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答好思政課的“必答題”

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成都外國語學院自建校以來,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視思政課的建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第一課程”建設,“找准切入點、聚焦點、結合點”,不斷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
抓實制度設計,打造資源配置“高地”
成都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直接兼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第一課程”建設,納入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學校整體發展規劃。學校領導帶頭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牽頭開展高層次科研攻關、承擔重大教學研究改革項目、規劃布局推動學科建設﹔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定期參加思政課集體備課,進行經常性業務指導等。學院制定和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方案”等文件,在政策制度、學科建設、資源配置等各方面為思政課優先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抓准教學改革,夯實課堂教學“硬核”
成都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綜合改革,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發揮思政課課堂教學“三進”主陣地作用,積極開展“同向同行、同學同研、同講同享”“我的講堂我做主”的教學模式,從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學業評價、教學激勵、條件保障的全要素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將“45分鐘課堂”作為主戰場,深入推進“中班授課、小班研討、小組討論”,以利實施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從探究式討論等促進教學相長。“180秒說新聞”“我的10分鐘”等主題活動,聚焦現實,激發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深受學生喜愛﹔積極構建《中國共產黨百年史》、故事裡的中國-《中華傳統文化概論》等課程集群﹔加強思政課建設特色凝練,按照教育部關於思想政治理論課各門課程的基本要求,在不改變課程主要內容的前提下,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在相關課程中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科學精神專題、傳統文化對外傳播專題,打造具有成都外國語學院特點的“思政+外語”特色教學模塊﹔以賽促學、以學強賽、以賽促教、以教助賽,將競賽融入思政課教學,積極組織師生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我心中的思政課”——大學生微電影展示作品征集評選、四川省傳統文化視聽展播等各級各類賽事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余項。2022年9月,成都外國語學院學生拍攝的短視頻《十年戰旗 披荊斬棘》登上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尋訪重溫重要足跡∣四川篇·譜寫治蜀興川新篇章》。
抓嚴實踐教學,打造行走思政“課堂”
成都外國語學院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先后與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都江堰長征書院、成都市防震減災紀念館、崇州市街子古鎮會元社區、成都市救援與減災技術中心等共建實踐育人基地,打造行走的紅色課堂,充分發揮實踐環節的育人功能。常態化、規范化每月一次校外實踐教學。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在全省民辦本科高校率先成立黨的二十大學生宣講團,宣講團宣講100多場次,構建了一支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傳能力強的校內師生宣講隊伍,2023年還成立了“星火”青馬研習社,進一步提升學校的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
抓細亮點品牌,大力賡續紅色“血脈”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同學們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充分展示當代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懷,做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的新時代青年,成都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每一學年都定期開展校級大學生講思政課或愛國主義演講比賽,並進行現場直播,比賽成了學校的品牌賽事。堅持走好品牌精品化戰略,提高思政課育人的實效,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抓牢隊伍建設,堅守立德樹人“初心”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成都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落實思政課教師資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師選聘政治關、師德關和能力關。學院黨委細化政治表現審查,制定政審、心理素質談話大綱,實行教師准入思想政治素質、心理素質、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嚴格考察,統籌好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社科理論界專家、各行業先進模范以及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院(系)黨政負責人、名師大家和專業課骨干教師、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8支隊伍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台。結合學校特點,開展“觀瀾大講堂”品牌活動,邀請校內外名師上講台,提升教學效果。2022年,在四川省教育廳宣傳思想與統戰工作處的指導推動下,與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對共建,開展了集體備課、互學互訪、專家指導教學競賽等相關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院的建設和發展。
二是加大教師實踐研修力度。學院堅持落實思政課教師培訓和實踐研修制度,實施思政課教師素質提升計劃,組織教師實地體驗紅色文化和了解中國改革發展成果,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師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2023年,學院選派30多人次參加教育部及四川省各類培訓﹔組織參加教育部、四川省等舉辦的專題教學展示和集體備課活動百余人次。
三是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學院以名師培育為抓手,實施“青年教師提升計劃”,依托學校各類人才支持計劃,加強人才梯隊建設。2023年,在四川省首屆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比賽中,學校教師獲得特等獎、2023年四川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年會賽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2023年獲四川省年度思政課教師人物提名﹔實施“優秀青年教師發展支持辦法”,通過舉辦青年教師座談會和青年教師提升活動,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對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
抓好平台載體,牽頭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盟”
2022年5月,成都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發起成立了四川省民辦本科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盟。聯盟的成立為民辦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和思政課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聯盟高校積極搭建理論研究、學科建設、思政教學、師資建設和服務社會的平台,發揮區域輻射和行業引領作用。聯盟先后召開了四川省民辦高校馬院建設研討會暨聯盟年會、成渝地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討會等學術會議。2023年5月,在成都外國語學院舉行了四川省首屆民辦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大賽,18所民辦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同台競技。2023年,發布了四川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分會(民辦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立項61項。2023年7月,成都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北京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外語院校“大思政課”建設聯盟,並舉行了中國式現代化與外語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研討會。
成都外國語學院還積極發揮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學校6個項目(示范教學團隊1個、示范課程5門)獲批為四川省第三批高等學校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目前,成都外國語學院已有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8門。2023上半年,成都外國語學院黨委會通過了《關於領導干部進課堂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施意見》。
學校黨委書記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楊繼瑞教授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發展論壇”四川方召集人,多次與重慶方溝通,促成了“第二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在重慶舉行,川渝高校、社科界300多人參會﹔促成學校與成都市青白江國際鐵路港形成了校地共建機制,積極推進和參與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學術沙龍﹔推動社會機構與學校共建了“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研究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