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哈爾濱亞冬會——
相約“冰雪之城” 共享冰雪盛宴

![]() |
2月11日,在哈爾濱平房區冰壺館,中國隊選手在賽前和第九屆亞冬會吉祥物“濱濱”和“妮妮”擊掌。 |
![]() |
游客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游玩,遠處是亞冬會主火炬。 |
新春佳節之際,亞洲的目光匯聚中國鬆花江畔。
2月7日晚,亞冬聖火照亮“冰城”——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盛大開幕。這是繼1996年哈爾濱亞冬會和2007年長春亞冬會后,中國第三次舉辦這一賽事,哈爾濱也成為“雙亞冬之城”。
“相約‘冰雪之城’,共享冰雪盛宴。”這場“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的體育盛會,點燃了網友們的熱情。連日來,從運動員的出色表現到賽事組織的周到細致,每一個話題都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截至2月11日晚,微博上“亞冬會”話題已有24.4億閱讀,49.2萬討論。
中國健兒展風採
堅定地滑行,輕盈地騰空,帥氣地轉身和抓板……2月8日,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中,李方慧奪得中國隊本屆亞冬會首枚金牌。人民網微信公眾號隨即發表題為《中國代表團首金來了!》的文章。網友“李雨航”留言稱:“看了比賽直播,李方慧今天的動作無人出其右!為首金點贊!”
除了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項目外,中國代表團還在其他多個項目中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在亞冬會短道速滑項目的全部9個項目中,中國隊最終收獲2金2銀4銅。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對中國隊來說,最為提振士氣的是女子3000米接力。范可新、張楚桐、公俐和王欣然不懼強敵,戰勝了名將崔敏靜和金吉莉坐鎮的韓國隊。“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在中長距離的耐力上,我們現在和韓國還是有一拼的。”中國短道隊主教練張晶說,“我們戰術上的部署非常細致,但之前對這塊金牌沒有抱太大期望,就是虎口拔牙,拔出一塊是一塊。”
據了解,中國隊00后、05后的年輕選手頻頻登上領獎台,也成為本屆亞冬會一大亮點。人民日報客戶端文章稱,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決賽,中國隊包攬前四名。參加過4屆冬奧會的齊廣璞第二輪落地時稍有失誤,最終獲得銅牌,出生於2005年的隊友李心鵬憑借更穩定的發揮一舉奪魁。“越多年輕人超過我,說明我們的項目發展越好。”賽后,齊廣璞雖感遺憾但也欣慰,“中國隊沖刺2026年冬奧會的信心更足了!”
截至2月11日,亞冬會開幕后僅4天,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達到27枚,已經創造了中國代表團參加亞冬會歷史最佳成績。此前的八屆亞冬會上,中國代表團共奪得94枚金牌,單屆最高紀錄是2007年在長春亞冬會上奪得19金。
中國青年網文章稱,中國代表團在本屆亞冬會的爆發堪稱“水到渠成”。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留下了豐厚冬奧遺產,持續帶動著中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蓬勃發展。中國冰雪人口持續增長,也為中國隊在競技場上取得更多獎牌提供更多新生力量。
人民日報微博賬號下,網友紛紛留言為中國健兒加油助威:“運動員們表現太棒了。”“致敬每一位拼搏的運動健兒!”“這不僅是一場體育競賽,更是中國運動健兒對夢想的追逐,期待接下來的比賽中,中國隊能繼續創造更多輝煌!”
賽事組織顯匠心
本屆亞冬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共有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1270余名運動員參加,創造了亞冬會歷史上參賽國家、地區和人數之最。舉辦如此規模的盛會,離不開高質量的賽事組織籌備。
與夏季項目相比,冬季項目受天氣因素影響更為顯著。據經濟日報客戶端報道,為確保比賽安全、順利進行,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氣象部門全力投入,編制了全方位的氣象保障方案,並組建了一支由北京冬奧會、內蒙古“十四冬”等首席專家組成的氣象服務保障團隊。氣象部門在開幕式閉幕式、競賽場館以及高速公路沿線等關鍵區域,布設了60余套先進的自動氣象監測設備,全力打造“分鐘級、百米級”的精准預報服務系統,為亞冬會的順利舉辦保駕護航。
科學的賽時后勤保障是賽事有序開展的重要條件。對此,亞冬會組委會可謂下足了功夫。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住宿方面,組委會預備了39家接待酒店,綜合考慮比賽項目和運動員國別、性別等因素,科學合理分配住宿房間﹔餐飲方面,精心設計運動員菜單,所有食材、調料均從產地到餐桌全鏈條監管,保証食品安全﹔醫療方面,確定了31家定點醫院,600余名專職醫療衛生保障人員進駐場館,各類醫療設備和藥品配齊配全,組建救護車組,確保遇突發情況能及時處置。
據央視網報道,本屆亞冬會,6000名亞冬會賽會志願者和1.6萬名城市志願者忙碌在一線,在運動場所、場館周邊、旅游景區、交通樞紐等地點,為遠道而來的賓朋提供服務。志願者以自己的熱情和專業為亞冬會保駕護航,贏得了網友們的好評:“志願者辛苦了!你們的服務周到細致!”“為哈爾濱的志願者點贊!你們是最美的風景線!”網友“鑫有靈犀”說,她的小女兒是負責哈爾濱冰球館進出口檢票工作的志願者,“祝她順利完成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亞冬會貫穿綠色辦賽的理念,一系列“綠色”場景格外引人關注。據光明網報道,哈爾濱結合地域氣候,運用新能源技術,如甲醇、電混、純電等動力模塊,構建起滿足亞冬會低溫環境用車的新能源交通運輸方案,帶來綠色高效、安全可靠的亞冬用車體驗。在老舊場館升級改造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線和空氣流動,減少對人工照明和通風系統的依賴。例如,使用光纖傳感技術,精准控制場館能耗﹔推廣智能窗帘、低輻射膜材料節能頂棚技術等,減少日間照明碳排放。網友們紛紛表示贊賞:“這樣的做法很好!既節約了資源,又保障了賽事。”“為哈爾濱的賽事組織者點贊!你們真是用心了!”
冰雪經濟迎機遇
亞冬會賽場內的激情燃動,帶給中國冰雪經濟新的發展機遇。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碳纖維、高彈纖維、鈦合金……本屆亞冬會上,這些“黑科技”被冰雪裝備企業廣泛應用,使得國產滑雪器材深受運動員青睞。“相關研究顯示,我國冰雪經濟總體規模已達到了萬億元大關。”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彭福偉說,不論是滑雪服、滑雪板等大眾運動裝備,還是造雪機、壓雪車等冰雪場地裝備,都支撐了冰雪經濟的繁榮發展。
網友評論道:“中國的冰雪裝備越來越先進了!為國產裝備點贊!”“期待中國冰雪裝備在未來能夠走向世界,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與此同時,亞冬會還激發了大眾的冰雪熱情,冰雪培訓行業逐漸升溫。起身,滑行,出手,投壺……據新華網報道,在哈爾濱市奧禹冰壺運動中心的訓練場上,很多冰壺愛好者體驗“冰上象棋”的優雅與智慧。“這些年學冰壺的人越來越多,尤其這個寒假,青少年研學、親子家庭研學團隊絡繹不絕,”這家場館負責人李俊蘋說,“冰雪運動熱了,前景可期!”
冰雪文旅是冰雪經濟發展的“流量密碼”,亞冬會期間,“跟著賽事去旅行”為哈爾濱冰雪文旅產業注入新動能。據人民網報道,旅行平台數據顯示,哈爾濱亞冬會開幕式當天,“哈爾濱”的搜索量大增,飛往哈爾濱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47%,哈爾濱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約60%。2025年春節假期,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超1215萬人次,同比增長20.4%,其中入境游客同比增長144.7%﹔實現旅游總花費191.5億元。
距哈爾濱市區約200公裡的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是亞冬會雪上項目舉辦地。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僅在春節假期,整個度假區接待游客17.39萬人次,同比增長41.9%。目前,這裡雪場、雪道全面升級,車站、公路提升改造,酒店、民宿再度翻新,房間數增至2473間,可容納5000余人住宿。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一定要去亞布力體驗一次冰雪之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