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一未開發景點 攝影師拍下牛群在垃圾堆中覓食畫面 呼吁游客“無痕露營”

今年8月初,一位攝影師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月亮湖游玩時,無意間拍到這樣一幕:在山水相映的湖邊,幾頭牛在垃圾堆中覓食,而在前一天,曾有不少游客在此露營。他疑惑,這些垃圾從哪裡來?有沒有人進行清理?
8月30日,封面新聞記者聯系上這名攝影師彭某(化名)。從他口中,記者獲悉,最開始他拍攝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記錄月亮湖的美景,當他發現滿地垃圾之后,便將這段視頻發到了一個微信聊天群裡,想借此呼吁更多露營者能夠自覺帶走垃圾,踐行“無痕露營”。
記者調查發現,月亮湖為康定普沙絨鄉一處未開發的景點,周圍放置了多個大型鐵皮垃圾桶,用於堆放游客的垃圾。對此,普沙絨鄉蓮花湖村村委會一名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平時游客進入月亮湖露營或者游玩時,會收取25元/人的垃圾清理費,每天都會有村民專門去清理垃圾。
未開發景點發現“露營垃圾”
攝影師呼吁及時清理和帶走
據了解,近段時間在多個社交平台上,都有人分享月亮湖露營的相關信息。隨著“露營熱”的興起,到月亮湖露營的游客也變得越來越多。
以某平台上的一則帖子為例,發帖者稱,月亮湖位於康定市沙德苦西絨村,海拔約3200米,屬於荷花海森林公園的一部分,是去蓮花湖的起點,游客住宿時可以選擇住村子,也可以自己帶帳篷露營,能夠近距離感受原始森林、雪山、溪流等。
8月8日,在月亮湖游玩的攝影愛好者彭某,用無人機航拍到景點內有不少游客露營,“地點是在月亮湖的那條河靠近中上游位置,當時有很多頂帳篷擺在那兒。”為了記錄這樣的場景,他還用無人機來回飛了一段距離。
當他8月9日再次到此拍攝時,發現原先的帳篷已經不在了,地上卻留下了不少垃圾,“有幾頭牛正在垃圾堆中覓食,我也不清楚是誰留下的。”
記者看到,這段長達十幾秒的視頻,拍攝時間標注為8月8日,視頻的拍攝地位於風景秀美的月亮湖邊,有著多頂五顏六色的帳篷,游客在湖邊游玩、野餐,而在標記時間為8月9日的一段視頻中,有三頭牛正在草地上的垃圾堆中覓食,其中散落著塑料袋、快餐盒等垃圾。
彭某說,月亮湖有時會禁止露營,會有當地村裡的人負責收取一定的“門票”費用(垃圾清理費),費用在20-30元不等。大多數游客進入景點時,都會注意保護環境,但可能會有部分游客不自覺,認為自己既然交了垃圾清理費,就能把垃圾留在原地,“村上清理垃圾的人員也有限,對於垃圾,還是希望能自己帶走的就打包帶走吧。”
當地村委會回應:
近期游客量激增 會有專人清理垃圾
8月30日上午,針對此事,普沙絨鄉蓮花湖村村委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最近這幾個月,尤其是5月份以來,月亮湖確實迎來了很多游客,“月亮湖雖然是一個天然景點,但主要的衛生清理工作,還是由當地村委會負責。”
這名工作人員說,游客到月亮湖露營或者游玩時,會收取25元一人的垃圾清運費,以前在月亮湖周邊也放置過很多綠色垃圾桶方便游客扔垃圾,但是因為牛、馬等動物會破壞,就放了幾個鐵皮垃圾桶代替,“最近我們把垃圾桶搬下去了,但每天還是會有人專門負責清運垃圾。”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歡迎游客的到來,一般對於進入月亮湖游玩的游客,也會提醒他們離開時把垃圾帶走。
“露營熱”背后存環保、安全隱患:
無痕露營普及尚需時間和過程
記者梳理發現,隨著露營逐漸火熱起來,生態環境、衛生、消防等隱患,也日漸顯露。
此前,今年6月份,網上曝出有游客在甘孜州康定市姑弄村露營三晚后亂丟垃圾、破壞環境,事后經多方核實,這些游客提前支付了800元的露營費用和垃圾清運費用,並全程自帶垃圾袋、垃圾桶收納打包好垃圾。
今年8月份,有記者也發現,在成都青龍湖公園內,大部分市民和游客會將露營產生的垃圾帶走,但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卻對產生的垃圾熟視無睹,收拾好天幕和露營裝備,就揚長而去,導致露營后積攢了不少污物:地面上能看到雪糕棍、毛豆皮、煙蒂、塑料袋、碎紙片等隨手亂丟的垃圾。
8月30日,一位有著多年野外露營經驗的專業人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現在人們露營,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城市的公園露營,或者近郊的沙灘露營、輕奢主題露營,有的甚至是在小區樓下的綠地上。相比於以前強調裝備、求生能力的“荒野求生”般的露營,現在已經很方便了,“一些小眾露營地,由於車程短、距離近等優勢,開始火熱起來,像川西的一些景點,這幾個月就有很多游客前往。”
這位專業人士說,露營漸成熱潮,但是火爆之下,亂象也開始涌現。一些露營野餐的游客,在離開之后可能會留下滿地狼藉,垃圾亂扔、環境破壞、廢棄物污染、踐踏草坪等亂象比比皆是。
因此他也呼吁大家,在熱衷露營的同時,也需提升自身素質,踐行“無痕露營”,欣賞完風景之后,請帶走身邊的垃圾,還大自然一片干淨﹔同時,發展露營經濟的相關配套設施也有待提升,完善包括衛生、交通在內的配套設施,通過規范收費和提供完備流程等方式,規避“野生露營”伴隨而來的問題和隱患。(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楊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