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產業興旺視點

【四川報告·鄉村振興進行時 | 產業興旺視點】

赤水河“名片”

劉光富
2022年08月31日15:1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這些年,走過烏蒙山那麼多的地方,哪裡的水果多?“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在記憶中,我首先看見的是一片花,就像從河谷裡奔流過來,要把我整個人徹底地淹沒,眼前是蝴蝶在翻飛,耳畔又是蜜蜂發出嗡嗡的鳴叫。方圓數百裡內,赤水河這一帶的谷地,被稱之為“烏蒙花海”。

烏蒙花海。赤水鎮供圖

烏蒙花海。赤水鎮供圖

孫家村村民葛權明說,我的祖祖輩輩曾經居住在這裡,這裡雖然谷底就是赤水河,常年清凌凌地流過,我們卻是望水欲穿啊,河水它爬不上山坡,每年好不容易在石夾縫裡種下三棵五棵玉米紅薯,十年中有九年都會活活旱死,就像是被火燒過一樣……

就在2013年前后,專家們赴瀘州市敘永縣赤水鎮孫家、雙山等村,進村入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通過多次“把脈會診”,結論是:這些地方的山上山下常年干旱又瘠薄,除了栽種果樹,也種不了別的什麼。於是,當地政府果斷落實推動種植,試種多個品種的水果,經過比較,最適宜的還是李子,而且還只是其中一類李子,就是現在被當地百姓捧為掌上明珠的“鳳凰李”。

水果種植,既涵養山也涵養水,並且加大了對赤水河流域的自然生態保護,還能助農增收,實乃明智之舉。“桃三李四”,通過短短三四年的精心管護,之后的每年春季,大約從2017年開始吧,大面積的桃李花鋪滿整個河谷兩岸,以敘永縣赤水鎮部分行政村為主,一直向上下游的鄉鎮綿延100多公裡,前來賞花者不計其數。

遺憾的是,由於基礎相對脆弱,雖然經過幾年的補短板行動,設施配套也還稍微滯后,有時弄個午晚餐往往也會因為人滿為患而費神。這也好像是旅游景區的通病,許多地方一直在解決,卻始終沒能解決好,這樣一來,總會讓往返者多少產生一些瞬間的不愉快。不過,旅游者的心思總也猜不透,來年春天,我們往往又在山上的烏蒙花海觀景台七裡台或是雙山苗王寨不期而遇。

花是果的青春期,這種花多的地方,順理成章,果也必然多,都說“無花不成果”。奇怪的是,赤水河谷地的桃花、李花那麼大的范圍,鋪天蓋地,潮起潮涌,偏偏到頭來,好像就沒見過有多少桃子在那裡。我為此曾私下問過葛權明,他說:“我們這裡的桃子確實不多,只是桃花很惹眼,夾雜在李花中間,造成了很多的錯覺。其實,我們這裡主要還是‘鳳凰李’,我帶您走在果林裡轉一圈,大約就知道有多少了。”

雖然“鳳凰李”挂果銷售才不過幾年時間,由於它的品質,目前已經在江、浙、雲、貴消費者那裡有很大的影響力了。可以這樣說,隻要吃過這種李子的人,10個人中絕對有八九個都會豎起大拇指直夸頂呱呱。它是名副其實的敘永縣脫貧攻堅中在赤水河流域崛起的一張嶄新的“名片”。

之前沒通高速公路,我們居住的敘永縣城離赤水河谷地也還算遠,需要從大納公路(大方——納溪)過去,翻山越嶺,也是夠勞累的,車要必須通過雪山關——南來第一雄關。說起來還是一個縣境,也因為交通不太方便而不常往返,感覺那邊好像是另一個世界,那邊的鄉鎮干部也是常年居住在鎮上。過了赤水河,姑姑喊“大婆”,大婆喊“老奶”……怎麼稱呼,其實也就是當地習慣而已,可這樣的稱呼,更讓城裡人覺得那邊實在太遠了,遙不可及。直到廈蓉高速通達后,赤水河有了互通,便捷的交通,讓它有了根本上的改變。

交通通百事通,就像是一根粗壯的繩子一下子就把一個倔強的小頑童拉到了跟前,在這轉瞬間,赤水河就成了全敘永縣的“金窩銀窩”。不管尋親訪友還是要聯絡遠方的感情,無論官員還是百姓,在眼下這個季節,從“金窩銀窩”裡掏出一件兩件“金蛋銀蛋”,或直接捎帶,或快遞,就是在新疆、西藏那邊,品嘗赤水河的鮮果美味也不過像是在自己家果園裡,爬上樹摘回來一樣,再簡單不過。這樣的條件,無疑為昔日的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插上了經濟發展的硬“翅膀”,實現了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廈蓉高速從成都過來,進入瀘州境內,由於地理條件原因,橋梁越來越多,路幾乎都在半山或山頂,沿途風景美不勝收,抬眼就能看個夠。過了江門峽隧道,烏蒙山的地形地貌盡收眼底,你肯定就在懷疑自己是在畫中游了——早上帶點煙和霧的山間,中午時分閑游在藍色天空下的雲朵,還有山的碧綠橙黃,遠處近處時不時一挂瀑布或一片稻田的金黃,都是眼底的尋常物件。再往赤水河方向,就漸入雲貴高原了。這裡,尤其是炎熱的夏天,除了風景,還有絕對的涼爽,那爽爽的風帶來的愜意,惹得我們這些人,隻要一出門,幾乎不用想,就會往那邊趕去。這真是十分享受的旅途,別總是認為最好的風景都在遠方,而且越遠越好,有時候,近處的風景同樣讓遠方的人格外羨慕。

碩果滿枝。赤水鎮供圖

碩果滿枝。赤水鎮供圖

無論春天是去赤水河賞花,還是當下這個季節去摘果,都會必經這樣的行程。可這個季節就不一樣了,等到眼睛飽覽之后,接下來就該是嘴巴享受的時候。還沒下到白土嶺的互通,沿途全是赤水河李子的世界了。滿山遍野大樹小樹上,都挂著讓人心動的大的小的果,細聽,當地果農的笑聲隱約傳出林子,還夾雜著鳥兒歡快的鳴叫。在這裡聽鳥,自有它的季節,最好選在秋后。這個季節,就盡管奔著果子去吧,那裡是果的世界、果的天堂,果子在歡呼,果子在奔跑。帶著幾分野趣的果子,在高高低低處穿林打葉,耐心地等待著品享它的美味呢。就怕你不吃,一吃放不下,管你吃飽,小心別撐著肚子就行。

車沿著河邊的公路行駛,眼底就是清澈可見游魚的河水。這是在被稱為“美酒河”的赤水河上游河谷地。赤水街村支部書記胡磊告訴我:“赤水鎮的‘鳳凰李’,是經赤水河水的孕育,高山高嶺分娩,沒有這麼好的水流經谷底,肯定就沒這麼獨特的氣候和生長環境,也不可能有這麼好的果。如果哪一日,在這邊的顯眼處,什麼時候由誰來書寫一幅,懸挂上‘美果河’,那這些果子不是也會和這條河邊釀造的美酒一起揚名四海嗎?”

據了解,通過這些年的大力發展,全鎮鳳凰李的種植面積達到了7萬畝,目前投產面積約4萬畝,年均產量在8千萬斤左右,等到盛產時,可能還會翻上一兩倍。也就10年左右時間,不知不覺,這裡已經建成了一座“金山銀山”,年年寶藏不斷,財富滾滾來。當地百姓的吃、喝、醫、教、娛,幾乎所有開銷大多出自這座山,它的確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經濟“當家人”和“台柱子”。李子經濟支撐他們的日常,他們把每天的日出日落交給自家的幾畝或是幾十畝李子林,上一天接著下一天,管理李子的忙碌間隙,山上放幾頭牛或是羊,或者林下養點雞、種點中藥作補充。

致富之路。赤水鎮供圖

致富之路。赤水鎮供圖

賞花季節,越來越多的游人趕過來,或幫著弄幾張照片,或彼此一個微笑點頭,主動送上一杯山泉,迎來送往,然后默默地等待著這個季節他們再回來摘果。“目前,在還沒有更大的穩定的銷路情況下,老百姓自己的人脈渠道畢竟很有限,而各種零星和縣級部門組織的直播帶貨出去的也還不多。讓果子真正富甲一方,特別是在品質、品牌和銷售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致富回鄉承包種植的楊琳麗一邊和我聊著是銷售的話題,一邊伸手摘下幾個又大又熟的李子請我品嘗。

我擺著手說:“這可是我喜歡又熟悉的味道,但已經吃得太多了。”過猶不及,一個人一天頂多也就吃掉10個、20個,就算一群人、一個鄉鎮,甚至一個縣的人都來吃李子,也吃不下多少。更大的銷量,更大的訂單來源,確實需要花大力氣對接和挖掘。這些年以來,花開的季節、果熟時候我都會堅持到這邊,用目光去打量土地,也用耳朵去傾聽呼聲。鳥聲、民聲,聲聲入耳,也大概知曉了果農們真正的所思所盼。

今年趕了個早,果子還沒大面積成熟,我就以微薄的一己之力,邀約幾位成都、重慶等地客商直奔赤水河。“生意不成友誼在”,葛權明一見帶來了客商,就滿臉笑容,迎候在那裡。也許接下來就會有一堆訂單在等著他和鄉親們。也許這隻不過是一次簡單的接觸,打交道的日子還在后面,但他一樣以好酒好菜款待。一直以來,大山人就是這麼憨厚,誰又忍心欺負誰呢?迎來送往,沒有太多的禮數,卻有更多的堆積如山的真誠。

午餐之前,我們一行十余人在葛權明的帶領下,沿河邊的公路往山上去轉一圈。我到這裡多次,這樣的全面參觀,卻還是第一次。鄉村公路除了彎道多點,要說也很寬敞,我們的車跑出一段,差不多已攀上山頂。我們都下了車,站在高處的果林中間,感受著彌漫著香味的果海,真是無比的浩瀚和壯觀,眼裡是李子,眼外仍然是李子。

果子是由山下向山上逐漸成熟起來的,翻山越嶺地成熟過去。最熱鬧的時候,整座山都熟透了。此刻,我們就坐在山頂的林蔭下,品著從山腳帶上來的李子。我是多年的老食客,當然更知道即使是山下的,這兩天也還不是完全成熟,口味也還遠沒到絕佳的時候。商人畢竟是商人,在商言商,此時此刻,他們即使在說一些挑剔的話,都在意料之中。再說,生長在貧瘠土地上的果子,再怎麼也不會做到十全十美,比如個頭、形狀等,這些,就算交給培育專家,估計也無法掌控。

幾天后,傳來的消息,當天的激烈討論背后,說到底,最終還是落在價格上,而價格的最終決定,品牌和影響力無疑都至關重要。不管如何,我還是希望能幫助他們彼此搭建起基地和市場的橋梁。

近幾年,這些地方雖然常常不同程度地遭遇極端天氣,可相對赤水李子而言,除了生長在那些幾乎長不出庄稼的陡坡石縫裡,而且抗風險能力又特別強,每年整體也還算是豐產的,從我們所經過的地方看,樹枝挂著的大果小果實在是惹人喜愛。種植大戶楊德文指著手邊這片林子告訴我們:“盛產期畝產5千斤還是不成問題的,如果能在當地政府和能人的幫助下,及時開辟出符合鮮果特點的綠色市場通道,加之隨著它的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品牌打造升級,效益也會更加凸顯出來。”

我們一行坐在餐桌上,大家並沒有更多去討論簡單而又復雜的買賣問題,而是又把話題集中到了品質、品牌上。就品質而言,的確是得到了廣大食客的一致認可,包括這我們同行踏訪的這一行商家,除了為接下來的討價還價做一些鋪墊,隨便挑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說一說,倒也說不上來別的。如果有一天,赤水河的李子通過各種包裝宣傳,也收獲了江西贛橙那樣的影響力,肯定就不會有這樣的果農糟心事了。

在許多人看來,目前,赤水李的品牌打造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在這方面,幾乎還只是一個空白。周邊很多甚至遠遠不及它的各種產品,一旦花點精力和經濟包裝出來,就可以成為消費者的“香餑餑”。而赤水河李子,品質有著“李中鳳凰”“果中茅台”之譽,由於缺乏品牌效應,包括名字都還不夠響亮、認可度也不高,基本徘徊在低端市場,僅僅靠口碑維持生存和發展,仍然時時面臨爛市危機。

烏蒙磅礡。赤水鎮供圖

烏蒙磅礡。赤水鎮供圖

世事愈難,人心愈堅。近幾年,當地政府逐漸感受到滯銷帶來的疼痛感,除了多方努力幫助拓展市場而外,已在積極引進成熟的外地公司和組建銷售公司等進入,主導和引導市場,並且已經在嘗試著在做了一些比如注冊商標、設計公共包裝之類。幾乎還談不上檔次和形象提升的層面,至於文化元素的注入及其他,也還在抓緊探索中——擦亮赤水河畔的這張“水果名片”,勢在必行。

到過赤水河的人,下了車,通常都會忙著拍照,果林、花海、果子連同對面綿延起伏的遠山,以及藍色天空和天空下的調皮雲朵都很快就出現在他們的朋友圈裡……這也是默默地在幫著果農做宣傳,也不過是舉手之勞,卻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招引來幾位銷售商呢。

這些年,身邊不少朋友也和我一樣,總是不知不覺地,每年慷慨地花掉自己的錢,買一部分“鳳凰李”或捎帶或快遞給遠方近處的朋友,都在默默地為這方土地上的老百姓做著義務宣傳推廣的事。2015年,我把赤水河“鳳凰李”帶到北京,放在那時工作的辦公室裡,無論領導還是同事,以及來訪者,品鑒之后都是贊不絕口。再回想這幾年,遠方的親人、朋友,年禮、節禮統統都免掉了,往往就選在每年這個季節,以“李中鳳凰”“果中茅台”帶去夏日的赤水河鮮香——李花香,桃花香,奶奶巧手編竹筐,採得滿山桃和李,遠方客人嘗一嘗!

 

作者簡介:

劉光富,四川敘永人,中國自然資源作協簽約駐會作家,中國自然資源作協第六屆全委會成員,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系統作家寫系統故事”文學實踐活動主創作家。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北京文學》《中國報告文學》等報刊,已公開出版《夾縫裡的行走》《新時代的映山紅》等個人文集4部,獲“中華寶石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文學獎項。

(責編:彭茜、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