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龍泉驛這樣“拼”經濟

機械手臂強勁揮舞、物流小車自動穿梭、全新車型下線上市﹔新簽項目接踵而至、在建項目拔地而起、竣工項目蓄勢待發……一個個令人振奮的場景勾勒出了2022年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迎難而上踔厲奮發、乘風破浪勇毅前行的時代新畫卷。
“極不平凡”為2022年的龍泉驛標定注腳。轉動經濟發展的時間卷軸——龍泉驛全力以赴“拼經濟、抓發展”,春時,“起步就沖刺、開局要爭先”﹔夏至,把“拼經濟”擺在最突出位置﹔秋來,繼續於攻堅克難中承壓前行﹔冬到,“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
難忘2022,一以貫之、迎難而上、主動作為!面對多重困難疊加、多種矛盾交織的嚴峻挑戰,龍泉驛保持“拼”的精神,拿出“闖”的勁頭,發揚“干”的作風,以奮斗之姿,“拼”出經濟發展新局面。
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建圈強鏈項目簽約儀式。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咬定青山不放鬆”
迎難而上 “拼”出經濟發展韌性
2022年12月,時值年末。位於龍泉驛的領克汽車成都工廠,車間裡一派繁忙景象:機器轟隆聲不絕於耳、揮舞的機械臂此起彼伏,一輛輛嶄新的領克06源源不斷地駛下生產線。“目前,成都工廠日產量穩定在400台以上,能夠完成年初定下的11萬台目標。”領克汽車成都工廠副總經理路高磊說。
對於領克汽車成都工廠而言,11萬台的年終成績實屬不易。對龍泉驛而言,又何嘗不是這樣。多輪疫情襲擾中,企業每關停一次生產線就是難以估量的損失,而且由於產業鏈條環環相扣、協作程度極高,一家企業停擺可能造成鏈條上的若干企業先后停工。“牽一發而動全身”,疫情沖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顯而易見。
非常時期,當有非常之舉以破題。2022年,龍泉驛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迎難而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成立企業服務工作專班。全區各大工業企業通過“防疫泡泡”的閉環管理模式連續生產,廣大企業員工以廠為家、戰疫保供,確保了防疫不鬆、生產不停。
2022年3月,受疫情影響,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在上海和長春兩地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商受到較大沖擊,供應鏈及物流面臨嚴重挑戰。為此,龍泉驛及時制定出台方案,為汽車等重點行業企業申請臨時通行証、開通物流綠色通道、建立物流中轉站。疫情之下,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仍按照每56秒下線一台新車的生產節奏開足馬力。
放水養魚則水多魚多。2022年,龍泉驛持續推動助企紓困工作,以政策支持的精准性和企業服務的精細化破除市場主體最關心、最迫切的痛點、難點、堵點,助力企業逆勢突圍。
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確保“精准滴灌、直達快享”﹔結合區域實際,制定實施應對疫情沖擊、助企紓困“1345”工作體系,出台穩增長“20條”、復工復產“10條”、穩工穩崗“14條”﹔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申報“退減免緩補獎”政策,累計兌現資金61億元﹔開展政企交流活動60余次,協調解決企業問題400余個……
觀大勢,謀全局,闖新路,過去的一年裡,龍泉驛全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加速見效,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全區人民腳踏實地、奮楫搏浪,邁出的每一步都步履鏗鏘。
領克汽車成都工廠。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寶劍鋒從磨礪出”
建圈強鏈 “拼”出經濟發展活力
2022年9月29日,龍泉驛以專場簽約和集中簽約的形式,連續舉辦兩場重大項目簽約活動,簽約總投資305.6億元的7個項目。其中,投資150億元的中創新航二期和投資100億元的中伏能源2個百億項目簽約落戶,創下了龍泉驛同一天簽約2個百億項目的記錄。
1個月后,2022年11月初,萬商雲集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龍泉驛招商專班借這一高水平開放的國家平台展魅力、談合作,讓龍泉驛名片在進博會上刷足“存在感”。舉辦投資推介會1場,發布投資機會清單項目30個,簽約協議總投資60億元。
在2022年項目攻堅大會戰中,龍泉驛制定出台全生命周期項目服務辦法,搭建運用重大項目智慧管理平台,大力推廣“五同時+五同步”工作法,推動25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6.2億元,中創新航等118個項目加快建設、汽車智創活力港等58個項目竣工投產。
過去一年裡,龍泉驛深入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全面實施“鏈長制”,編制產業空間利用規劃和產業圖譜,開展鏈主鏈屬企業招引、高能級平台建設和產業生態優化攻堅,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7大重點產業鏈加快構建。
與此同時,產業建圈強鏈正源源不斷為龍泉驛產業轉型、經濟發展提供澎湃動能與活力,“一干主導、兩業融合、多元共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看汽車產業之“新”——智能網聯封閉測試場建成投運,極星3、雷丁芒果等純電動車型下線,凡爾賽C5X、沃爾沃XC60混動擴產上量,極氪新車型、海豚汽車項目等簽約落地。
看優勢制造業之“精”——新增美奢銳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新增航天中天動力等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家。
看現代服務業之“質”——西門子創新中心等項目建成投運,大華西南智慧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華測檢測、杉杉國際時尚名品中心等項目簽約落地,發放政府消費券3870萬元、帶動消費10億元以上。
看農商文旅體之“融”——錦繡天府鄉村振興重大項目一期建成呈現,成功打造東安湖公園精品場景7個、“新旅游·潮成都”主題旅游目的地9家、“最成都·生活美學新場景”5個,龍泉山成為網紅打卡地。
……
聚焦產業生態“建圈”、圍繞重點產業“強鏈”。在龍泉驛,一個更有活力、更可持續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正加速成勢。
“長風破浪會有時”
蹄疾步穩 “拼”出經濟發展潛力
龍泉山上看龍泉。龍泉驛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個是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一個是江河浩蕩的火辣山城,成都與重慶,這對西部雙子星城市,從歷史、現在到未來,始終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時間撥回3年前,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同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更是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列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
作為四川和成都重要的汽車產業發展基地,龍泉驛區已累計引進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吉利、沃爾沃等10個整車制造龍頭項目和一汽發動機、富維江森等300余個關鍵零部件項目。整車產量持續保持百萬台能級,產值超1500億元。
在雙城經濟圈建設中,龍泉驛主動融入、積極投入,於大棋局中精准落子,充分發揮汽車產業的基礎優勢、經濟總量的領先優勢、區位交通的獨特優勢,積極承擔構建成渝汽車產業生態圈、打造新的增長極和重要動力源的時代使命,奮力建設成渝制造業高地和現代化中心城區。
以汽車為媒,一場場“雙向奔赴”在成渝上演——
每天,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總裝車間內,一台台捷達VS5、VS7新車有序下線,其中有眾多零部件都來自重慶。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入廠物流主管郭紅介紹,按公司年產量20萬台計算,相當於每年有超過100萬片的重慶產玻璃被運用到了成都造的汽車上。此外,重慶的生產企業還為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供應了天窗、腳踏板等13種產品,每年產值可達4億元。
與此同時,在成都華川電裝有限責任公司,下線的交流發電機將被打包送往重慶諸多整車企業。每天,華川電裝為重慶市場供應汽車零部件超3萬套,產品包括交流發電機、啟動發電機、雨刮電動機等。“我們圍繞新能源汽車電機產品,與重慶的長安汽車、東風小康等車企緊密合作,實現逆勢增長。”華川電裝董事長耿輝雄說,2022年1至11月,企業收入同比增長約20%。
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川渝汽車產業實現逆勢增長,合計生產汽車139.3萬輛,同比增長6.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8個百分點。
川渝攜手補鏈強鏈,現代化產業體系正加快形成。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項目作為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160個重大項目之一,從對接到落地僅68天,42天實現全線設備調試完成並啟動整線投料,17天完成首批儲能電池產品下線——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項目,一次次刷新“成都速度”。
令人驚嘆的高效率背后,是龍泉驛主動融入雙城經濟圈,加快邁向成渝制造業高地目標的“加速度”。
告別2022年的不平凡,啟航2023年的新征程,龍泉驛將繼續以時不我待的干勁,靜水流深的穩勁,久久為功的韌勁,“拼”出新的更多精彩。(楊雲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