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日均人流量超10萬+ 警情同比下降60%

華西壩社會治理 “五方聯動”之下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023年05月26日15:41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華西壩社會治理 “五方聯動”之下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華西壩“人”字形區域交通秩序有了明顯改觀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8個字,能大致形容過去華西壩在基層社會治理中遇到的問題。治安的問題派出所管,交通的問題交警管,出攤佔道的問題城管管……未能形成合力,也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加強市域社會治理的背景之下,相關部門嘗試用“五方聯動”破題。哪“五方”?如何“聯動”?昨日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

  破題治理難題

  春日裡的華西壩,熙熙攘攘,車流如織。在這2.5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坐落著華西醫院、華西第二醫院、華西口腔醫院、華西第四醫院。每天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患者絡繹不絕,日均人流量超過“10萬+”。

  如此巨大的人流之下,一系列基層社會治理的問題匯聚成治安難點、交通熱點。

  如何破題?在過去,多是單打獨斗。派出所管治安,交警管交通,城管管佔道經營……各管各效果是有,但因為未形成合力,困擾基層社會治理的症結並沒有“去根”。“感覺就像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實需要的是一個多學科聯合治療。到底該怎麼做,我們一度有些迷茫。”華西壩派出所所長潘恆這樣形容。

  啃下“硬”骨頭

  困擾華西壩的問題,實質是如何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從今年3月8日開始,華西壩派出所謀劃形成了“公安派出所為牽引,交警、城管、醫院安保、社區干部為驅動”的“五方聯動”治理機制,形成輪值聯席機制。5家單位聯動抽調15名精干力量,形成3個戰斗小組,劃分網格來啃華西壩這塊硬骨頭。

  華西壩派出所副所長王畯說:“並不是公安派出所一家說了算,而是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共同深度參與社會治理。”

  解決“針尖”問題

  以前,電信路、黌門后街、國學巷形成的“人”字形區域是治安難點、交通熱點區域。社區民警高紅軍告訴記者,“可以將這裡看作問題的針尖,也是5人小組攻堅的重點。”5人各有側重又相互聯動,不再眼裡“隻有自己的活”。

  4月12日早上8點,由華西壩派出所康文彬、交警一分局二大隊丁真、玉林街道綜合執法中隊一分隊魏科、華西醫院處突中隊曾強、黌門街社區郭陳組成的5人小組集合完畢,巡邏開始了。

  當巡邏小組到達“人”字形區域時,5人立即開始配合工作。“有了初步成效,現在壓力小了不少。”康文彬告訴記者,5人形成合力,自然比單打獨斗效果好得多。多位求醫的患者及家屬說,明顯感覺到這裡的秩序變好了。記者在現場看到,人車有序,秩序井然。

  截至目前,華西壩轄區警情同比下降60%。

  科技在背后賦能

  “針尖”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區域的問題也不能忽視,根據劃分的多個網格,3個5人小組也逐一擊破。

  對醫院周邊眾多的旅店,一一排查風險﹔對停車難的問題,梳理周邊停車場情況,引導車輛規范停放﹔對涉醫矛盾,第一時間介入調解,化解風險﹔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第一時間上報處置……

  記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8日“五方聯動”工作啟動以來,已經出動700余人次,平均每日對終點區域全覆蓋拉網整治3次。

  在“五方聯動”的背后,更有科技的賦能。華西壩派出所依托“智慧警醫共建”機制,率先在全省推出重點人群實名就診信息核查預警機制,一旦系統發出預警,5人小組就能立即精准開展工作,避免發生公共安全風險。

  綜合指揮室發揮“大腦”的作用,對發現的隱患,第一時間通知到一線的5人小組,在最短時間內將隱患消除。

  “五方聯動”之下,社會治理帶來的效果已在華西壩初顯。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何良 文/圖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