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保留少數民族民居特色 為發展鄉村旅游打好基礎

——四川石棉縣“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建設見聞

2023年05月24日17:1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沒有什麼比塔吊林立、拔地而起的房屋更能傳遞災后恢復重建的信心。

5月22日,走進雅安市石棉縣草科鄉田灣河村雷打石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蟹螺鄉猛種村傳統村落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的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忙碌。隨著項目建設的一步步推進,群眾早日搬新家的美好願景即將變為現實。

搶工期 助力群眾早日搬新房

“聽說安置點的重建房屋都會按照藏式風格加現代風格設計修建,這樣就能跟草科溫泉小鎮的整體風貌保持一致,那我們也可以吃上‘旅游飯’了。”田灣河村重建戶洪雲剛說,如今安置點一天一個樣,更讓大家安心。

雷打石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是草科鄉最大的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共計建設房屋35棟,安置群眾110戶。目前,雷打石集中安置點已完成房屋修建總工程量的30%,場平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擋牆部分完成總工程量的40%,預計2023年8月底完工。

據現場負責人介紹,雷打石集中安置點修建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在於孤石較多,且堅硬巨大,最大的一個孤石達1000多立方米,相當於10輛運輸車大小。為此,施工方一方面增加大型機器,採用機械破除的方式進行孤石破碎﹔另一方面,在靠近居民房的地方,增加7個班組近30人進行人工靜態爆破作業破碎孤石,保証居民和房屋安全。

“我們鄉有3個集中安置點需要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必須要好好盯緊。”草科鄉黨委書記陳華偉介紹,在安置點的推進過程中,該鄉積極通過召開統規集中安置群眾評議大會,採用“自我推薦+民主投票”方式成立自建委3個,按照至少一名鄉上聯系村領導牽頭聯系、一名村常職干部直接聯系、自建委成員具體負責的三級聯動方式,對全鄉3個安置點前期擋牆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農房建設等開展全過程監督﹔同時,按照確定的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加快推進,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搶進度 穩步推進安置點建設

同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也能在蟹螺鄉猛種村傳統村落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裡看到。

蟹螺鄉猛種村傳統村落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於今年3月16日開工建設,如今部分房屋已能看到雛形,目前正在進行樓層砌體施工、基礎土方回填開挖等工作。

該安置點位於猛種村二組南側空地處,蟹螺鄉北部,距石棉縣城35公裡。集中安置點規劃總用地面積24828.75平方米,規劃總戶數35戶,安置群眾132人﹔將配套建設道路、廣場、停車場、強弱電、給排水等基礎設施,並進行配套綠化、亮化。房屋修建完成后將保持藏式傳統村落風貌,屋頂也將繼續保留片石裝飾。

“截至目前,項目土石開挖量已完成80%,土石方回填完成40%,項目擋牆澆筑完成70%。”蟹螺鄉猛種村傳統村落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現場負責人葉銀建說。

為保証房屋修建質量和安全,蟹螺鄉積極動員猛種村成立村民自建委員會,並每天輪班對重建現場進行質量安全進度監督檢查。

“為了確保建設過程更加順利,我們鄉也組建了自建委,自建委在發現問題后會形成書面資料,向鄉上直接反饋。我們會根據他們反饋的情況,到現場進行核實並督促施工單位進行整改。”葉銀建說。

除此之外,因縣城到集中安置點僅有一條道路,且恰逢G549線建設交通管制,集中安置點材料運輸不便,建筑材料無法按時送達成了建設中的最大困難。為此,蟹螺鄉在積極協調建設方加大運輸力量的同時,採用二次轉運的方式進行材料運輸,材料從縣城到達猛種村3組后更換較小車輛進行轉運,最大程度保障材料的運輸效率和工程進度。

齊心協力建家園,眾志成城解困難。據介紹,蟹螺鄉猛種村傳統村落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已完成19棟樓房的條基混凝土澆筑,以及10棟樓房的基礎磚砌筑施工,預計8月底全部建設完成。(楊堯、吳丹)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