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區:全面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建設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近日,記者在成都市新都區了解到,該區科學整合全區網格力量,健全“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四級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完善以信息化為支撐的四級管理平台,整合綜治、公安、人社、環保等11個部門的網格力量,構建形成了網格服務全面覆蓋、資源力量有效整合、制度機制健全完善、管理服務明顯提升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城市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升。
分級管理梯次互動 科學劃分動態調整網格
新都區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延伸至9個鎮(街道)、2個產業園區和183個村(社區),各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與全區706個網格形成分級管理、梯次互動的四級管理體系。每年以示范點位建設、競進拉練等形式撥付建設經費,加強各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軟件、硬件建設。
同時,新都區科學劃分並動態調整網格,確保網格規模與地區發展相適應。綜合考慮社區轄區區域、居民戶數、人口密度、產業業態、治安狀況、居民生活習慣等因素,按700—800戶、2000人劃分一般網格﹔農村地區原則上以行政村為單元劃分一個(或多個)一般網格。伴隨新都區城市發展進程、人口不斷涌入以及行政區劃調整,全區網格也經歷了多次重新劃分調整,目前劃有一般網格706個,單位網格服務管理規模為1235戶、2296人。
配齊配強網格人員力量 明確網格員職責邊界
新都區在區委政法委成立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指導中心,統籌協調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由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擔任網格指導員,對口聯系和指導村(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的工作。配齊配強網格化服務管理專職工作人員和派出所“一標三實”網格化專職人員,確保四級管理體系有序、常態、高效運行。目前全區共有專職網格員807人,其中一線網格員706人,區、鎮(街道)、園區綜治中心及派出所101人。
規范網格事務,明確專職網格員職責邊界。在整合專職網格員基本職責基礎上,建立專職網格員職責清單,確定專職網格員開展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職責邊界,確保專職網格員“常駐在網格、職責在網格、工作在網格、考核在網格”。將綜治網格服務管理、一標三實、勞動用工、掃黃打非、環境問題、安全隱患排查、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等基礎信息採集和問題隱患巡查發現報告,共4類25項納入網格事務,由一級專職網格員綜合履職。建立網格事務准入制,網格員職責整合后,區級相關部門下沉網格的新增工作事項,需經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協調小組審核同意后才能下沉。
各類平台融合共享 促進管理決策數據化
新都以“大聯動·微治理”信息系統為核心,建立網格GIS地圖、音視頻指揮調度、大數據匯聚分析研判、網格化服務管理人工智能輔助等功能模塊,為網格化服務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推動區級相關部門開通“大聯動·微治理”信息系統賬號,促進職能部門基礎數據信息和視頻監控信息相互流轉、共享應用,實現對人、地、事、物、組織等網格化服務管理基本要素動態管理,形成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安全可靠的基礎信息支撐,為社會治安防控、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環境安全監管、城市服務管理、消防安全監管等城市治理工作,提供“大數據”信息資源服務。
完善網格化服務運行機制 保障平穩有序運行
新都完善聯動運行機制,以發現、解決問題為核心,依托“大聯動·微治理”信息系統,規范事件和數據信息發現處理流程。嚴格落實各級網格員實名制管理,一級專職網格員隊伍由區級部門制定網格員招錄條件及相關管理規定,各鎮(街道)負責人員招聘、日常管理和績效考核﹔二、三級網格員由鎮(街道)負責招募,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基本經費保障、實施日常管理考核。完善工作激勵機制,評選區級年度“優秀網格”“優秀網格員”“優秀網格長”“優秀網格警長”,並給予相關獎勵﹔對受到上級通報表彰的網格、網格員,參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在整合區級相關部門網格服務管理工作經費的基礎上,理順職能部門服務管理事項下沉網格審查許可流程,明確下沉事項標准、種類、項目、內容、流程,建立“人隨事調、費隨事轉、事費匹配”的經費保障機制。
在改革中探索形成了創新做法和亮點經驗
據介紹,新都區在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建設中,注重創新工作模式、構建長效機制、增強改革實效,探索形成了具有新都特色的創新做法和亮點經驗。
一是智慧門禁系統建設試點成果突出。將小區治理平台和小區門禁系統對接,通過人臉識別採集居民出入信息,實現出入信息與小區治理平台數據的比對碰撞,從而將可能發生人口變動的房屋信息發送到網格員手持終端,網格員根據信息提示開展上門巡查,發現人員變動后第一時間更新平台數據,基礎信息採集的精准性顯著提高。大豐街道紅湖公園城、新都街道漢嘉國際社區,成功將該功能運用到小區居民進出管理和特殊人員、關懷對象服務等基層治理領域,豐富、拓展了智慧門禁應用場景。
二是探索“網格+”服務管理新模式。在遵循網格事項准入制基礎上,積極與國家電網新都公司合作,將“政電服務”融合納入新都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范疇,網格員提供國家電網APP應用推廣、用電信息推送、電力隱患排查等服務,國家電網新都公司按照“費隨事走”原則,向參與“政電服務”融合工作的網格員支付推廣服務費,“網格+”有償服務模式初步建立起來,為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市場主體加入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由單一的行政主導模式向多元化參與、市場化運作模式轉變,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試點建立網格員績效量化考核制度。根據崗位分布情況,把全區網格員劃分為基層網格員、中心網格員兩大類別,各類人員單獨設置考核內容和對應分值,各級綜治中心每月將屬地網格員工作成果量化,成績納入工資結算,並作為年終評選表彰的重要依據。該制度對於引導網格員弄清網格化服務管理做什麼、怎樣做、考核標准以及獎懲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自2021年6月在大豐街道、三河街道開展全面試點以來,一部分無法勝任崗位工作的網格員被淘汰出局,試點街道網格員人浮於事、慵懶散脫的現象明顯減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