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軟實力”如何成發展“硬支撐” 一場“頭腦風暴”賦能道孚縣

人民網成都6月23日電 (記者朱虹)今日,“花開道孚 潤道有聲”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在成都召開。本次座談會旨在深入探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縣域文化傳承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為推動該縣文化事業繁榮興盛匯聚智慧和力量。本次座談會上,道孚縣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和道孚籍本土文化人士就當地獨具特色的農耕文化、游牧文化、紅色文化、木雅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發展,交流思想、凝聚共識。
會議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鮮水河流淌悠悠歲月,道孚城續寫浩浩歷史。這裡是多元文化孕育之地,這裡是紅軍長征路過之地,這裡是民族團結和諧之地。全縣共查明古籍、傳統器樂樂種、地方戲曲劇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5大類文化資源點417個,擁有國省級文保單位4個、省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6項。”道孚縣委副書記、縣長伍金澤仁談到,希望借助此次文化傳承座談會,掀起“頭腦風暴”,碰撞“智慧火花”,講好“道孚故事”,“讓文化‘軟實力’成為發展‘硬支撐’,為建設現代化文化強縣鑄魂賦能。”
研討會上,西南民族大學向道孚縣授牌,成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學道孚研學實踐基地”。不僅如此,為了讓“深閨高閣”的民族瑰寶以新的形式延續生命、煥發光彩,會上道孚縣與甘孜州民族歌舞團、甘孜州職業技術學校、四川省社科院民族與宗教研究所,還行進了專項簽約儀式。本次簽約,旨在共同推動道孚縣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發展,加強雙方在文化事業發展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未來,合作方以提升道孚縣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弘揚地方文化特色為目標,充分發揮彼此的優勢,持續豐富群眾精神文化供給,期待通過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道孚文化資源富饒、文化底蘊深厚,會議期間道孚縣文化大數據縣域平台建設啟動。據了解,作為“甘孜州縣一體化”文化大數據服務平台建設首批建設縣市,道孚搶抓本地優勢資源融合,貫徹落實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精神,正切實推動道孚縣的文化數字化成果走向網絡智能化。
在主題研討環節,與會嘉賓就推動道孚文化傳承發展,如何促進農文旅產業融合,以及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等主題展開了主旨分享。
“道孚縣作為紅四方面軍西進康北的重要節點,在長征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甘孜州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阿蓮認為,應豐富紅色旅游體驗的文化內涵和體驗形式,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載體作用,推動紅色教育、紅色旅游、紅色研學等融合共生,帶動住宿、餐飲、購物等行業聯動發展,拓展群眾就業渠道和增收路徑,以紅色基因和紅色故事為道孚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產業基礎。
會上,專家們還深入探討了本土文化傳承發展的時代內涵。大家紛紛表示,“道孚要實行文旅強縣戰略,打造特色差異化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