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造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系統 為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架起天地“生命線”

2022年11月01日09:22 | 來源:封面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造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系統 為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架起天地“生命線”

2022年10月31日,中國“天宮”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搭乘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成功。

  自1992年立項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照“三步走”戰略開展空間站建設。隨著夢天實驗艙正式入軌運行,我國將真正建成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五個模塊組成的太空實驗室,這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發展進入探索科學前沿、開發空間資源、造福人類社會的新階段。

  在這場逐夢之旅中,位於四川成都的電科十所多項設備與系統貢獻了科技力量。在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30年裡,電科十所堅持創新驅動,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為大國重器的鑄造貢獻力量。

  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系統 架起天地“生命線”

  據了解,電科十所牽頭研制的陸海天基測控通信系統,構建了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系統,負責對長五B、“夢天艙”等航天器進行軌道測量、遙測遙控和數據傳輸,是航天器升空后與地面的唯一聯系,就像放風箏的風箏線,因此也被大家稱為航天器的“生命線”。

  新一代綜合化測控體系主要有“智能化、全國產、高可靠”三大特點。

  “智能化”方面,本次夢天任務的主力測控站能夠像智能手機一樣“通用硬件平台,軟件定義功能”,加載不同APP就能實現不同功能,可以同時處理多個天線的多路信號、運行多種工作模式,兼容不同信號波形、多頻點及多目標。

  “全國產”方面,在新一代測控系統中,從軟件到硬件,從基礎元器件到整機、系統,已全部實現國產化,現在國產操作系統和國產元器件的穩定性、可靠性大大提高,可以說是用得放心、用著舒心。

  “高可靠”方面,除了基帶池的超大規模冗余量、穩定可靠的國產軟硬件保障外,可靠性的極大提高還來自健康管理技術的賦能。健康管理系統融合了傳統的故障樹、專家系統和現代的大數據技術,將“發病——治病”模式轉化為“實時全身體檢,預測疾病於未然”模式。

  地面光傳輸組合 搭起高速傳輸“橋梁”

  在此次發射任務中,電科十所承研的地面光傳輸設備組合可靠保障了發射任務。地面光傳輸組合在單機綜合測試設備、技術陣地、發射陣地塔架、火箭應答機之間搭起了信號傳輸的“橋梁”,通過遠距離的光信號傳輸,為數據的傳輸處理提供了高速通道。

  T0控制台與時統設備 提供時間頻率基准

  電科十所還為文昌發射場系統配備了T0控制台和時統設備。其中,T0控制台用於獲取火箭起飛觸點信號,向發控中心、指揮中心以及測控系統提供發射的倒計時、反饋運載火箭的點火時刻和起飛時刻。時統系統則是發揮了“對表”的作用,以3000年不差1秒的精度,為分散在各地的用戶設備進行“精准同步”,提供標准時間和頻率信號。

  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楊峰 邊雪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