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縣積極爭創“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
“足球之鄉”競速足球產業

“響徹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的‘雄起’,也將在這裡上演。”2月11日,站在改造中的綿陽市三台縣體育場門口,三台縣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杜成輝一邊指向雛形已現的球迷看台,一邊憧憬著四川女足在此亮相的場景。
“這裡按照承接國際賽事標准打造,預計今年6月竣工投用。屆時,將實現比賽場地環形看台全覆蓋。”杜成輝說,球場提升改造后,看台座位數將增至10200個,具備承辦國家級、省級足球賽事活動的要求。
三台縣足球的歷史能追溯到100多年前,被譽為“四川省足球之鄉”。去年9月,三台縣與四川女子足球俱樂部公司簽約,三台縣成為四川女足新主場。目前,三台縣擁有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52所、業余足球隊28支,2024年開展群眾足球比賽突破1000場次。
足球文化盛行 校園成搖籃
“我們非常重視足球文化的培育,不僅將足球納入課程體系,還成立校足球隊,定期參加各類比賽和交流活動。”三台縣七一小學副校長寧杰介紹,他們還與三台縣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合作,共同探索足球青訓的新模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展示才華的平台。
“左路有機會,傳球給10號。”“防守球員跟上。”放寒假的師生還未返校,操場上的熱鬧吸引了記者。循聲而去,三台縣體校U10(10歲及以下)男隊10多名隊員,正在接受對抗訓練,教練劉向東在場邊不停奔跑並指導戰術,不時叫停比賽提醒技術規范。
在三台,足球青訓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由三台縣體校牽頭在全縣范圍內選拔優秀的足球苗子,通過梯次選育,已推薦18人進入上海上港等5家職業足球俱樂部開展試訓和比賽,1人入選U12國家隊,20余人因足球特長被全國知名大學錄取。目前,三台縣實現校園足球全覆蓋、全參與。
三台縣的群眾足球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夜幕降臨,三台縣濱江公園足球廣場的綠茵場上,小到初中生,大到近60歲的市民,都興致勃勃地在球場奔跑。“茶余飯后來球場運動或者看球,是我的習慣。”家住附近的王林青說。
三台縣不僅每周組織“牛頭杯”成年足球聯賽、“健康杯”中老年足球聯賽,還多次組隊代表四川省、綿陽市參加全國、全省比賽。
足球產業崛起 助力縣域經濟
2月11日,三台縣梓州產城新區的安吉納體育數字化產業園內,首批廠房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預計2月底投產。2023年7月,安吉納公司選址三台建設制鞋廠——四川安吉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4年產值達5.7億元。目前,公司制衣項目也落戶於此。
“這是三台縣新建成的一家數字化、智能化制衣工廠,年產成衣可超1000萬件。”該產業園總經理趙品國介紹,項目投產后,包裝、運輸、出庫等工序將用機器人替代,工廠將實現24小時運作,比傳統流水生產線效率提高30%—50%。
近年來,三台縣積極引進和培育鴻星爾克、安吉納、錦鑫泰等體育用品制造企業,推動足球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三台縣提出,打造鞋服紡織“百億級”產業鏈,正積極爭創“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
目前,這些企業與本地聯賽、校園足球隊、業余足球隊等10家足球單位達成合作協議,形成“物資贊助+賽事宣傳”等多種產業互助模式,助推三台足球產業協同發展﹔以足球場地為媒,推動足球運動與基礎教育、全域旅游等融合,形成“足球+旅游+產業”的發展格局。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宏順 任紫鑫 綿陽觀察 郭超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