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第八屆中國交響音樂季上演多部新作

弘揚民族音樂 創作時代經典

本報記者 王 玨
2023年05月17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日,隨著交響音樂《沙家浜》的上演,中國交響樂世紀回顧暨第八屆中國交響音樂季開啟。《沙家浜》由指揮家李心草執棒中國交響樂團及合唱團,與國家京劇院的張小清、姜美伊、張蘭共同演繹。這也是中國交響樂團2023音樂季中的一場音樂會。

  在中國交響樂團2023音樂季中,中國作品方面,除了《黃河大合唱》《山河頌》兩部作品,作曲家譚盾創作的《敦煌三樂神——嗩吶協奏曲》由國交完成首演。此外,由國交多位青年作曲家聯袂創作,兼具歷史厚重感與新時代風採的歲月交響《和平裡》也在新樂季中首次與觀眾見面。李心草說,《和平裡》是國交正在籌備的一個系列創作,以交響樂、室內樂、器樂聲樂組合等多種表現方式呈現。

  “交響樂藝術起源於歐洲,它在所有的音樂形式中最復雜,涉及樂器種類多,產生的音響色彩最豐富,從聽覺進而通過心理層面對觀眾產生影響,抒發情感,蕩滌心靈。”中國交響樂團黨委書記周宇說,交響樂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后,迸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百年以來,中國音樂家們發掘借鑒本土音樂素材,以現代作曲技法創作,交響樂隊演奏,中西結合,創作演出了大量中國音樂作品,其中很多成為民族經典。

  目前,國內交響樂團已有70多家。越來越多的中國樂隊、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在國際知名音樂殿堂綻放光彩。一批中國作曲家和中國作品逐漸被國際古典樂壇和觀眾接受,比如《梁祝》《紅旗頌》等中國交響樂作品不斷被國外樂團奏響,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中國交響樂團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國家級樂團,走過了近70年的歷程。中國交響樂團在演繹西方經典音樂作品的同時,注重民族音樂的創作與推廣,堅持走交響樂民族化之路,創作演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作品。李心草說,新樂季中,國交將舉全團之力,繼續打造“國之驕子”系列音樂會,演出內容更加豐富,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周宇介紹,近年來,國交通過委約創作、集體創作等不同形式,一直不遺余力地宣傳中國作曲家,推出中國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反映時代風貌。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7日 12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