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記成都對口支援工作隊在行動

當前正處於與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的關鍵時刻,成都各區(市)縣對口支援工作隊齊心協力,積極參與到涉藏縣(市)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中,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對口支援力量。
成都高新區(簡陽市)
8月以來,德格“戰疫”號角吹響!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迅速組建“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沖鋒在前,全力以赴拼在“一線”,用力筑牢生命“防線”,籌措物資馳援“火線”,打響了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攻堅戰。
一場疫情防控遭遇戰
守衛入川西大門全力以赴拼在“一線”
地處國道317“出藏入川”最前端的德格縣,在西藏疫情爆發以來,承受著巨大的防疫壓力。位於德格縣與西藏江達縣交接點的崗托卡點,是入川西大門,也是此次防疫工作的絕對“一線”。在這裡,“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的隊員們用精准的工作與迎難而上的精神,拼在疫情防控“一線”,傾情守衛入川“一線”。
要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精准的信息採集必不可少。“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的孫炯、郭磊、易彬、李文暉四位隊員,平均每天要對200輛左右從西藏入川車輛、360余入川人員進行防疫信息查驗、登記及相關統計工作。他們一到卡點就立即進入戰斗狀態,迅速熟悉各自崗位工作內容,科學分工、優化流程,工作效率成倍增長,負責採集的數據和信息質量越來越高。
“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四位隊員堅守在入川“西大門”——崗托卡點,筑牢川西疫情防控屏障
“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的譚善洪、周良軍則戰斗在轉運一線,不分晝夜開展西藏來川車輛的疏導、轉運工作,他們參與的所有轉運工作按照嚴密高效的要求,實現了“零誤差”,為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上述六位隊員,與所有奮斗在一線的抗疫英雄們,不畏艱險,用愛與堅守為生命護航,共同筑牢了德格疫情防控的“戰斗堡壘”,通過高效細致的工作,為后方管控與分流安置打下堅實基礎,切實展現出了“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的責任與擔當。
“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譚善洪、周良軍兩位隊員參與了德格縣史無前例的千裡大轉運
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守護德格平安用力筑牢生命“防線”
德格縣人民醫院是縣域內唯一一家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承擔著整個縣域內醫療急救、應急保障、疫情防控、隔離轉運、方艙隔離點管控等工作。與新冠肺炎疫情狹路相逢之際,如何筑牢這道生命“防線”?這項工作時刻考驗著挂職任德格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分管疫情防控的“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隊員龍本烈。
龍本烈隨時帶在手邊的工作筆記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每日重要工作,關鍵事項解決路徑、經手文件、電話記錄等統統按時間順序整理歸檔,他說“頭緒多、任務重,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影響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必須做到忙而不亂。”辦公室的短沙發上,一床沒有被套的棉絮陪著他度過了疫情防控的許多個夜晚,他擺擺手,“我雖然累,但這些都是我的本職工作!”
同心抗疫!深深刻在如龍本烈一般的所有“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隊員們心上。他們和德格縣的所有醫務工作者、公安干警、黨員突擊隊、一線志願者們同心同向,沉著應對疫情,筑起了一道堅實的生命“防線”,用心、用情、用力守護德格縣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守望合力相助籌措物資馳援“火線”
一直以來,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將“說德格話、辦德格事、做德格人”作為所有隊員的使命。這份擔當,在德格疫情防控吃力、吃緊的時候,凝聚出守望相助的合力。
縣城靜態管理,德格縣人民醫院、龔埡方艙醫院、崗托卡點等防疫點位防疫和生活物資捉襟見肘,龍本烈向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求助。領隊緊急組織召開辦公會,安排專項資金25萬元(截止目前已累計向德格縣醫療系統捐贈35萬元),並同步組織隊員開展各點位抗疫物資缺口調研工作,在2天內籌集了德格縣人民醫院及各防疫卡點急需的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礦泉水、牛奶、面包等防疫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近萬余份。
即使休假離開德格縣,工作隊隊員們也時刻情系德格。德格防疫戰打響后,還在成都休假的隊員鄒樹,立即結束休假,趕回到德格加入“高援”抗疫志願服務隊,擔任生活物資保障組組長。鄒樹告訴記者,他們平均每天安排5輛車前往隔離點、卡點等配送生活必需品,包括隔離人員所需的棉被、折疊床等物品,盡心盡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保供工作。
上一線、守防線、馳援火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德格疫情防控戰場上,成都高新區(簡陽市)對口支援工作隊將“缺氧不缺信仰,艱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化為戰“疫”的強大動力,為德格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作出了“高援”貢獻。
郫都區
17天,119輛車,5000余公裡奔波,安全轉運西藏返川滯留旅客408名,9月8日,他們順利完成轉運任務,凱旋歸來。
8月21日(星期天)中午,接甘孜州道孚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西藏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返川滯留人員過多,道孚縣組團支援德格縣轉運人員緊張,希望郫都區對口支援工作隊能予以支援。“因支援德格縣人員主要執行轉運任務,時間長、任務重、風險大等情況,現向全隊征集志願者,黨員優先、退伍軍人優先、男士優先......”副領隊曾金福說道。“我報名”......的聲音此起彼伏,最終決定由副領隊曾金福、吳雨菡、陳贊、薛陽四位同志代表郫都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參與德格縣滯留人員轉運任務。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我覺得赴德格我義不容辭,猶記得退伍時的誓言‘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我絕不退縮”。這是挂職道孚縣文旅局旅游服務中心副主任陳贊赴德格前說的。
副領隊曾金福說:“作為一名老兵,作為隊伍中退役軍人的老班長,作為工作隊的副領隊,我必須去,我要帶著大家好好去、好好回。”朴實的語言表達著最深的決心。而同樣作為黨員的吳雨菡、入黨積極分子的薛陽,他們無一不踐行共產黨人“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這句承諾。
工作隊不僅有負責轉運滯留人員的同志們,還有在道孚縣默默參與公共場所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督查、道路運輸督查等等的同志們,當然還不能忘記因為工作原因滯留郫都區就地轉化為志願者的同志們。
都江堰市
8月以來,為嚴格落實甘孜州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不懈連續作戰堅決防止疫情輸入蔓延”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都江堰市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賡即召開防疫工作會議,要求全體隊員強化自身疫情防控管理,迅速組建成立抗疫突擊隊,由都江堰市委常委、副市長、工作隊領隊楊雲飛牽頭,深入一線督導核酸檢測工作和各項防控措施,全體隊員在各條戰線上全力守護群眾安全,集體助力康定市抗疫。
隊員在社區督導商家、酒店疫情防控工作
面對成都市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式,工作隊下達了嚴格的防疫要求,除要求所有隊員遵守甘孜州、康定市的防疫政策外,還建立了每日微信健康打卡、減少外出活動等內部管理制度,隊員們放棄回家和家人團聚的機會,一個多月來,他們已經沒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同康定市的同志們一道堅守在抗疫前線。
隊員督查黃碼隔離人員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隊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始終牢記使命,踴躍參與康定市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有的是教師,有的是醫生……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斗爭中,他們沒有身份之別,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
隊員擔任核酸檢測工作
隊員督查入康卡點疫情防控工作
9月5日,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挂職於康定市民族醫院的田梅,主動請纓,組建6人小分隊與衛健系統工作人員共27人匯合,形成一支疫情檢測小組,立即奔赴震中。在災區,迅速展開核酸檢測工作,當日,完成核酸採集4400余人次。
崇州市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馬爾康市,8月31日,馬爾康全市城區實施靜態管理。隨著風險上升,9月4日,阿壩州實行全域靜態管理。值此當急之時,崇州工作隊迅速反應,領隊李建剛第一時間給隊伍提出要求:聽從安排、注意防護、幫扶所需、共度時艱!全體隊員積極行動,投身到抗疫大軍之中。
頂在督查崗,一日步行數十裡
領隊李建剛堅守在達薩社區督導工作,由於沒有車輛保障,他每天靠著雙腳來返於各個點位,當天步行了17公裡路。馬爾康市初次經歷如此嚴峻的疫情攻勢,他連續熬夜,一連幾天隻能休息3、4個小時,深陷了眼圈,隻為確保社區防疫工作的有序開展。
頂在醫療崗,一襲白衣難歸家
從31號凌晨3點接到緊急通知,隊員白麗便立即趕往崗位,連續工作22小時,到第二天凌晨,才吃到第一口飯。按照防疫要求,她不能返回宿舍,隻能就地休息片刻,便要趕往下一個點位。一連數天,連軸工作,兩次暈倒在崗位上。簡單休整后,白麗再次上崗,但白色的防護服已掩蓋不了她蒼白的臉頰,她只是笑著說了句:“缺人,歇不得!”
頂在保障崗,一身白灰汗透衫
隊員鐘陽和黎明,已經連續在物資保障崗位上工作了50余小時。在大郎足溝市糧食儲備庫,他們忙碌於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資的分裝與發放,由於量大人少,每一批緊急調來的各類物資,都要參與卸車裝車、清點入庫、分裝發放。扛米扛面、搬水搬菜,當天分裝糧油物資8000份,為每一戶居民提供了5斤米5斤面和少量蔬菜,有效保障了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
頂在志願崗,一件紅褂一份力
隊員金祝接到市委組織部的命令后,第一時間穿上志願者紅褂奔向崗位,連續作戰兩天兩夜。
陳敏、楊竹和陳勇接受緊急培訓后,穿上防護服,迅速支援核酸檢測崗位,頂在風險第一線。
馬爾康的晝夜溫差大,夜間氣溫僅5度,隊內年紀最長的任勇在卡點上連續值守了幾個夜班。劉琦、鄭紅艷、宋大偉等其他隊員不顧自身安危和感染風險,或堅守崗位,或分守卡點、或走向街頭。
來源:市委統戰部對口支援辦、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統戰部、郫都區委統戰部、都江堰市委統戰部、崇州市委統戰部、簡陽市委統戰部委統戰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