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在535公裡高空用“星座”守護耕地

工作人員展示“星瞰天府糧倉”應用系統。 環天智慧供圖
“月上九門開,星河繞露台。”“南箕與北斗,乃是家人器。”北宋大文豪蘇軾時常仰望星空思索人生,留下大量托物言志的名篇佳句。
地上望星與星空觀地有什麼不同?900多年后,蘇東坡的家鄉企業向著高天發射10顆高分辨率光學衛星,用“東坡01”至“東坡10”組網形成“天府星座”,以古人難以置信的“星瞰河山”視角傳回海量遙感數據。
“天府星座”的數字化眼睛看到了什麼?改變著什麼?10月31日,記者來到位於眉山的環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環天智慧”)採訪,公司負責人介紹衛星數據應用時難掩自豪,“我們守護‘天府糧倉’。”
如何監測
關鍵在於“找不同”,“衛星監測+人工智能”可及時發現“撂荒地”
東坡系列衛星在距離地面535公裡的高度運行,可對監測位置單日重訪2到3次,每日發回TB級的影像(1TB= 1024GB,相當於20萬張3.5MB照片的大小)。
“看,這就是星瞰天府糧倉的應用系統。”公司售前工程師李家寶打開平台,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的遙感測圖浮現屏幕。她輕點鼠標,農田、林地、道路、大棚等就以不同的圖斑呈現出來。
僅有一張圖看不出什麼,但不同時期的遙感圖對比使用,作用就顯現出來。“該種糧的地塊種了果樹苗木,或者耕地被改變用途,這些情況面對衛星的地毯式搜索,根本無處遁形。”李家寶解釋,“天府星座”的影像分辨率達到0.75米,通過超分辨率重建技術進一步提升到0.5米,獲得細節信息更豐富的清晰畫質。前不久,環天智慧與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標了自然資源部的商業衛星數據採購項目。
眉山是全省糧食主產區之一,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美田彌望、稻谷飄香、物阜民豐、幸福和樂”的“天府糧倉”示范區的目標。當前,眉山正實施耕地恢復兩年行動,整市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
記者心存疑問,用好衛星監測關鍵在於“找不同”,這靠肉眼實現?“不!是AI算法!”李家寶說,衛星影像以多光譜形式捕捉地表信息,通過近億規模的樣本庫訓練出來的可見光、高光譜以及圖像紋理特征的組合算法,可以在圖像上智能判斷並標注出耕地、建筑、道路、林地、水體等多種地物類別。環天智慧自建的環天雲智算中心按國標A級數據中心的標准建設,設計663架機櫃,AI智能算力達232pflops(每秒所執行的浮點運算次數),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智腦”加入,釋放出衛星幫助農民種田的價值。它動態監測相應區域內每塊耕地的作物種植情況,一旦發現“撂荒地”苗頭,及時精准推送給相關方面﹔結合物聯網設備和氣象信息等,對自然災害和病虫害進行分析、監測和預警,助力提高糧食產量﹔借助評價水體質量助推河湖污染治理,保障農業和居民用水安全。環天智慧還利用海量衛星數據等嘗試建立高標准農田評估模型,以便快速地大范圍動態“體檢”耕地質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認為,發展智慧農業離不開衛星遙感技術,后者對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未來發展
應用場景從農業拓展到生態監測、城市治理、防災減災等領域
去年發射10顆高分辨率光學衛星后,眉山一躍成為西南地區擁有商業高分遙感衛星數量最多的城市,排名全國第三,僅次於長春和北京。
目前,環天智慧正准備發射2顆高光譜衛星和2顆SAR衛星,14顆衛星在軌組網后,將實現全國任意點120分鐘重訪、多譜段信息、多類型遙感數據獲取能力。
為什麼是眉山?“前些年,國家發布低軌衛星星座建設的鼓勵政策,讓我們看到了機遇。”環天智慧董事長鄒雲坤說,眉山把智慧城市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如果要走出“差異化”道路,“星地一體化”是重要切入點,“相當於找到以新基建賦能實體經濟、促進產業轉型的新賽道。”
環天智慧成立於2020年4月,員工130多人、平均年齡31歲,研發和專業技術人員佔比超過60%,最近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今年5月,國內多家商業衛星應用領域領軍企業發起成立“商業衛星星座聯盟”,環天智慧是成員單位之一,這使得它可以調用的衛星資源超過100顆。
守護“天府糧倉”的“工具箱”更豐富了。鄒雲坤介紹了一項農機服務的新應用。“由北斗衛星定位技術對農機設備實時定位,再將農機運行軌跡疊加在衛星遙感圖上,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自動測算出實際作業面積,支付農機作業工資、發放政府補貼等變得更准確。”鄒雲坤說,通過導航、遙感、地理信息技術的結合,時空數據和技術在助推機械化作業方面展現出廣闊前景。
農業保險公司跟著找上門來。使用衛星遙感技術對承保范圍內的種植作物全生命周期監測,可以做到“災前—災中—災后”多期數據核查,保障定損結果客觀可靠,大大提高理賠質效。
從眉山開展試點,環天智慧的業務范圍逐步擴大到省內外多個縣市﹔應用場景也從農業拓展到生態監測、城市治理、防災減災等領域。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其中省外市場佔比52%。
一個好消息是,總投資3500萬元的眉山天府新區衛星地面接收站項目即將落成。依托長春站、喀什站等12站共計13套天線,環天智慧將大大提升數據接收能力,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智慧感知體系的步伐再次提速。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守帥 高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