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一天三場主題活動 從三蘇家風看家國情懷

2023年06月09日07:4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天三場主題活動 從三蘇家風看家國情懷

“中國有三蘇——眉山蘇氏的家國情懷”主題展。 三蘇祠供圖

  三蘇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其中不僅有千年文脈的賡續、良好家風家教的涵養,更有治國理政的智慧。

  6月8日,“傳承三蘇家風 涵育家國情懷”研討會、“中國有三蘇——眉山蘇氏的家國情懷”主題展和三蘇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發布會等3場活動在眉山舉行,通過專題研討、主題展覽、圖書出版等多種形式,挖掘和呈現三蘇文化內涵,從三蘇文化這一滴水映照中華文化的絢麗光芒。

  話三蘇

  專家學者談三蘇家風

  當天上午舉行的“傳承三蘇家風 涵育家國情懷”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才智、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李公羽、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舒大剛、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潘殊閑作主旨報告,走進三蘇的世界,對三蘇的家風家訓作了深入闡釋,解讀了家國情懷的時代價值。

  陳才智認為,對於傳承三蘇家風、涵育家國情懷而言,蘇軾接受並傳承的家庭教育,其家國情懷與教育理念,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與寶貴財富。李公羽表示,“在今天,我們注重家風家教,古為今用、成風化人,能更好地涵養浩然正氣、滋養百姓精神、培養子孫后代。”舒大剛通過“人本”“情本”“民本”3個關鍵詞來闡釋蘇東坡的家國情懷。潘殊閑表示,蘇東坡豐富的閱歷和人生,“清廉”的人格魅力,展現出了浩然正氣。而這樣的蘇東坡,給當下的人們帶來了很多啟示。

  四位學者的主旨報告引人深思,“一門三父子”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優良家訓家風打動了全場嘉賓。當天下午,來自全省各部門各單位的與會嘉賓、省內專家學者、全省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先進典型代表還進行了分組交流,暢談系統研究、深入挖掘三蘇文化的傳承路徑,為更好煥發三蘇文化的時代風採建言獻策。

  看三蘇

  首個三蘇家風家教主題展開幕

  6月8日,“中國有三蘇——眉山蘇氏的家國情懷”主題展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拉開帷幕。作為國內首個以三蘇家風家教為主題的展覽,本次展覽以家教家風、家國情懷為切入點和聚焦點,以三蘇祠本身作為展覽依托,通過室內室外聯動展示,為觀眾打造出一個表現三蘇父子家國情懷的景觀式展覽。該主題展入選2023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重點推介項目。

  該主題展從策劃、設計、文案審定、文物展示到燈光藝術、布展結構等,將現代藝術風格與三蘇祠獨有的傳統古典園林相結合,建設室內室外聯動展示館,形成1500平方米現代化展廳和106畝古典園林組合的沉浸式展覽。

  展覽以家教家風、家國情懷為切入點和聚焦點,由“宋代和眉州”“三蘇家訓、家風、家教”“三蘇家國情懷”“‘家’和‘國’融合”四部分組成。在內容設置上,把三蘇父子的家風家教故事還原、再現到三蘇父子的“家”裡,講述了三蘇家族先輩對子孫后代道德、治學、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激勵與警誡。展覽除了展出眉山三蘇祠博物館文物,還有來自上海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等10家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100余件(組)。

  讀三蘇

  三蘇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發布

  為大力推動三蘇文化在國內國際的傳播,今年2月,四川組織實施三蘇文化出版工程,通過文獻集成、學術研究、普及推廣、教材教輔、海外傳播五個系列,全面深入挖掘三蘇文化,講好三蘇故事,傳承三蘇文脈。

  6月8日舉行的三蘇文化出版工程首批成果發布會上,19種416冊優秀成果圖書集中亮相。其中包括,《宋元以來蘇學文獻大系》《三蘇文化普及叢書》《葉嘉瑩論蘇軾詞》《中國有三蘇 三蘇家風家教》《少年蘇東坡傳奇》等圖書,它們或填補學術空白,或闡釋三蘇文化當代價值,或講述三蘇家風家教故事。

  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三蘇文化出版工程,是加強三蘇學術研究的需要,是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廣大讀者的期待。三蘇文化出版工程在三蘇文化現有研究基礎上,持續推出三蘇文化優秀作品,打造種類多、有特色、集大成的精品工程,使三蘇文化研究學術化、規范化、體系化。

  為確保三蘇文化出版工程出版質量,四川專門成立了由曾棗庄等老一輩“三蘇”研究權威專家和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李華瑞、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周裕鍇等學者組成的高規格學術顧問委員會,力爭把該工程打造為三蘇文化研究出版高地。

  同時堅持立足國際視野,在即將舉辦的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出版單位還將與蒙古、阿根廷等國外出版機構簽訂該出版工程相關成果實物出口和版權輸出協議,不斷提升三蘇文化國際影響力。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姍姍 成博 張蒙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