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輝:生命在愛與奉獻中延續

2020年3月,51歲的沈家輝因患糖尿病醫治無效不幸病逝,家人遵其生前遺願,捐獻出他的遺體和眼角膜,展現出他無私為人的奉獻精神,詮釋了道德的真諦。2022年,沈家輝被評為鄰水縣第五屆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廣安市助人為樂好人。
沈家輝出生於1969年,鄰水縣石永鎮古路社區(原石永鎮台子村)村民。其父母早年過世,后又隨養父母生活,養父母靠種庄稼維持生計,家境十分清貧。幼年的沈家輝時常靠著黨和政府的救助、鄉親們的接濟,才長大成人。
1988年,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年僅19歲的沈家輝隨同鄉一起到福建打工。一開始,沈家輝不懂技術,隻能做一些苦力。打魚、晒魚……手上的老繭長了一層又一層,但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堅持下來,因為“有活干,就能掙錢”。為了節省路費,他每隔幾年才回家一次,將掙來的大部分工資都用來孝敬父母。他也不忘曾經幫助過他的鄉親,隻要聽說鄉親有困難,總是最先伸出援手。
“苦活、累活他都爭著干。我們叫他幫忙做點事也熱情得很。”沈家輝的鄰居沈小華談起沈家輝總是贊不絕口,“現在我們教育孩子,都是拿他當榜樣。”
沈家輝對家鄉人如此,對在外務工的鄉友、工友也是如此。2016年,還在福建打工的沈家輝看到一位貴州工友整天眉頭緊鎖、唉聲嘆氣,經過反復打聽,才得知工友的父親生病急需治療,但四處籌錢仍不夠。為此,沈家輝立即將自己僅有的三個月工資全部交到這位工友手中,並叮囑工友趕快寄回去給家人治病。而幫助工友渡過難關的沈家輝卻節衣縮食,一日三餐吃得十分簡單,有時甚至白米飯加咸菜就是一頓。多年來,沈家輝幫助過的鄉友30余人,資助現金數萬元,並幫助20余人找到了工作。
“人活一輩子,就要懂得感恩﹔能力有大小,但都要盡全力。”這是沈家輝經常說的話。可就是這樣一位朴實善良的人,卻沒能抵擋住病魔的侵蝕。直到沈家輝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他還在想著為社會做點什麼。最終,他決定去世后將遺體、眼角膜等無償捐獻,給世界留下最后的“禮物”。
生命不能延續,無私的人間大愛卻可以延續。沈家輝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用愛譜寫了一首無私的贊歌,這份愛將永留人間。
□鄰水融媒 熊嬌 記者 陳鑫
來源:廣安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