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青年智慧,共繪博物館高質量發展藍圖
10月28日,自貢恐龍博物館舉行柔性引進專家簽約會。會上,聘請國內高水平青年專家邢立達、任鑫鑫為自貢恐龍博物館(侏羅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川渝共建古生物與古環境協同演化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助力博物館科研能力提升、成果產出、人才成長,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博物館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在學術研究方面,兩名專家將參與恐龍館科研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編制,與恐龍館合作開展項目申報及研究,重點圍繞四川盆地及西南地區恐龍化石的研究﹔積極組織、參與和協調對恐龍館發展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活動、國際會議、野外考察和學術交流等活動相關內容。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科研能力特長,為恐龍館指導培養青年科研人員4名,促使其科研學術能力有較大提升等。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曾小芸表示,目前,自貢恐龍博物館正在做改擴建,提升展陳設計,未來還有很多發展空間。高端人才是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源 ,簽訂協議后,希望年青一代專家團隊不遺余力,引領自貢恐龍博物在科研、論文、科普方面實現全方位的提高,實現質的飛躍。今年9月,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入選“全球第二批100個世界地質遺產地名錄”,未來,更要對標世界,讓自貢恐龍博物館不僅是四川的,更是世界的。
專家簡介邢立達,青年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團隊固定成員,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探險家,台北市立大學榮譽教授。高中時期便創建中國大陸第一個恐龍網站。2016年發現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龍,為當年全球最受媒體關注的科學發現之一。2017年獲得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2018年獲得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非凡貢獻人物”獎。2020年,獲美國沉積地質學協會頒發的詹姆斯·李·威爾遜獎,這也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中國人。任鑫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恐龍系統分類學、演化學、生物地層學。曾任阿肯色大學(美國)交流學者。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新蜥腳類恐龍起源與早期演化及其古環境變化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蜥腳類恐龍早期演化階段頭后中軸骨骼關鍵特征的轉變過程,並參與多個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的申請、運行和結題工作,具有較強的野外與內業工作經驗。2016年,獲安徽省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王樂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