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當心!“取暖神器”背后的安全陷阱(民生探針)

本報記者 劉洪超 蘇 濱 申智林
2025年02月14日07: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一起努力,不斷提升社會建設和治理水平,持續營造和諧包容的氛圍,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裡更暖。”

  發現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做好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項工作,才能更好滿足人民所需。“探針”一詞原用於醫療科技領域,是一種用於檢測、分析或操作的工具,幫助診斷和治療疾病。本版今起推出“民生探針”欄目,剖析、解疑百姓普遍關注、反映集中的民生小事,推動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疑

  “取暖神器”事故頻發引擔憂

  “我在附近超市買的電暖爐,才用兩年多,沒想到會出問題。”2024年冬天,貴州遵義市一名老人家裡的電暖爐出現故障,瞬間濃煙滾滾。消防員趕到后迅速處置,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小太陽”、電熱毯、暖風機、電暖袋……今冬,各式各樣的“取暖神器”在一些地區十分走俏。在給居民帶來溫暖的同時,這些產品引發的安全事故並不少見。記者從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了解到,2024年入冬以來,截至2025年1月26日,該省已發生取暖不慎火災約1400起。經調查,此類火災多為居民近距離接觸或長時間使用取暖器具所致。同時,部分“取暖神器”構造簡單、無溫控開關,甚至未加套石英管,存在火災隱患。

  “電熱毯用了沒幾天就發現連接線很熱,生怕會自燃。”“大集上買的‘小太陽’用兩次就壞了,連個說明書都沒有。”“在農貿市場買的暖手寶特燙手,不敢再用了。”……“取暖神器”魚龍混雜,令不少消費者擔憂。記者登錄線上投訴平台發現,網友針對“取暖神器”的吐槽不少:有的“小太陽”一插電就反復跳閘,有的取暖器買來發現底座破損,還落了一顆螺絲……

  不合格“取暖神器”存在哪些隱患?可能造成什麼后果?如買到不合格產品,消費者怎樣維權?有關部門如何整治不合格產品?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展開了調查。

  探

  不少在售“取暖神器”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在實地採訪中發現,市場上一些“取暖神器”是不合格產品,主要存在缺少認証、劣質及違禁等問題。

  先看認証。

  “小太陽”、暖風機、油汀等電取暖器具屬於國家強制性認証產品,必須經過產品認証並帶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証即CCC認証標志。室內加熱器應符合國家強制性標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和《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2部分:室內加熱器的特殊要求》(GB4706.23)的相關要求。

  1月20日,記者跟隨當地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走進湖南長沙市雨花區湖南高橋大市場,這是銷售“取暖神器”的集散地之一。

  在鴻順電器商行,執法人員發現一款老舊型號的彩虹牌電熱毯,通過市場監管總局全國認証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查詢,未找到對應型號處於有效期內的CCC認証証書編號。店長表示,該型號產品已停產,生產時其認証証書仍有效。經執法人員再次核對,其屬於CCC認証証書有效期內正常生產的產品。執法人員又抽查了部分商戶的電熱毯、“小太陽”等,暫未發現無CCC認証產品。

  同日,記者跟隨貴州畢節市金沙縣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張雲飛、綜合行政執法二中隊負責人邱海龍等執法人員,走進該縣百信生鮮超市、金城電器商場等經營場所。

  “光有CCC認証標志不行,還得跟市場監管總局的認証証書核實。”邱海龍打開認証行政監管小程序,輸入生產廠家和產品型號逐一查驗,“產品型號就像身份証,比對市場監管總局的備案信息,隻要造假就能發現。”

  記者在某電商平台搜索“電暖器”查詢發現,大部分產品均有CCC認証標志。但記者詢問多家商鋪“能否查看CCC認証証書”時,客服多回答“在老板那裡,我這裡沒有”,無法直接提供。其中,一款銷售鏈接詳情頁面顯示為慈溪市某展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輻射式電暖器,在同一銷售鏈接產品參數頁面留存的CCC認証証書編號屬於慈溪市某佳電器有限公司。記者進一步查詢慈溪市某展電器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CCC認証証書要麼已撤銷,要麼已於2024年上半年暫停,不在有效期內。

  1月24日,記者跟隨沈陽市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監督處工作人員李健鵬來到沈北新區家得樂生活購物超市,發現超市售賣的濱橋牌電熱毯存在產品標志和說明書內容不全等問題。“電熱毯的標志和說明書應明確規定產品的電氣參數及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標志和說明書內容不全,消費者可能無法正確使用,引起安全事故。”沈陽質檢院電氣所所長劉暢說。

  再看產品質量。

  記者梳理畢節市市場監管局2024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檢驗結果匯總表,發現部分取暖產品存在功率和電流超標等問題。

  比如,金沙縣百信生鮮超市銷售的彪道牌取暖器,生產廠家為湖南省邵東市宋家塘前程電器廠,不合格原因是輸入功率和電流比額定值高出19%,遠超安全范圍。“有人以為‘取暖神器’功率越大越暖和,但如果產品實際功率超過額定功率,不僅浪費電,還存在易燃風險。”貴州省機械電子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檢驗員蔡京福說。

  去年底,在金沙縣聖灃超市,一款由慈溪市航佳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室內加熱器被查出不合格,主要原因是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橫截面積不足0.75平方毫米,還缺乏接地措施。蔡京福分析,軟線橫截面積過小,容易發熱過燙,“取暖產品要用合格的、帶地線的三孔插座,不然會有漏電風險。”

  湖南省產商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家用電器質量檢驗工程師周惟聞提醒消費者,可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發現產品缺陷,比如線纜過細過軟、外殼過薄等,取暖產品線纜也需要符合CCC認証,如果線纜上沒有規范標注認証標志、型號、參數等,盡量不要選購。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銷售的個別“取暖神器”實際上是違禁產品。

  在沈陽新民市南市西路的農貿市場,當地市場監管局西城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對七彩百貨商店進行了查處,這裡銷售的一款“電極加熱式電熱水袋”屬於國家禁止生產的產品。

  該所所長張培夫介紹,按照國家標准,儲熱式電熱暖手器內部的導電性液體不應與帶電部件直接接觸,且該商品沒有商標、產地等必須的標簽標識和信息,因此對其予以沒收。

  析

  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執法和消費提醒

  如何整治不合格“取暖神器”市場亂象?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生產銷售不合格取暖產品,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証認可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等法律法規,市場監管部門將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后果等,暫停或撤銷認証証書﹔沒收不合格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據悉,市場監管總局將聚焦“取暖神器”產品質量和認証相關違法行為,強化監管執法、加強重點案件調度督辦、加強執法與警示曝光力度,強化全鏈條溯源打擊。中消協投訴部主任陳劍建議,消費者如果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可以撥打全國統一的12315熱線或在全國12315平台投訴。

  沈陽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辛敬宜介紹,當地近期已檢查355家生產經營企業,發現17家問題企業,下架2批次電熱毯,沒收15個不符合國家標准的電極加熱式電熱水袋,7件案件已立案調查。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品質量監督處處長邵雄介紹,當地強化檢查抽查,在“年關守護行動(2025)”中累計抽檢取暖器產品85批次,涵蓋生產領域、流通領域以及電商平台,已檢出並處置9批次不合格產品。

  (本期統籌:邱超奕,記者林麗鸝、齊志明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4日 19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