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轉場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騰出豐富的航班時刻資源和空域空間
“兩場一體”下,轉型之路如何走?

發力轉型
3月26日,原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運行的所有國際客運航班全部轉場至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運行,港澳台地區航班也臨時轉場至天府國際機場運行。
從短期來看,兩場運營給雙流國際機場帶來一系列嚴峻挑戰,形成“陣痛”期。但航班的轉場,騰出豐富的航班時刻資源和空域空間,也為雙流發展帶來新機遇。
發力“客貨並舉”
有精品商務航線還有貨運骨干航線網絡
“兩場一體”背景下,雙流國際機場航空運輸將由“以客為主”轉向“客貨並舉”,通過發展航空貨運彌補航空客運。
在客運方面,轉場帶來的時刻和空域資源釋放,為雙流國際機場打造商務航線樞紐提供了機遇。
動作已在進行。去年11月,雙流國際機場精品商務快線產品正式上線,發布雙流至“北上廣深烏拉”精品商務快線。根據雙流機場定下的目標,2023年雙流機場“商務快線”佔比將達40%以上,其中,寬體機運營的商務快線佔比將達50%以上。
貨運發展也迎來機遇。
智利的車厘子和西梅、波士頓龍蝦……最近,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口岸日漸繁忙,越來越豐富的進口產品通過“空中貨運通道”從成都進入中國市場。今年1—2月,雙流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7.85萬噸。
將時針撥回到幾年前。2019年,雙流國際機場客運量達到5500萬人次,而貨運相對於排在前面的機場,則有較大差距。為突破“貨運瓶頸”,雙流區提出打造“客貨樞紐機場”,全力推動成都加快建設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腹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門戶樞紐。
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在飛貨運航線已達25條,基本形成通達歐洲、北美等地的貨運骨干航線網絡。
圍繞航空產業
打造“航空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兩業融合示范區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二跑道西側,備受關注的“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正加緊建設。未來,以空客這個“鏈主”為龍頭,雙流還將集合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項目,打造一條完整的航空維修制造產業鏈……
航空依然是雙流發展的關鍵詞。
圍繞航空產業建圈強鏈,雙流明確將打造“航空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兩業融合示范區:即以空客為“鏈主”構建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產業鏈﹔依托中國商飛“鏈主”做強國產大飛機產業鏈﹔推動順豐航空“鏈主”布局航空物流全產業鏈﹔用好民航審定中心功能平台,培育打造航空研發制造產業鏈。
目前,雙流區已聚集航空維修企業20家,區域內的中國商飛國產民機維修基地、Ameco成都分公司、川維、四川國際等維修企業能力突出、設施完善,具備承接項目整機維修、發動機維修等能力。
雙流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雙流區“121”城市功能體系,雙流區做強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的目標是——到2027年,年旅客吞吐量達4000萬人次、全貨運航線超30條、貨郵吞吐量超100萬噸,航空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下一步,雙流區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產業生態圈。
新聞鏈接
航班轉場后,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年度旅客市場規模將增加數百萬人次
成都做了哪些准備?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蒲南溪
轉場后,預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年度旅客市場規模將增加300萬—500萬人次,相關服務部門做了哪些准備?
轉場前的一個月內,天府國際機場進行了兩次國際航班全流程演練。成都海關的一體化智能閘機、智能協運機器人等3項智能化設備在全國航空口岸首次規模化投用。其中,一體化智能閘機集合健康申明卡審核、體溫監測、手提行李查驗等8項功能。旅客在7.5米距離內即可完成8個海關通關環節,可實現秒級無感通關,通關用時預計節省50%。
機場和市區的交通連接成為關注焦點。成都相關交通部門會同成都東部新區,提前做好准備——
以成都地鐵18號線為例,從火車南站開往天府國際機場1號、2號航站樓站方向的首班車時間為6:00,從天府國際機場1號、2號航站樓站開往火車南站方向的末班車時間為23:33。這樣的首末班車配置,覆蓋目前天府國際機場93%以上的進出港航班架次。
經優化調整,天府國際機場公交專線增至5條,並且全部24小時全天候運行。3月23日起,升級后的機場公交專線陸續開行,分別由天府國際機場往返成都東客站、春熙路、金沙公交樞紐站、動物園公交站、環球中心、雙流國際機場,間隔30分鐘滾動發車。
目前,成都東部新區有酒店民宿等189家,可提供客房9866間、接待旅客約1.5萬人。為滿足中轉旅客出行需求,成都東部新區還策劃了3到6小時短途游線。“出航站樓10分鐘,就能抵達‘林盤下的候機廳’——三魚萌獅文化村。”成都東部新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局長周世剛介紹。(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