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全力構建地震預警體系 織牢安全發展防護網

2022年08月31日19:0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5、4、3、2、1……地震預警聲響起的一剎那,正在上課的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實驗小學368名在校學生和32名校職工,立刻組織就地避險。當第二次預警聲響,全體師生手拿課本護住頭部,按照平時“每周一跑”既定路線撤離、集合、清點人數、報備。學生們從教室撤離到操場(安全區域),全程隻用了2分47秒。

這是今年5.12防災減災日康定市實驗小學的開展地震預警應急疏散演練,也是中國地震預警網在甘孜州進行的一次地震預警系統測試。

甘孜州康定市實驗小學參與地震預警演練。四川省地震局供圖

甘孜州康定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參與地震預警演練。四川省地震局供圖

“我們已經建立了2246個地震監測站點,比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時增加了43倍,在全國率先建成地震預警網並對外服務,4.5級以上的地震能在5~15秒內發出預警。”8月18日,四川省省長黃強在“中國這十年·四川”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談到,“現在有了倒計時預警,群眾能提前知道,心裡就不慌亂了,效果非常好。”

四川位於我國南北地震帶中段,境內分布著鮮水河、龍門山、安寧河-則木河三大斷裂帶,地震多、分布廣、強度大、災害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地震局全力推進全川的中國地震預警網建設,全面實施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目前,已經實現四川全域秒級預警信息和分鐘級速報信息全鏈條產品產出,覆蓋了包括政府、重點行業和社會公眾的服務對象,初步形成預警專業終端、廣播電視、應急廣播、手機APP和定制服務等多種預警信息發布平台,預警首報平均用時6秒,烈度速報精度10-15公裡。

覆蓋全省的地震預警網進入示范運行

“通過積極爭取,2018年我們被確定為全國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的‘先行先試’地區。”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雷建成介紹,四川地震預警工程總投資2.24億元,國家和省項目同步實施、形成合力、共同服務,主要任務是建成省級預警中心、台站觀測、通信網絡、緊急地震信息服務、技術支持與保障5大系統,構建地震預警體系,拓展信息發布渠道,打通電視、廣播和新媒體發布“最后一公裡”,為安全發展織牢編密防護網。

“全省也是先行先試區中台站最多、面積最廣、震情形勢最嚴峻的地區。”雷建成表示,自2018年以來,省地震局堅持防震、建設、應用三不誤,先后開展三輪“百日攻堅”,發動全省地震系統力量,克服汛情、疫情和冬季冰雪封山、交通困難等因素的影響,不斷攻克技術難關,“該項目共新建、改建台站1419個,新建通信信道740條,構建省級網絡技術系統和網絡安全系統,建成預警中心部署預警、烈度速報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平台、179個市縣信息轉發平台及596個信息發布終端。”

“經2021年6月國家先行先試督導檢查評估,項目實施5年任務3年已基本完成。”四川地震台副台長、研究員蘇金蓉說,如期實現在四川地區上線示范運行服務的目標,兌現了四川秒級預警全域覆蓋承諾。

隨著項目建設完成,四川省地震監測站網的台站數量從原有的795個提升至2003個,增幅達152%﹔省內整體地震監測精度從項目建設前的2.4級提升到1.6級﹔在全省域內實現了秒級地震預警,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實現了試點服務最早、服務人群最廣、服務方式最多等目標。現階段,四川執行中國地震局預警網的建設和發布標准,以“中國地震預警網”為標識向政府和社會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我們不僅累計推送4級以上地震預警信息67次,還大大將預警時間進行了提前。”蘇金蓉在介紹近年預警處置情況時說:“不要小看了這短短幾秒的提前,地震發生后,避險減災每一秒都十分寶貴。”

拓展服務渠道,努力打通“最后一公裡”

信息服務,是地震預警系統到達公眾的“最后一公裡”。當前,我國地震預警系統依舊存在覆蓋面小、公眾預警意識不強、信息發布渠道窄等不足。“最后一公裡”的不通暢,一定程度上會使地震預警的效用打折扣。怎麼才能及時、精准地將地震預警信息及時有效地傳遞給民眾,讓民眾及時有效應對地震災害,是發揮地震預警效能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村太陽能“共享.應急廣播地震預警終端系統”。四川省地震局供圖

“村村響”地震預警服務應急廣播系統。四川省地震局供圖

在地震預警項目建設過程中,由地震部門主導,鐵塔、電信、減災所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共建中國地震預警網。目前,四川地震預警系統已服務省抗震救災指揮部42個成員單位以及能源、消防等重點行業部門,覆蓋全川179個縣(市、區),548個終端已正式服務黨、政、軍、企、校。

同時,地震預警信息面向鄉村服務在全省試點展開。據悉,2019年12月,雅安市蘆山縣48個自然村全部以應急廣播為依托,使用地震預警終端與其聯動,在全省率先實現地震預警信息“村村響”。此后,樂山、眉山、廣元等地先后開通“應急廣播村村響”預警試點,目前已完成630個應急廣播終端安裝部署﹔在全省183個縣開通電視預警,並將在730個鄉(鎮)的7500個村開通地震預警服務,預警信息“最后一公裡”成效初顯。

此外,四川省地震局還大膽探索拓展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渠道。通過前期技術攻堅,由中國地震預警網產出、四川省地震局推送的地震預警信息,已在支付寶APP完成對接上線,為用戶提供秒級地震預警。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所處的實際環境,快速選擇避震措施,有利於消除民眾恐慌、減少人員傷亡。

而由四川省地震局開發的、全省首款官方預警信息APP——緊急地震信息服務已正式上架應用商店。預警信息不僅接入應急、石油等部門應急指揮平台,為川藏線等鐵路交通系統、水庫油氣田等能源系統,戒毒監獄管理系統等提供服務,也覆蓋到部分學校、社區、企業。未來,信息服務覆蓋面積還會不斷擴大。

此外,四川省地震局還通過國家、省、市、縣四級立體聯動發布地震預警信息和烈度速報信息,為政府應急救援決策、特殊行業緊急處置、公眾地震應急行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科普與法制助力更好發揮地震預警系統減災實效

今年4月6日,宜賓市興文縣5.1級地震發生后,一則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視頻顯示,地震發生時,興文縣大河苗族鄉大河民族中學一個班級正在進行早讀。當地震預警響起后,學生們迅速抱頭下蹲,待地震結束,有序向教室外撤離。不止該校,震中附近應用了地震預警並達到觸發條件的學校、社區,“大喇叭”均提前發出預警,開通了地震預警功能的電視、手機用戶也收到了地震預警信息。地震預警減災實效彰顯。

四川省地震局公共服務處處長趙永強認為,地震預警技術要充分發揮社會減災效益,除了在技術上實現以外,還需要加強科普宣傳,促使民眾客觀認識地震預警,正確識別預警信息,科學進行應急處置。

如何科學認識預警、如何有效防震避險、如何運用預警進行緊急處置?四川省地震局近年來組織制作了地震預警的系列微視頻,聯合省應急管理廳和防災減災館開展的“防震減災科普‘五進’大篷車——減災巴士說震事兒”走進涼山、攀枝花等地開展宣傳﹔開展專家在線訪談等活動,幫助社會民眾逐步樹立對地震預警技術系統的正確認識。同時,地震局加強“人防、技防、流程管理”,開展誤觸發事件處置演練﹔不定期開展與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其他省局進行地震監測預警業務交流,共同優化地震預警核心技術系統。

預警管理,立法先行。四川省地震局還大力推進地震預警方面的地方規章和標准建設工作,制定完善地震預警管理部門規章,為地震預警行業管理和社會服務提供制度保障。先后與省司法廳協商將地震預警立法列入年度部門規章調研項目,將預警信息發布地方標准按程序報省質監局審批﹔同時,制定《中國地震預警網四川信息發布約定(試行)》《緊急地震信息發布規定》,為中國地震預警網在川信息發布提供依據。初步形成信息發布規制體系,引導各參與主體依法依規向社會公眾提供地震預警信息,促進地震預警信息在防震減災中發揮有效作用,推動地震預警行業有序發展。

下一步,四川省地震局將從全面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全力強化台站運維保障、全域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和全程推動預警實驗室組建4個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推進中國地震預警網融合建設,進一步在預警結果的“快”和“准”,預警服務的“寬”和“廣”,預警融合的“深”與“暢”上下功夫﹔推進預警立法和信息發布地方標准制動工作,健全信息公共服務標准規范。並通過加強科普宣傳和應急演練,積極引導社會和民眾正確應用地震預警信息,建立地震緊急處置體制,掌握科學避險技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減災效益。(朱虹 羅鬆)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