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色路夜市停開了?多部門正專項整治

三色路夜市被關了?近來,在“后備箱+露營風”的加持下,毗鄰錦江的三色路夜市迅速成為年輕人口中的浪漫之地,也成為了成都最火夜市之一。啤酒、燒烤、音樂,夜晚,1公裡長的道路上,最多有超過200個商家營業。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環境噪音污染、車輛違停擁堵、如廁困難……在帶來時尚消費的同時,三色路夜市也引發周邊居民諸多投訴。11月7日,有消息稱,成都三色路夜市被取締。11月8日晚,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來到錦江區國華街發現,現場違停車輛已全部清理,夜市商家的確未再營業。
三色路夜市還能恢復嗎?夜市所在地錦江區柳江街道辦在回應攤主發貼時稱,目前,多部門已召開協調會研判,將進行專項整治。另據柳江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部門10日上午回應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稱,“佔道的都取締了”,后續會指定區域、規范管理。
網紅夜市
曾吸引超200家流動攤位
路面油污從凌晨4點沖洗至下午
近幾日,成都火出圈的三色路夜市被取締的消息在網絡熱傳,引發關注。多位攤主稱,在11月7日下午接到了不讓擺攤的通知。有網友對該消息表達惋惜:“好好的,為啥不讓開了?”也有網友對此表示贊成:“路邊盡是垃圾,廁所太少還有人隨地大小便……”,並建議“可以規劃一個地方,好好打造下”。
幾天前,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曾探訪該夜市。夜市起點位於國華街與翠影路交叉口,一路向南展開,長度約1公裡。在“后備箱+露營風”加持下,眾多年輕人前往打卡。
網傳夜市被取締的消息是否屬實?11月8日晚11時許,記者到三色路夜市所涉及的街道探訪發現,已沒有商家營業,往日熱鬧的夜市場景的確不再,現場有不少工作人員值守。
夜市為何停開?在不少網友的發文中提到,噪音干擾、環衛壓力、交通受阻等情況或是其中的原因。
在記者此前的走訪中,每周五到周日,都是三色路夜市的人流高峰期。由於社交平台的熱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打卡者。按照多位受訪者的估算,在大約1公裡的道路上,最多時有超過200家攤位,前來的市民或達萬人。人流伴隨著車流,違停和佔道,加上眾多商家本就以汽車后備箱出攤,給交通秩序帶來了不小影響。
環衛方面也存在相當的壓力。11月8日,記者在走訪時,國華街錦江公園管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夜市餐飲帶來的大面積油污,最近半個月來,他們都需要用工業氫氧化鉀沖洗地面,從凌晨4點開始,斷斷續續持續至下午。“路面油膩,垃圾也多,工作壓力很大。”工作人員介紹,夜市帶來了許多肉串竹簽,還有大量一次性紙盒、一次性紙杯以及玻璃酒瓶等物品,清理時間被拉長。在他們的印象中,夜市從半個月前開始進入“爆發期”,“原來隻有20多個商家,那時候還好管理,現在完全管不過來了。”
附近居民對此也有諸多投訴。“我幾乎每天都來公園旁邊逛,原本打造的網紅公園,周圍都漂漂亮亮的,現在都變成‘臟亂差’了。”經常在附近公園散步的李大姐說。
問題叢生
附近配套不足、管理存在“交叉”難題
市民呼吁三色路夜市應規范起來
除了環衛、交通等壓力外,三色路夜市的配套不齊也是一大問題。
因為周圍本來就是工業園區,所以缺少為大型人流量服務的配套設施。在記者的走訪中,周圍1公裡范圍內,夜間僅有一個廁所智慧驛站,裡面隻有兩個不分男女的蹲位。
“太累了,每天我要從早上7點做清潔到9點,現在每天要做到11點。”智慧驛站工作人員透露,廁所裡經常發現丟棄的咖啡杯、煙頭、紙巾和酒瓶,“還有嘔吐的穢物。”在夜間人多時,廁所前排長龍已是常態,多的時候排隊隊伍超過50人,一些不文明行為也時有發生。
此外,夜市在管理上存在著“交叉”難題。從區域來看,夜市屬於錦江區柳江街道辦﹔從具體位置來看,又屬於錦江綠道﹔佔道經營和違章亂停的問題,涉及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和交管部門﹔商戶經營方面,又牽涉到市場監管部門。另外,夜市因緊鄰錦江公園,還與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部門有交集。
在國華街經營一家滑板店的吳先生表示,他是看著夜市一步步發展壯大的,“一開始是很好的,可以帶來流量,讓我們看到城市活力。但也應該控制一下業態,很多燒烤攤的入駐,產生了食品安全、油煙垃圾問題。”
“夜市給成都夜經濟和生活帶來了活力,但也帶來了挑戰,管理和規范工作目前還不夠。”上周末,市民白先生曾專程帶著家人去三色路夜市打卡。在他看來,“當前帶來的問題也是可以預見的,建議政府部門能夠聯合出台一些規范方案,去平衡其中的矛盾。”
相關職能部門也的確花了力氣。在近日的走訪中,有多位夜市商家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反映,交警、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一直在介入管理,幾乎每晚都會去現場開展工作,管理秩序,防止意外發生。
最新進展
多部門正進行專項整治
劃定定點區域,由專門平台公司來打造
對於三色路夜市是否會直接被“取締”,11月9日下午,錦江區柳江街道辦官方賬號在回復本地社區論壇一名夜市攤主的貼文時稱,“前期,根據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要求,柳江街道會同交警、派出所持續對國華街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同時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要求,對佔道經營的人員、車輛進行勸離。”
回復同時稱:“鑒於國華街佔道、堵塞交通的情況,2022年11月4日、8日,區公園城市局、錦江綠道公司、區綜合執法局、柳江街道等相關負責人召開現場協調會,就國華街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判,並針對問題制定相關整治方案。目前,柳江街道辦事處正在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對國華街進行專項整治,切實改善該區域市容秩序,確保交通暢通。”
就前述街道辦回復網友情況,11月10日上午,記者按照街道辦提供的號碼,撥通了柳江街道辦綜合行政執法協調辦公室的電話,對方表示,下一步將劃定定點區域進行規范管理,由專門的平台公司來打造,公開招商、統一設置。“具體方案還不清楚,但肯定是規范正規的,不是直接騎(開)個車就可以來擺了。”
他山之石
重慶:和商業體合作解決衍生問題
北京:辦活動會向多部門報批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當前,類似的“后備箱集市”已在國內多地出現,運行過程中,北京、重慶、深圳等多個城市也曾經歷同樣的考驗。夜市的動靜平衡、規范有序、自律自治成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在重慶,“小熊集市”是當地頗具名氣的后備箱集市。目前“小熊集市”已經涉及重慶三個區,每個點位平均容納100個商家。發起人熊先生介紹,在夜市運行中,會設置一些相應條件,比如,每天晚上10點后靜音,燒烤、炭火類商品減少甚至禁止,“因為我們是和商業體合作,所以有專門的排污管道,每個月也會定期清洗。同時也因為是和商業體合作,所以廁所、停車位等問題都很好解決。”
“在政府部門的介入下,我們也更有規劃了。政府會幫忙找到當地商圈,幫助我們談判。同時也會要求我們對食品商家嚴查相關資質。”熊先生透露,現在“小熊集市”也是當地夜經濟會員單位之一。
在北京,有號稱“北京最大的后備箱市集”的INSO汽車后備箱市集。創辦人楊女士介紹,“為確保后備箱市集的安全和產品質量,我們對后備箱攤主嚴格把關。在活動開始前一天確定報名攤位,經營者必須出示健康証和實體經營許可証,以及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証明和行程碼,現場也會安排防疫人員掃碼。”楊女士還表示,辦活動需要向所屬街道報批,還需要向消防、防疫、食藥監、安監、城管等多個部門報批。
四川省產業經濟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蔣玉石認為,類似三色路夜市的夜經濟,一方面能夠給居民消費帶來很大便利,給自由從業者帶來更多商機﹔另一方面,其帶來的相關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城市管理者有超前思維、服務意識,協調解決好周邊居民、消費者、商家的各方利益。
蔣玉石認為,城市管理者可通過對市場經濟進行微調,規范運行,從而為居民帶來更大的消費便利,享受更好的夜經濟福利,共同把社會福利做大、做優、做強,為城市夜經濟做出突出的貢獻。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