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 機器人批量造機器人

卡諾普生產車間。
3月28日上午10點,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諾普”)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一批批藍色機器人有序排列,工人一一對其進行組裝、調試。
不遠處,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內,來自安川、發那科、西門子、埃斯頓、卡諾普等各大品牌的機器人一應俱全,上百名來自信息工程學院的大學生來到這裡,參加一場關於工業機器人的實訓課程。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化應用, 這裡設置了15個實訓室、約500個實訓工位。基地的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展示中心可以面向企業、學校以及社會群體開放,致力於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機器人應用創新研究和高技能產業人才培育模式創新,推動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智能裝配 實現批量化“機器人造機器人”
走進位於成都機器人產業園的卡諾普生產車間,各類工業機器人正在揮舞手臂,不停轉動,進行著出廠前每一道工序的檢測。這裡生產的各類機器人達到60余種。展廳裡一台台藍色機器人排列整齊,正流暢地進行指定位置快速抓取、精准操作演示……仿佛一位位專業且細心的工人,但和人類不同的是,“這些工人”可以24小時連續不間斷地工作。
“在工業制造領域,工業機器人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助手。”卡諾普副總經理鄧世海告訴記者,目前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已覆蓋汽車、電子、冶金、輕工、石化、醫藥等行業,廣泛應用於噴涂、焊接、搬運、碼垛、拋光打磨等領域。
2012年公司成立時,就立志做“中國機器人先鋒”。公司產品在焊接領域的卓越表現備受矚目,被稱為“機械焊將”。卡諾普不僅僅在焊接領域名列前茅,在一般工業、汽車行業、新能源行業、電子行業、消費品行業等領域均有出色表現。其中,汽車智造機器人採用自研的控制系統和工藝軟件系統,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可滿足汽車制造產線上的鋼點焊、鋁點焊等多種焊接工況。“公司採用智能機器人裝配模式,已經實現批量化‘機器人造機器人’。”
憑借領先的技術,卡諾普實現全球業務的加速拓展。鄧世海告訴記者,去年卡諾普工業機器人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實現翻倍,美洲市場則完成零的突破。如今,卡諾普客戶遍布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產品足跡跨越南亞、東南亞、美洲和歐洲四大國外市場板塊。
自主研發 年內推出工業人形機器人Demo
作為工業機器人焊接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卡諾普把“自主研發”四個字看得尤為重要。
“科研團隊是全公司最大的部門,人數超過了100人,佔到全員的三分之一以上。” 鄧世海告訴記者,成立10余年間,卡諾普不斷打磨核心技術,深挖工業機器人在具體場景中的應用,迭代產品。在研發實力上,擁有囊括軟件、電子、電力、機械、傳感、場景等在內的超百人“研發天團”,團隊核心研發人員從事機器人控制系統領域的研究已近20年。同時卡諾普保持著較高的研發投入,經費佔到營收比重的15%左右,有的年份佔比甚至達到20%。隨著自主研發的深入,先后參與了10多項工業機器人國家標准制定,還與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以及部分川內職業院校聯合對在校學生進行校企聯培。
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加大,10余年間,誕生於成華區的卡諾普已從創業初期的5個人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涵蓋焊接、搬運、裝配等60多種機型,產品應用覆蓋超80%的工業場景,擁有400余項有效知識產權,年產值超過3億元。
“2023年以來,我們基本每個月都要推出一款新產品,產量和銷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談及未來產品規劃,鄧世海透露,預計在年內推出工業人形機器人Demo,並爭取在1-2個垂類工業場景中實現落地應用。
引優育強 園區內7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匯聚
在培育卡諾普等本土智能制造企業的同時,成華經開區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園區沿著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引優育強,聚集了人工智能產業關聯企業70余家,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和智能經濟產業集群初見雛形。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的落地,無疑為園區構建機器人特色產業生態圈拼上了一塊重要“拼圖”。
記者了解到,園區引進智能制造頭部企業創新奇智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雙方聯合打造了產、學、研一體化平台——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自2024年3月6日正式投用以來,成功吸引了發那科、安川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龍頭企業入駐,並聯合四川大學、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卡諾普、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等,共同打造成都市機器人產教聯合體。
就在3月26日科創天府·智匯蓉城“機器人+”科技成果促轉化暨2025年成都成華經開區“立園滿園”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成都市機器人產教聯合體代表30家機器人重點企業發布了“機器人+”產學研用合作需求清單,晒出企業技術研發需求42條、高端人才需求40條、應用合作需求37條,電子科技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現場發布了“機器人+”科技成果轉化清單51項,涵蓋機器人、智能生產線、自動化檢測等領域。隨著該聯合體的發展壯大,產業鏈上下游相互賦能、產業生態共生共融的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格局正在加速成型。活動現場,成華區與和寶機器人、國興智能等14家企業代表現場簽約了7個機器人產業化項目、7個機器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包含人形機器人、特種消防機器人、特種水下機器人、AI大語言模型等“機器人+”研發中心及制造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為成華區推動智能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強勁動能。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盧佳麗 劉泰山
受訪單位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