域頭部企業,也有民航西南管理局、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等民航局重要單位,還是第二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這些都為低空經濟在成都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城市賦能加碼 提供支持政策,更提供應用場景

  “政策是低空經濟的‘空域開放鑰匙’和‘產業加速器’,近年來成都出台多項政策,為無人機企業在蓉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李小燕說。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成都先后推出《成都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4—2026年)》《四川天府新區直管區關於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多項舉措,從不同維度對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成都的支持不僅是政策。”在李小燕看來,成都規劃了專門的低空飛行測試空域,為企業提供安全、合規的試飛環境﹔搭建了低空經濟公共服務平台,整合空域管理、數據共享、技術研發等資源,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這些舉措,為包括縱橫股份在內的眾多低空經濟領域公司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技術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需要在應用場景中完成試驗和迭代,為此,成都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本月發布包括低空經濟在內的多個科技創新應用場景清單。

  “成都以場景賦能,給場景、給機會,可以說正中企業‘下懷’。”西工大先進動力研究院科技創新部工作人員張秋彧表示,他們研究院引入的企業將飛秒激光技術拓展到無人機系統智能感知領域,相關技術與此次清單中的相關場景非常契合。

  助力低空經濟,成都還有更多舉措。前不久,全國首個“無人機4S店”——低空經濟智能化設備展銷中心在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彭州“天空之眼”投入試運營。這裡不僅囊括了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四大服務模式,還增加了無人機保險、金融服務、科普教育、論壇活動等相關配套服務。不僅如此,全國首個“軍地校企”無人機飛手培訓示范班也在成都啟動……

  “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政策支持、空域支持和人才支持,我們可以看到,成都正在這些方面同時發力,促進低空經濟在成都的快速發展。”周超表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白洋 黃雪鬆 李柯雨 魏捷儀 文/圖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