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這些四川出品 這樣講好中國故事

2022年12月21日08:0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些四川出品 這樣講好中國故事

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名單日前公布,四川收獲多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四川省文藝工作者登高攀峰的創作活力和創作水平。

其中,四川3部獨立作品入選,分別為考古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廣播劇《回家》、圖書《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聯合推薦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也入選其中。

每一部成功的優秀作品背后,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故事。這4部獲獎作品背后,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主創人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四川文藝工作者用什麼樣的初心和技藝,來講好四川故事、中國故事,交出這份亮眼的答卷。

紀錄片

《又見三星堆》

在考古過程中看國家寶藏守護人

時隔34年后,四川三星堆遺址再次啟動新一輪發掘。為了能夠完整呈現三星堆3—8號6個新發現的祭祀坑發掘、研究全過程,《又見三星堆》攝制組從2019年發掘工作啟動開始便常年駐扎廣漢,伴隨式記錄這一重大考古事件,及時捕捉到一個個生動細節和真實故事。12月20日,記者聯系上獲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的《又見三星堆》主創人員,聽他們講述背后的故事。

以細膩精巧的視角入手

執行制片人彭淼介紹,紀錄片《又見三星堆》以4K超高清影像方式為依托,以發掘過程中的考古人和重要文物為故事支點,結合穿梭機、飛貓攝像機、魚竿搖臂等新技術手段,多維度展現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時代考古學,以及一代代中國考古人上下求索、尋根求真的人文精神。

《又見三星堆》,以細膩精巧的視角,以傳統二十四節氣的悄然變化濃縮故事講述的時間,以眾多考古人真實可感且富有人情味兒的人生經歷作為敘事的邏輯支點,將大氣磅礡的人文歷史融匯於細膩生動的點滴日常,在影像細節的褶皺之中將宏大的歷史故事徐徐展開,對神秘的古蜀文明深入解讀。紀錄片不僅展現了三星堆文明的博大深遠與波瀾壯闊,更詮釋了一代代國家寶藏守護人的浪漫深情與執著初心。

“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和研究三星堆遺址過程中,展現出向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文明致敬的人文態度。”彭淼介紹,紀錄片深入探索了三星堆文化因素是何時、何地深深植入到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文化體系中去的,並生動展現出三星堆考古工作者與“文化多樣的中國”“傳承創新的中國”“開放包容的中國”“保護發展的中國”的深刻互動關系。

展現獨屬考古人的浪漫

《又見三星堆》6集分別以“重逢、初見、守護、追尋、重生、不朽”作為分集片名與全片架構。片名的背后,也藏著攝制組的浪漫初心。

“我們希望所記錄的三星堆,更像是一位來自三千多年前的長者,向我們深情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以及這片土地曾經造就的傳奇。這既是歷史文明的傳承,也是我們共同情感的延續。”提及拍攝《又見三星堆》,總導演王劍感慨頗多。他介紹,在跟蹤記錄的過程中,他們逐漸改變了原定的拍攝視角,不僅關注文物發掘故事,更想展現專屬於考古人的浪漫。也正因此,在拍攝過程中,他們時刻提醒自己,拍攝的畫面、記錄的細節要富有情感,要有人文思考,要尋找到考古人的視角,感受他們的感受。這使得《又見三星堆》每一集都刻畫了考古人的一種氣質,或嚴謹、或浪漫、鍥而不舍、面對困難也甘之如飴。

紀錄片收錄的不少珍貴瞬間和典型人物,讓人倍感溫暖。

在第一集《重逢》中,記錄下一場重要的會議:中國考古界的頂級專家以及參與過1986年那次發掘的親歷者齊聚一堂,為三星堆再發掘出謀劃策,最終確定三星堆新一輪發掘將在多學科背景下同時展開,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在第五集《重生》中,記錄下一位特別的年輕人郭志成。郭志成的父親郭漢中,是三星堆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師,從事文物修復30多年,6000余件破損青銅器、陶瓷器、石器等文物在他手裡重現往日神韻。透過他們的工作日常,考古人的薪火相傳躍然於眼。

這樣一部生長於蜀地的紀錄片,引發不少觀眾的情感共鳴。有評論家認為:“《又見三星堆》娓娓道來一個古老的故事與這片土地曾經造就的傳奇,傳遞出古蜀人的生存信息和中華文明的大地密碼。可以說,《又見三星堆》是對當代科技考古的一場全新影像實錄,更是大眾走進古蜀文明的一次美學漫步。”

廣播劇

《回家》

是大熊貓的故事

也是人的故事

“作品表達了讓瀕危動物在自然條件下存續發展,這既是大熊貓保護研究事業的終極目標之一,也是真正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12月20日,獲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的廣播劇《回家》主創人員向記者講述了創作背后的故事。

圈養還是野放講述抉擇的故事

活潑的鼓點裡,一個爽朗的聲音響起:“你看你看,這裡有兩隻大熊貓幼崽……”隨著3集廣播劇《回家》的娓娓敘述,一個溫暖的故事緩緩打開:顧教授、張志民、韋東東、楊曉萱等一代又一代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科研人員接棒攻堅,最終實現“人工圈養種群補給野生種群大熊貓”的夢想……

這部由四川廣播電視台創作出品的廣播劇《回家》,聚焦全世界關注與熱愛的古老物種大熊貓,以人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探索發展為創作主線,講述了一代又一代研究大熊貓保護的科學家,在圈養還是野放兩條不同的生態保護道路間作出抉擇,最終選擇探索人工繁殖大熊貓的野化放歸,實現讓大熊貓回家、回到自然的故事。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動物的家園。”該劇制片人、編劇之一宋錦燕表示,“回家”是所有生命最重要的情感需求和最溫暖的歸宿,在廣播劇《回家》中,“回家”還有更豐富的內涵——它既是動物回家,也是各種情緒的出發和回歸。

在宋錦燕看來,講述大熊貓的故事,其實講的是人的故事,是我們保護生態、保護家園的理念不斷進步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你能看見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四川故事,“我們尊重動物、尊重大熊貓,因為每一種野生動物都是人類的鄰居,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情感,都是地球村的組成部分,都應有屬於自己的家園。”

打磨細節八易其稿小切口講述宏大命題

在主創陣容上,該劇由薛偉強、宋錦燕、方黎擔任編劇﹔慶新為導演﹔韓童生、閻萌萌、惠龍等主演。回憶創作過程,宋錦燕介紹,該劇的主創人員多次深入大熊貓棲息地,和從事大熊貓保護的專業人士交流溝通。在交流採風過程中,主創團隊對於生物多樣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解不斷加深。通過不斷打磨細節,八易其稿,《回家》才最終定型。

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物種,大熊貓在中國已經有800多萬年的生存歷史。為了講好四川故事,在敘事上,創作團隊採用紀實性,按照符合國際傳播潮流方式,將這一宏大命題,通過小切口娓娓道來,使得故事既貼近時代、又貼近生活,圍繞大熊貓保護這一主題,從對大熊貓種群繁育保護到野放回歸大自然,表現出“人與動物平等、和諧相處的生態觀念”。

圖書

《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

用百年人生故事展示真實中國

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一棟普通宿舍樓裡,住著一位百歲老人,每天她都會在兒子或保姆的幫助下,從3樓下來,到北外校園遛彎。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就是107歲的北外終身榮譽教授——伊莎白·柯魯克。

2019年9月29日,伊莎白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這是國家對外最高榮譽勛章。

2022年4月,四川作家譚楷創作的《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由天地出版社出版。12月,該書榮獲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這部35萬字的報告文學,圖文並茂地講述了伊莎白·柯魯克的百年人生故事。

三年磨一劍濃縮百年人生

伊莎白·柯魯克,加拿大人,1915年生於中國成都。親歷了中國百余年的歷史巨變,始終與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新中國成立后投身於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中,為中國教育事業和對外友好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她用一生“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真實生動的中國,傳播了和平美好的中國聲音”。

談及該書的創作過程,譚楷稱之為“尋覓百歲老人的足跡,重讀中國近現代史”的發現之旅和學習之旅。已過古稀之年的譚楷,為追尋伊莎白·柯魯克足跡,歷時3年重走了四川漢源、理縣,重慶璧山,河北十裡店,再到加拿大多倫多,採訪了伊莎白·柯魯克及其家人,以及大量的親歷者、見証者……正是在這樣的努力下,才有了這部30余萬字、凝聚大量第一手採訪資料和珍貴歷史資料的厚重作品。

在不斷的行走中,譚楷記錄下了許多感人的細節:阿壩州馬爾康市,95歲的藏族老人吟唱出80多年前伊莎白·柯魯克教的英文兒歌﹔重慶璧山區大興鎮,年屆百歲的老太淚光中回憶伊莎白·柯魯克早年創辦的識字班改變自己的一生……在中國的一些偏遠角落,歷經半個多世紀,伊莎白·柯魯克留下的足跡至今沒有消逝。譚楷感嘆:“想把伊莎白·柯魯克的百年人生濃縮於一本書中,實在太難。”

獲文學界高度評價輸出多語種版權

《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一出版,就受到了文學界和學術界的強烈關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評價它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范例﹔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施戰軍認為,這部著作具有文學史的意義,是一部留得下的作品,奠定了譚楷在報告文學領域的地位﹔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感佩譚楷以70多歲年齡追蹤主人公足跡,不畏險遠,寫作態度虔誠,用情處感人至深,寫出了信仰的力量。

在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之前,該作品曾多次獲獎。入選中宣部出版局“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好書薦讀活動2022年5月書單、2022年“中國好書”4月書單﹔有聲書入選2022年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播放量超340萬﹔電子書在“學習強國”等平台推出,已簽訂英文版、俄文版、阿拉伯文版等10個語種的版權輸出協議。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公開表示,希望讓更多的人讀到如此不同而又精彩動人的中國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譚楷第一次獲得“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的《讓蘭輝告訴世界》也出自天地出版社。從2014年至2022年,近十年的耕耘,天地出版社在振興四川出版的道路上,再結碩果。譚楷直言,一部成功的報告文學的出版,離不開對人物的真心敬仰與高度認同,離不開對相關素材的深入挖掘,也離不開出版社的協助。

天地出版社社長楊政介紹,《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是天地出版社從鮮活、生動的四川故事中挖掘的原創精品好書。天地出版社與伊莎白的緣分要追溯到2017年。在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華西壩文化”叢書的策劃過程中,天地出版社關注到出生於成都華西壩的伊莎白的百歲人生經歷,進而跟蹤挖掘、精心策劃,並於2019年攜手譚楷,開啟了《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長達3年的創作出版歷程,並最終為振興四川出版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電影

《我的父親焦裕祿》

用溫情鏡頭 再現“人民公仆”

四川歷來是中國電影、電視劇生產創作的重鎮。近年來,一批聚焦現實、反映時代的“四川造”精品不斷刷屏,以真情記錄時代,引發觀眾共鳴。此次獲獎的《我的父親焦裕祿》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新的技術和專業手段,提升作品的感官質量。影片根據焦裕祿同志二女兒焦守雲口述改編,講述1962年焦裕祿上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至1964年因病去世期間的故事,通過家人的視角,以充滿溫情的鏡頭,生動、立體、多面展現這位“人民公仆”的高貴品質和偉大人格。

1990年,峨眉電影制片廠導演王冀邢執導電影《焦裕祿》,李雪健飾演的焦裕祿成為中國銀幕經典。30多年后,峨眉電影集團參與出品《我的父親焦裕祿》,從焦裕祿子女的視角再次呈現這位“人民公仆”。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出品人,四川省電影家協會主席,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表示,此次參與拍攝《我的父親焦裕祿》,是峨影傳承“焦裕祿精神”的最佳體現,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拍攝新時代主旋律影片的又一次實踐。

該劇中展現出的真摯情感,讓不少觀眾淚目。焦裕祿去世已經半個多世紀,90版電影《焦裕祿》也已過去30余年,《我的父親焦裕祿》為何仍能引起巨大的社會關注和觀眾追捧?

在王冀邢看來,原因有五:焦裕祿偉大的人格魅力,電影獨特的藝術魅力,女兒零距離凝視父親的親情魅力,導演深沉不露的鏡頭語言魅力,與觀眾心靈相通的共情魅力。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表示,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遵循“化理為情,變官為民”的方法創作英模人物電影,拉近了英模與觀眾的距離﹔在敘事上採取“疊加平凡事跡成不凡”的策略﹔展現人物性格的立體性,通過同事、妻子、女兒的視角多側面還原英模人物﹔注意運用當代民間話語,於淺顯處體現深刻﹔深挖人物性格的根源,成功塑造了“忠孝一體化”的焦裕祿形象。(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邊鈺)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