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堅定不移抓發展 加快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人民網成都5月17日電 (王洪江)攀西經濟區地處川滇結合部,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發展潛力巨大。5月17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五區共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攀西經濟區專場,攀枝花、涼山有關負責人就攀西經濟區如何加快推動區域轉型升級,向創新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作了介紹,並答記者問。
會上,涼山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務副州長尹江濤介紹,涼山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全州面積6.04萬平方公裡,轄15縣2市,有14個世居民族,總人口543.74萬、彝族人口佔55.1%,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105.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交出了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涼山答卷。2022年,全州經濟總量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突破2000億元、200億元,今年一季度,全州GDP增長9.2%,增速全省第2,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社消零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領跑全省,涼山發展踏上新征程。
尹江濤表示,“五區共興”賦予了涼山高質量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涼山州堅持把涼山發展融入全省大局謀劃推動,堅定不移推動攀西經濟區轉型升級,奮力繪就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的涼山圖景。同時,涼山州將堅定不移抓發展,加快建設具有涼山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開啟涼山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根本路徑,努力保持高於全國全省的經濟增長速度。
一是做好資源能源大文章,著力建設工業強州。全力打造清潔能源、釩鈦稀土2個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5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力爭到2027年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二是做好特色農業大文章,著力建設農業強州。聚焦打造“天府第二糧倉”和“安寧河現代農業硅谷”,全力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確保到2027年糧食播種面積820萬畝以上、產量260萬噸以上,形成糧油、生豬等6個百億級和林果、蠶桑等8個10億級產業集群,農業增加值660億元以上。
三是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著力建設文旅強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加快建設四川文藝副中心,深入實施文化旅游提振、服務業賦能融合,力爭到2027年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
此外,尹江濤介紹,涼山州還將堅定不移惠民生,加快建設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始終把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不容有任何閃失的重要政治任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把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願景變成發展現實。
一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扶力度,鞏固禁毒防艾、移風易俗等工作成效,引導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二是改善提升基礎設施體系。謀劃建設一批水利電力、通信網絡、物流體系等重大項目,規劃實施一批產業路、旅游路,擴大廁所革命、污水治理等項目覆蓋面,不斷改善城鄉發展條件。
三是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聚焦“五區共興”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基礎設施一體布局、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健全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尹江濤表示,涼山州還將堅定不移促共興,加快構建區域高水平協調發展新格局。以《安寧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規劃》為戰略牽引,著力構建提升“一核一區一流域”新發展格局。強化西昌極核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增強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在全國百強縣中爭先進位。抓好脫貧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大力發展綠色農牧業、鄉村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產業,因地制宜走差異化、功能化發展之路。推進西德冕喜同城化發展、會理會東寧南一體化發展,支持鹽源打造農文旅生態示范走廊,把安寧河流域建成帶動攀西經濟區特色發展的重要引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