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涼山雷波縣大斷崖火了 被稱為“地球的邊緣”

2022年09月01日08:36 | 來源:封面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地球的邊緣”禁入令背后:草甸被破壞的心疼與未能抵達的遺憾

今年以來,在互聯網社交平台,四川涼山州雷波縣被《中國國家地理》稱為“地球的邊緣”的大斷崖火了。

藍天白雲下,越野車馳騁在遼闊的高山草甸,腳下,是落差上千米的懸崖,還有翻涌的雲海,給人一種野性、霸氣又時尚的感覺。

然而,8月27日,雷波縣多部門發布通告,對四川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境內的阿合哈洛大草原及龍頭山大斷崖區域實施長期封山管控。凡違反通告規定或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個人或團體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瞬間,與“地球的邊緣”無緣的人陡增,成為一些人未能抵達的遺憾。

不過,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雷波縣對龍頭山的旅游開發規劃正在醞釀中,隔壁的美姑縣也期待聯手開發,讓更多人看見“地球的邊緣”。

突然間爆紅

網民愛它的驚險刺激與美貌

龍頭山,位於四川省雷波縣和美姑縣交界處,是黃茅埂山脊東南端的主峰,海拔3724米。從高空俯視地球,這裡的山形似一座船佇立於群峰之間。

沿著美姑河,在雷波和美姑兩縣之間有一段長達10余公裡、將近90度的懸崖斷壁。

在短視頻時代,這樣驚險又美麗的絕世風光很容易變成巨大的流量。比如,與大斷崖不遠的昭覺縣崖懸村,飛人拉博就曾喜歡通過短視頻展示各種驚險動作吸引粉絲。從2021年起,越來越多的游客通過短視頻分享他們眼中的“地球的邊緣”,今年徹底火了。

通過檢索,封面新聞記者發現,在抖音平台,博主們喜歡冠以“地球的邊緣”以旅行短視頻的形式推薦這裡。有的開場白是“世界上的斷崖有很多,但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稱為‘世界邊緣’的,隻有龍頭山一處。”博主們多以越野車或摩托車前往,一些網民會分享在雲端駕車和在草甸縱橫馳騁的刺激體驗。

在小紅書平台,網民多以圖片形式展示龍頭山頂的美景,並推薦其通往山頂的路線,以及戶外露營、拍照貼士等內容。

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博主以游記VLOG為主,記錄前往龍頭山的旅程,記錄沿途美景及航拍大斷崖全貌等。

記者還發現,一些組織者甚至開發出一些商業線路,通過短視頻平台征集消費者。

走紅的B面

垃圾遍地車痕增多

在互聯網的感召下,到龍頭山自駕的游客越來越多,“地球的邊緣”走紅的另一面,是游客對它的傷害與日俱增。

雷波縣阿合哈洛村支書吉韋爾者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平時,龍頭山大斷崖作為放牧區供當地牧民放牧。隨著游客越來越多,人們丟棄在高山草甸上的垃圾也日益增多。由於越野車經常在此處馳騁,輾壓出新的車痕,對草甸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四川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副主任賈銀輝稱,大斷崖所處的位置最高海拔接近3900米,有18.5萬畝高山草場,植被中80%左右是草木,高山櫟、高山杜鵑和箭竹佔10%至20%。他說,“據科考報告顯示,植被中沒有國家級一級和二級保護植物。”

高山草甸被汽車碾壓,影響到底有多大?

三年前,甘孜州格聶神山景區的“格聶之眼”周圍1.8畝植被違規穿越的車隊碾壓出“黑眼圈”,通過多方修復但恢復原貌花了兩年。

對此,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潘開文和一名省內不願具名的林草專家表示,在高海拔區域,受積溫低影響,植被生長的速度非常緩慢。他以一株50公分的灌木為例,可能需要生長近50年。另外,能適應這個區域環境的植物種類相對較少。因此,一旦這裡的植被遭到破壞,恢復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如果不加以保護,無序開展旅游活動,很有可能造成當地高寒草地的退化,增加水土流失,進而影響棲息在草地生態環境中的動物活動,降低生物多樣性,削弱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潘開文說道。

不過,讓人略微寬心的是,賈銀輝表示,“目前,對植被的破壞力度還不大,可以通過人工修復和自然更新得到恢復。”吉韋爾者也介紹,“我們也在積極找尋補救的措施,草苗將於9月之后進行撒種,隻要人為不去破壞,草甸的恢復也會很快。”

保衛“地球的邊緣”

雷波和美姑齊抓共管

賈銀輝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龍頭山大斷崖走紅網絡后,也引起了雷波縣、美姑縣相關職能部門的注意,也看見了自駕車對當地環境的破壞。於是,兩個縣的分管領導在龍頭山上“會盟”,一定要聯手保護好網民心中的“地球的邊緣”。

雷波縣對龍頭山大斷崖封山管控的通告張貼上牆(賈銀輝供圖)

雷波縣對龍頭山大斷崖封山管控的通告(賈銀輝供圖)

據了解,大斷崖在雷波與美姑境內均有分布。目前,可以分別通過美姑、雷波縣的三個方向駛入。為了保護好它,兩縣分別在特喜鄉、拉馬鎮和拉米鄉設卡點, 還採用巡查等方式,禁止旅游車輛駛入。

8月27日,四川涼山州雷波縣多部門發布通告,對四川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境內的阿合哈洛大草原及龍頭山大斷崖區域實施長期封山管控。龍頭山大斷崖景區內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進入。因科學研究需要,必須進入保護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的,應當經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通告表示,凡違反通告規定或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個人或團體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賈銀輝稱,“假期前來的車多一點,兩個縣三個卡點都在勸返,最多時一天可以勸返20多輛越野車。”

未了的心願

龍頭山的開發何時來?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被網民們看見的“地球的邊緣”位於四川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

2020年5月12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官方網站發布的《關於四川麻咪澤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調整的公示》顯示,保護區總面積由界圖實測的46168.62公頃(原批復38800公頃)調整為47641.01公頃,其中核心區24793.02公頃、緩沖區3143.84公頃、實驗區19704.15公頃。在這次調整中,位於拉咪鄉的“地球的邊緣”調到了實驗區以外。賈銀輝也明確,“地球的邊緣”屬於外圍保護地帶。他說,根據相關規定,保護區的外圍保護地帶可以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條件下,建設一些基礎設施,對其進行適度開發。

對於這麼優質的旅游資源,為了保護它,目前當地政府發布了禁入令。官方的通告一出,不少網友表示“保護環境,該封!”同時,也有人表示惋惜。

《中國國家地理》風景評審師劉建表示,現在很多景區都以環保的名義關停,但很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得當的情況下也可以對外開放。他認為,景區可以經過科學測算后控制人流量,同時制定環保條例和處罰條例,進一步保障景區環境不受破壞。

探險家、地質學家楊勇也認為,讓這樣的絕世風光沉睡太可惜。他建議參考國家公園模式,在堅持資源的全民屬性前提下,用開放與保護、科普教育的理念,打造成大涼山現代旅游新地標。同時,根據龍頭山當前產業發展現狀,風電、礦山、旅游、農牧和保護區,做好多規合一,注重產業協調, 切實保護好大斷崖下張家界式峰叢景觀。

擁有“地球的邊緣”這麼響亮的名片,雷波縣對其開發早就躍躍欲試。

在雷波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裡,還記錄下了6年前的一次開發嘗試的舊聞。當地媒體的報道稱,“龍頭山旅游項目”是2016年雷波縣同“常青國際”在成都西博會上簽訂的開發合作項目,該項目將投入18億元人民幣,將於2025年建設完工。不過,據當地人介紹,這個項目簽約后沒有看見過進展。

據封面新聞記者了解,目前,雷波縣有意對這裡的旅游資源進行規劃,待規劃后再進行開發。“封閉保護是第一步。”相關負責人如是說。而美姑縣也蠢蠢欲動,美姑縣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期待與雷波攜手,在保護的前提下,共同開發好龍頭山。

相關鏈接

探險家楊勇:第一個叫響“地球的邊緣”的人

2016年,探險家、地質學家楊勇第一次抵達那裡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

“我小時侯在涼山州金陽縣城長大,父母告訴我如果籃球掉下去了,需背著干糧去撿球。”楊勇說,老人還告誡小孩子,“千萬不要去邊邊耍,不然,要被水龍王吸進去。” 小時候,他沒有想象過地球的空間格局,這樣的生長環境,加上第一次看見那連綿不絕的大斷崖,一種“地球的邊緣”的意像呼之欲出。於是,他在2018年第6期《中國國家地理》的稿件中稱它是“地球的邊緣”。

這樣的叫法很響亮,也成為雷波樂意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封面新聞記者 席秦嶺 見習記者 羅石芊)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