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牛”勁十足 鄉村振興有“犇”頭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產業振興。內江市東興區正把畜牧業作為強農興農的重要抓手,不斷調整產業布局、優化種畜資源、延伸產業鏈條,推動肉牛羊產業上規模、快發展,畜牧業已經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農村的重要支柱產業和農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壯大肉牛養殖 促進增收致富
“開飯!開飯!”在平坦鎮晒魚村旺來養牛場裡,工人正提著滿滿的飼料挨個喂養小牛,小牛們吃得心滿意足,“哞哞”聲此起彼伏。其實,這些小牛個頭並不小,每頭都有450到550斤的重量,目前已經在出欄售賣。
“我們養牛場主要養殖的是吉林三代、四代西門塔爾牛和西夏串商品牛,是國內最好的商品牛品種,長得快,長勢好。”該牛場負責人潘春表示,旺來養牛場是力芻農牧於2019年7月入駐平坦鎮晒魚村開辦的,主要從事小牛的培育售賣工作。這些品種優良的小牛被雲貴川養殖戶買去並育肥,普遍可以長到1500斤上下,效益比較高。
“小牛出廠價格是11500元左右,成品牛價格25000元左右,養得好的話,一頭成品牛可以帶來6000多元的收益。”潘春介紹,“這個養牛場規模是200來頭,進一批出一批,全年可以出欄1200頭左右的小牛。”
潘春說,今年以來,肉牛養殖業前景較為廣闊,收益會逐步提高。肉牛養殖的好前景,正不斷吸引晒魚村村民從事養牛業,村民安恩元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我的牛場規模有40多頭,一年收益也有幾十萬元。”安恩元表示,為了牛場能夠長遠可持續發展,他還養殖有十幾頭母牛用以產仔,自產自銷,擴大收益。
“今年,我還打算擴大牛場規模,建一個100頭左右的養牛場。”安恩元說,他的決定也得到了晒魚村村兩委的大力支持。
“目前,我們村養牛10頭以上的村民就有十幾戶,養牛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們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晒魚村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村兩委的支持,晒魚村養牛業還將得到力芻農牧的大力支持。
“現在養牛人的痛點就是,想買好品種牛,想價格實惠,想有資金扶持,想技術跟蹤,想飼料和干草拿到廠價,解決這些將為東興區廣大養牛人帶來切實的實惠。”潘春說,今年,力芻農牧正積極尋求東興區有關部門的支持,准備實施內江品種牛合作社養殖方案,幫助養牛人降低養牛成本,助力鄉村振興。
“簡單來說,我們將會與政府有關部門和銀行進行合作,採用‘養殖戶=銀行+政府+合作社’的方式進行經營,為有意願但資金不足的養牛人提供架子牛(小牛)、相關產品和服務,努力提高養殖戶收入,為促進東興區肉牛養殖行業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潘春介紹。
“我們將把肉牛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主導產業,緊抓肉牛產業發展的有利時機,育良種、夯基礎、建基地,著力打造肉牛特色產業。”晒魚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晒魚村肉牛養殖業越發興旺,村兩委正借力肉牛養殖有效促進百姓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養殖模式 賦能肉牛產業
在東興區田家鎮萬年村的勇巍養殖家庭農場,一頭頭健壯的肉牛正悠閑地通過自動化水槽飲水,吃飽喝足后懶洋洋地休息著。備料車間,機器轟隆,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飼料制作前的准備工作……
從飼料制作到運輸撒料,養殖場各環節都實行機械化運行和專業化操作,現有干濕分離機、攪料機、玉米粉碎機、打草粉碎機、拉糞機、裝載機、撒料機等多種專業養殖設備。工作人員隻需將玉米、麥麩、酒糟、小麥秸稈、精料等放進攪料機,飼料很快就能粉碎混合均勻,有效保証了飼料配比的精准度、肉牛食用的適口性和營養均衡性。制作好的飼料經傳送帶輸送至自動撒料機上,工作人員駕駛撒料機進入牛棚,飼料很快便能均勻地鋪滿牛槽。現代化養殖不僅極大減少了人工成本,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收益。
“去年3月開始動工,今年1月完工,場地費用加上機械費用等共投資350萬元,完工后開始入欄,欄位為520頭,現有存欄量146頭。今年計劃擴大養殖規模300頭以上。”勇巍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楊信軍介紹。
據悉,東興區勇巍養殖家庭農場設計存欄肉牛520頭,牛源大部分來自雲南、貴州、內蒙等地,挑選體重在300-500斤的健康青年牛,飼喂10-12個月達到1200-1500斤,年銷售產值近1200萬元,年利潤150余萬元。
田家鎮圍繞鄉村振興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積極培養養殖經營主體,鼓勵群眾創建“家庭農場”,讓家庭農場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前進力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產業支撐。
發展肉羊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興旺發展的產業能夠為鄉村振興夯實根基,近年來,東興區因地制宜發展肉羊養殖,促進特色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4月26日,在位於東興區順河鎮龍興村的東興區羴羊家庭養殖農場,此時工作人員正在給小羊羔喂奶,而一排排羊圈內,“咩咩”叫聲不絕於耳,山羊們埋頭在食槽內吃著草料。
據了解,該養殖農場是東興區朵二土羊館直供基地,“朵二土羊館”在東興區擁有4家餐飲店,烤全羊、羊肉湯、羊肉串,應有盡有,養殖農場內肉羊直銷四家店內。僅年初至今,就有300余頭肉羊以烤全羊的形式、100余頭肉羊以羊肉湯的形式從餐飲店暢銷。目前,羴羊家庭養殖農場引入優質山羊品種波爾山羊、黑山羊和努比亞山羊,每頭出欄肉羊約為50公斤,一年可出欄兩批,年出欄量1000余頭。
據悉,東興區委經濟工作暨工業發展大會提出,大力發展肉牛肉羊產業,引進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專合組織+養殖戶”生產模式,支持各類主體規范建設規模化養殖場。
下一步,羴羊家庭養殖農場將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目前,該養殖農場正在洽談30畝擴大用地,擴建后母羊存欄量可達到800余頭,年出欄量可達3000余頭。據東興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興區將持續強化政策引導,深入挖掘品牌價值,以特色養殖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內江羴羊家庭養殖場負責人羅煉說:“目前我們這個養殖場年存量大概在500至600頭之間,每年的出欄在300頭左右,年產值可以達到120多萬元。”
產業興、百業興。東興區將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採取政府引導、資金扶持、技術支持等措施,強化疫病防治、動物檢疫等各項措施,不斷發展壯大畜牧業。
在東興區規劃的肉牛肉羊養殖業發展藍圖裡,將以順河鎮、富溪鎮為核心發展肉牛肉羊產業,重點發展內安線(雙橋鎮、雙才鎮)、內吳線(田家鎮、白合鎮、楊家鎮)和內高線(高梁鎮、永福鎮)養殖帶,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區出欄肉牛1萬頭、肉羊20萬隻的目標。
通過不斷提高標准化規模養殖水平,努力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增加農民養殖肉牛肉羊收益,畜牧業正在成為農民致富的強勁動能,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譚琦琪、龔傲雪、戢珍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