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成都青羊實現國內旅游收入近30億元

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成都多項指標“熱”到全國首位,青羊區也是“熱”力十足。寬窄巷子在春節期間上演“開年大戲”,變成一個活生生的“戲曲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推出“大雅中國年·人日游草堂”新春活動,系列豐富多彩的新春文化活動,讓廣大觀眾盡享文化盛宴﹔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太陽神鳥節除了七大展覽,還推出了16場非遺活態展示和迎春體驗活動,讓觀眾在體驗和參與中感受非遺年味兒﹔文殊坊街區的“文殊有好市”也呈現出濃濃的年味。
據青羊區文體旅局統計,春節假期八天,全區共接待國內游客242.75萬人次,同比增長4.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9.88億元。
上演“開年大戲” 寬窄巷子游客數多次霸榜全省
大年初一,春滿錦官城的萬千氣象傳遞出濃濃年味,寬窄巷子“開年大戲”串聯“民間有戲、匠人有戲、春節有戲”三個篇章,讓古老街巷煥發出勃勃生機,吸引八方游客來此共度新春、共賞非遺、共創成都幸福年。
初一至初七,寬巷子1號院成為“民間有戲”活動的主舞台。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川劇變臉、昆曲、豫劇和黃梅戲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讓市民游客大飽眼福。“本來戲劇的扮相就好看,過年的時候可以近距離觀看表演,簡直太好了!”來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一家在大年初五趕上了東廣場的戲曲快閃,興奮不已。她表示,傳統戲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讓更多人領略傳統文化精粹。
除了傳統戲曲,寬窄巷子“匠人有戲”非遺市集同樣吸睛。這裡匯聚了四川蜀繡、福建燈籠和江西木雕等非遺項目,還有各地特色美食。匠造所新春市集涵蓋了特色小吃、傳統非遺和手作文創產品,熱鬧非凡。游客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精湛的手工藝,還能品嘗到地道的美食,充分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旺盛的人氣,吸睛也“吸金”。“今年春節年夜飯預定額外火爆,半個月前就預定滿了。初一至初五,客流量比平常增加了至少50%。”位於窄巷子的蓉槿薈是一家本味川菜餐廳,談及春節期間的生意,老板王女士滿臉笑容。
據了解,今年春節期間,到成都過年的入境游客超過一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兩倍多。寬窄巷子毫無疑問成為外國游客的熱門打卡地,不少外國游客不僅品嘗糖畫、感受面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還親自上手制作成都傳統小吃“三大炮”。他們紛紛表示,China Travel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了成都的濃郁年味。
據初步統計,2025年春節假期,寬窄巷子累計接待游客116.48萬人次,多次位居日接待游客人數全省首位,熱度持續攀升。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離寬窄巷子幾公裡之隔的文殊坊也是人氣十足,春節期間,文殊坊客流約88.65萬人次。紅紅火火的布景、各具特色的商品、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走進“文殊有好市”成都2025新春大集集市現場,濃濃的年味迎面而來。集市上,年貨品種豐富,攤主們或“說唱”推介,或向市民游客講非遺故事,或秀起傳統技藝,過年氛圍拉滿。
春節期間,趕集的場景在祠堂街、西源集、西村大院等地隨處可見,一場場新春活動精彩紛呈,一幕幕歡樂場景接連上演,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非遺過大年
杜甫草堂體驗“非遺之雅”
2025蛇年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首個春節。為此,成都精心推出了“活力成都年 萬千氣象新”系列活動,誠邀大家在成都團圓賀新春、歡喜過大年。
杜甫草堂作為成都文化傳承的重要地標,更是熱鬧非凡。春節期間,杜甫草堂內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新春的喜慶氛圍,一年一度的“大雅中國年﹒人日游草堂”系列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大家在詩歌、書法、非遺、梅花與舞樂交織的雅致氛圍中,沉浸式領略傳統文化的創新魅力,度過一個詩意新春。
“人日游草堂”作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是成都獨特民俗活動之一。其興起於唐,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正月初七“人日”,即人的生日,這一傳統節日自漢代起便是我國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成都的“人日”習俗別具一格,核心在於紀念詩聖杜甫,杜甫與高適的深厚情誼為這一習俗埋下故事的種子,歷經明清傳承發展,如今已成為成都獨有的民俗文化盛事。如今,“人日游草堂”民俗活動正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獨有的感染力,充實著人們的節日文化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
除了“人日游草堂”這一文化盛事,今年春節杜甫草堂還推出了多項非遺展示展銷項目,讓游客近距離體驗“非遺之雅”。
草堂集市上,各類非遺展位琳琅滿目,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民俗畫卷。糖畫藝人宛如靈動的畫師,轉瞬之間,活靈活現的花鳥魚虫便躍然“糖”上,引得游客們驚嘆連連,快門聲此起彼伏。制作三大炮的師傅則是力量與節奏的掌控者,伴隨著“砰砰砰”三聲清脆響聲,軟糯的糯米團子精准落入黃豆粉中,裹上一層金黃,香甜的氣息瞬間彌漫開來,誘惑著游客們紛紛駐足品嘗。
剪紙攤位前,紅紙在藝人手中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剪刀開合間,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應運而生。繩編攤位上,五彩絲線在藝人指尖輕盈穿梭,編織出形態各異的飾品。游客們愛不釋手,紛紛挑選心儀的作品。
杜甫草堂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人日游草堂’活動有了更豐富的玩法,主題展覽、詩歌唱和、沉浸演出、互動游藝、非遺集市、研學課堂,年年有新意,有效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一位帶著孩子的游客興奮地分享:“過年就盼著帶孩子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些非遺項目真是太有趣了,孩子眼睛都看直了,我自己也仿佛打開了傳統民俗技藝的大門,感覺這個春節過得格外有意義。”
博物館裡過大年
春節“文化味”唱主角
首個“非遺”版春節,讓人們對出游有了更深層的文化需求,在成都更是掀起了一場“博物館裡過大年”的文化熱潮。從整個假期來看,約滿、售罄也成為成都文博場所的熱詞。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太陽神鳥節(下文簡稱太陽節)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成為蓉城新春佳節最具人氣的文化盛事之一。自1月27日開節以來,太陽節通過古希臘大展、璀璨燈組、新春花市、文藝演出、古蜀祭祀祈福及互動演出、兒童游樂區、金沙美食等板塊,把世界文明與中國傳統春節的喜慶祥和氣氛相融合,給市民帶來了傳統與現代的雙重文化體驗。
“金沙遺址的文創真是太酷啦!”假期裡,不少網友逛完金沙后,在社交媒體晒出自己精心選購的文創產品,從琳琅滿目的冰箱貼到文物同款開瓶器,再到精致的太陽神鳥系列首飾,無論是配圖還是文字,都透露出驚喜和滿足。
春節期間,金沙遺址博物館上新了一大波高顏值、超實用的主題文創。雕塑香薰、愛神系列首飾、勝利女神火漆印……65款共計5000余件以古希臘文化為靈感設計的主題文創與持續熱展的“古希臘:神話•英雄•命運——來自意大利普利亞地區的珍藏”遙相呼應﹔寓意吉祥的石蛇紀念幣、“巳蛇轉運”項鏈、“金蛇狂舞”首飾套組,“金蛇送福”香袋等蛇年文創,也讓觀眾在游覽之余,把節日的氣氛和記憶帶回家。據悉,今年金沙文創最受歡迎的“銷冠”是金沙主題飾品,此外,太陽神鳥流沙冰箱貼,“黃金魂”徽章和“秋葉滿金沙”手賬本等產品也賣出了不俗的銷量。據統計,黃金周假期裡,金沙文創銷量總額近150萬元。
春節期間,四川博物院游客限流1.2萬人/天,每天都是約滿狀態,游客參觀人數較2024年春節增加近30%。其間開展“靈蛇有好市”非遺體驗集市、“蛇麼都好”文化體驗活動,與“泥”相約陶瓷體驗活動等42場。
與此同時,成都博物館每日兩萬名額一搶而光,就連除夕當天,進館人數都超過了60%。博物館旺盛的人氣也帶動了館內的餐飲、周邊收入,催生了“文博經濟”。“進入1月份后,我們咖啡店的訂單相較前一個月翻了一倍。”成都博物館餐飲區負責人介紹。
春節假期已經收尾,但喜慶氛圍依舊濃厚。據了解,2025成都金沙太陽神鳥節將持續到2月12日(正月十五),金沙遺址博物館園區和展廳的開放時間繼續延時至晚上10點,燈組開燈時間為晚上六點半。《金沙》音樂劇散點演出、眾神迎賓、互動演出也將繼續每日分時段推出。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大雅中國年·人日游草堂”2025年春節系列文化活動也將一直延續到2月12日(正月十五),陪伴海內外游客度過一個別樣的春節。(陳靜)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