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行動、三大舉措 四川將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
人民網成都2月28日電 強化農業裝備和現代農業支撐是農業現代化的重點內容。2月28日上午,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四化同步”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徐芝文就強化農業裝備和現代農業支撐兩個方面內容作了解答。
“農業裝備現代化是現代農業的標志。四川省是全國丘陵山地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大省,丘陵山地佔全省耕地八成以上,農機總動力4917萬千瓦,農機保有量400萬台(套)。”徐芝文說,目前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隻有67%,比全國低6個百分點,宜機化改造難,適宜丘陵山地農業機械研發難,丘陵山地可用小型機具少等問題突出。
當前,四川省正在聚力推進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力爭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有較大提升,准備開展“四個行動”。
一是推進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生產行動。重點推動“兩增一減”,即抓保有量增長,新增農機裝備20萬台(套)、總動力80萬千瓦﹔抓作業面增長,完成機械化作業面積2億畝次、同比增長4000萬畝次﹔抓機收減損,確保糧食機收減損率控制在5%以內。
二是推動全國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的試點行動。這是國家新出台的一項政策。四川將及時發布丘陵山區農機裝備需求目錄,組建產學研用推聯合體,研發適用新機具100台(套)以上。
三是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行動。針對四川省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少、規模小、帶動弱的短板,大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打造“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30個以上。
四是推進宜機化改造行動。針對丘陵山區地塊小、不連片的實際,四川將堅持宜機化改造和高標准農田建設一體謀劃、一體推進,著力消除影響丘陵山地農機作業障礙因素,今年將建設全省機械化先行縣10個、先導區100個,加快提升全省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
種業是現代農業的“芯片”。四川省是全國種業大省,是國家四大育制種基地之一。徐芝文在會上表示,今年四川即將完工投入使用的省種質資中心庫,是目前全國首個省級綜合性的資源庫,但是對標種業強省目標,還有較大的差距。下一步,四川將著力抓示范、建基地、育龍頭,持續推進“川種振興”。
一是開展“當家品種”育繁推一體化示范。啟動育種聯合攻關,培育10個育繁推聯合體,推進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推廣優質糧油品種10個以上,特色經濟作物優新品種10個以上、畜禽特色品種12個以上。今年要把稻香杯評選的優質高效高產品種加快推廣應用。
二是實施制種基地提升三年攻堅行動。建設國家區域蔬菜種業創新基地和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生豬5個種業集群。建設1個國家級現代種業園區、2個省級現代種業園區。
三是實施種業領軍企業培育工程。幫助支持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和省種業集團做強做大,優先支持重點企業牽頭承擔育種聯合攻關,研究推進企業貸款貼息、企業研發加計扣除稅收優惠等金融支持政策,推動“川種振興”駛入快車道。(王洪江、實習生吳舒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