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內江市東興區:糧食+天冬 一畝“兩收益”

2022年12月01日16:4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冬閑人不閑,人勤地生金。時下,正值秋冬種植季節,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大力推進“糧食+天冬”種植模式,整地、挖壟、移栽……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盤活“沉睡”撂荒地 聯農帶農助增收

11月30日,走進東興區椑木鎮廟兒坡村的山間地頭,到處彌漫著新翻泥土的芬芳。

在廟兒坡村天冬種植園裡,200余畝用於種植天冬的土地已經完成了整理、開溝、施肥等前期工作,並覆蓋上了防草膜。一廂廂平整有序的土地中,村民們在其間辛勤勞作,分苗、打窩、植株、培土,他們相互配合、有條不紊地栽下了一株株天冬種苗。

“椑木鎮廟兒坡村天冬園區,目前已經栽種200畝種植面積天冬。同時,我們會結合我們的高粱和天冬進行套種,進一步擴大經濟收益。”東興經開區管委會安全和環境保護辦公室、廟兒坡村駐村工作隊員艾雄介紹,為進一步通過產業振興實現鄉村振興,廟兒坡村採取“引進業主+村民出資”的方式,按照統一管理,成本分攤、利益共享的原則,以整理撂荒地為主,共同發展500畝“糧藥”復合型天冬產業。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200余畝將在本周內完成天冬的種植任務,二期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籌備當中,預計明年3月擴種天冬300畝。待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在之后的3年,將為當地村民帶來土地流轉費60萬元、務工收入150萬元,有效實現聯農帶農助農增收。

天冬種植分外忙 農技專家來“護航”

11月28日,東興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推進中心中藥材種植技術專家來到團山村天冬糧經復合種植園區,深入田間地頭,向村民傳授種植經驗技術。

專家手拿小木棍,向村民們演示標准的栽種間距,並叮囑種植前期應注意的事項,確保天冬種植的標准化。村民們紛紛請教在栽種、施肥、保溫保濕、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問題,專家一一進行了解答,並夸贊村民嫻熟的種植手法,戲稱幾位村民是種天冬的“老師傅”,在歡聲笑語中進行著指導和交流,村民們對專家傳授的經驗技術贊不絕口。

“永興鎮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抓好復工復產,目前我們團山村天冬糧經復合種植園區規劃500余畝,已完成種植200余畝,下一步,我們還將在天冬中間間種玉米等糧食作物,助農增收。”永興鎮副鎮長明修宇介紹。

為發展天冬糧經復合種植,團山村以村集體經濟合作聯合社為主體流轉土地,同時吸納村民在種植園區通過種植、養護天冬的方式務工,村民即可獲得土地流轉租金,又能獲得勞務工資。目前團山村流轉土地涉及120戶村民,吸納50余名村民參與務工,預計人均每年增收2000余元。永興鎮將在專家指導下,穩步擴大天冬種植規模,帶領更多村民增收受益,助力鄉村振興。

糧藥間種“雙收益”  穩糧增產“惠民生”

打窩覆膜、分株栽種、澆水施肥……連日來,在順河鎮花祠村的天冬種植基地,村民們在田間地頭忙著種植天冬幼苗,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種進土裡,期待收獲的幸福和喜悅。

負責此次天冬栽種的內江市東興順浩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了50余名村民要在一周內完成210余畝的天冬種植。而該合作社負責人潘國慶和謝長才是順河鎮的“回引”人才,今年11月兩人合伙成立該合作社,從農戶和村集體手中流轉出荒地,並投資80余萬元用於撂荒地整治和灌溉設備、道路設施建設,帶動當地村民大力發展天冬種植產業。

“來天冬種植基地務工的基本都是本地的村民,離家近方便照顧家庭,還能有一定的收入,村民們也很樂意,大家干勁十足。”順河鎮政府工作人員陳陽說。

順河鎮的天冬種植面積目前已達1200畝,主要發展“玉米+天冬”“大豆+天冬”的糧藥間種模式,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1500畝。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目前,東興區已種植天冬4.3萬畝,年底前種植面積可達4.6萬畝。東興區正著力發展以天冬為主導的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通過政府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牽頭、園區示范帶動、村民全員參與等形式種植天冬,持續深化天冬育苗、種植、加工、交易、研發、品牌、康旅“七位一體”發展模式,推動天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把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成為東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通過產業振興實現鄉村振興。( 吉方清、彭莉)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