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阿壩壤塘: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2023年09月15日10:15 |
小字號

阿壩州壤塘縣壤巴拉非遺傳習創業園永中地毯傳習所教室內,4名學員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編織一張大型藏毯。教室裡隨處可見完工的作品,既有傳統大氣的地毯,也有小巧精致的椅墊、杯墊。

“我們用羊毛、牛絨等為原材料制作藏毯,經過9道制作工序,歷時1個月才能制作完成一張藏毯。”傳習所管理員色青拉姆是阿壩州藏毯編織的非遺傳承人,她詳細地介紹了藏毯的制作過程。

色青拉姆出生於壤塘縣尕多鄉瑟谷村的一戶牧戶家中,父母都是地道的牧民。起初她的家人並不贊同她學習藏毯,認為她應當留在家裡務農放牧。但她卻堅持自己應當學會一門技藝,以便養活自己,她主動參加傳習所學習中,開啟了從牧民到傳承人的蛻變之路。如今,她已經是藏毯技藝州級傳承人,制作的作品銷售到上海、浙江等城市。作品最高銷售金額達到20萬元。

“我們傳習所當中的繼承人98%以上都是我們壤塘本地的青年。” 中壤塘文化旅游景區管理處工作人員余海慶介紹,全縣共有非遺傳習所46個,僅非遺文化傳習創業園就分布了16個傳習所,立體展示唐卡、黑唐、藏醫藥、藏香等壤塘當地非遺技藝。產業園致力於把閑散人員培育成傳習學員、把傳習學員培育成專業人才、把技藝人才培育成非遺工匠,奠定非遺文化發展基礎。整個產業園登記在冊的學員有467人,輻射帶動3000余名農牧人轉變為傳承人,吃上“文化飯”。

除了保証傳統非遺技藝得到傳承,傳習所還將目光瞄向了更多深受大眾喜愛的時尚產業,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據了解,2021年7月13日,中國壤塘·壤塘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和宜昌市傳習基地正式挂牌。壤塘縣選派40名唐卡畫師前往景德鎮,唐卡、瓷器2種千年文化在新時代裡碰撞出絢麗的火花,1年時間不少產品走俏文化市場。今年3月11日,“同願共行——壤塘非遺創作特展”在上海舉辦,上海中心·寶庫文化中以唐卡手法描繪的精美瓷器另觀展人員嘆為觀止。除此之外,壤塘唐卡傳習所先后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等合作制作《喜一》《格薩爾王》唐卡動漫作品,有望不久后上映。

以壤巴拉文化產業園為載體,壤塘縣正在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軟實力、現實生產力、市場競爭力,把非遺資源變成產品、把非遺產品變成藝術品、把藝術品變成商品提升非遺文化經濟價值,充分發揮非遺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特殊功能,在農牧民中培育一批文化產業發展“能人”,走出一條“文化振興”的新路。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