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4年王朔文壇歸來
新書取材於漢武帝舊事

雖然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有他的傳說。作家王朔已經多年沒有新作出版,也罕在公眾場合露面。沉潛多年,他是什麼狀態?來聽聽他的一段話:“多年來,我一直盼著哪天把這本小說寫出來,我就踏實了。可以放心去過自己的日子,到處轉轉,到異國他鄉看看風景,像電影裡那樣一個人開車長途旅行,去看望朋友或素未謀面的人,吃一點沒吃過的東西,每天躺著晒太陽,或開個酒吧。這一猛子扎出去,再抬頭已是十來年之后,電腦字從五號變成小三號,原計劃40萬字變成小140萬字。本書變成多卷本系列小說其中一卷。”
王朔最新長篇小說《起初·紀年》已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於8月16日上市,這也是他自2008年出版《和我們的女兒談話》之后的最新作品。
王朔真正意義上的虛構小說
《起初·紀年》是四卷本長篇小說《起初》中的一卷,本卷取材自漢武帝故事。在這部小說中,王朔以我們熟知的歷史為出發點,將自己的情感與思想安放其中,憑借豐富的想象力,講述了漢武帝從親政到去世為止五十多年的人生,以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眾多立體飽滿的人物,如李廣、李陵、司馬遷、蘇武、張騫、司馬相如、陳阿嬌、衛青、霍去病、衛子夫等,他們各自跌宕起伏又彼此交織的經歷,構成了本書群星璀璨的故事之網。“令傳說顯影,神話還原,夸耀歸於朴訥……太費勁了。”王朔感慨。
在自序中,王朔說:“本書取材於《資治通鑒》《漢書》《史記》所載漢武舊事。歷史就是故事。歷史景觀自有其深遠和無垠,一旦進入就有特別大的身不由己之感,有些視角不容遮蔽,走著走著就在故事之外上千年。”王朔以前的作品都是現代題材,如今為何對歷史題材感興趣?“我找到現在這個故事,全部思想感情都能安放進去。這個結構特別合適,我把它投射到古代和遠古以后反倒自由了。”王朔說。
這部作品和以往的王朔作品很不一樣。用王朔的話來說就是:“我以往的作品多少都在寫自己,可算作‘非虛構’。隻有這部作品,才是我真正意義上的虛構小說。”
據該書出版方新經典介紹,該小說“突破現代西方小說的敘事格局,承續中國古典小說的氣韻而又大膽超越﹔跳脫了宏大敘事的窠臼,而以柴米油鹽的日常細節與天馬行空的想象,讓歷史中的人紛紛活了過來,走到我們中間﹔博採正史、方志、傳說、文學、諸子百家、天文、地理、氣象、醫學、數學、物理……”
讀過王朔小說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有突出的語言風格。在新作中,他的語言特色更加豐富,其中使用到北京話、上海話、陝西話、英語、土耳其語、網絡梗、自創方言、仿寫先秦古歌……亦庄亦諧,亦真亦幻,時而陽剛豪邁,時而陰柔纏綿,充滿豐富到不可思議的奇妙文字。
名家評價:王朔超越了自己
作家、學者止庵讀完王朔新作說:“我讀《起初》,非常佩服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完美的表現力,驚人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高超的結構與塑造人物的能力。過去我們常說,王朔難以被同代及后輩作家所超越,現在王朔超越了自己。這似乎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卻也在情理之中——隻有他肯下這麼大功夫,隻有他能有如此收獲。”
書評人史航則說:“王朔這本書真是又快樂又寂寞,他就像說了一場漫長的脫口秀,從頭到尾卻沒有現場觀眾﹔但他又像立起了無數面密密麻麻的哈哈鏡,每個人都可以梳頭照鏡子,找到和自己有關的印証,作者和讀者之間有一種掰手腕的樂趣。”
生於1958年的王朔,1976年中學畢業后,曾先后在部隊服役、在北京醫藥公司工作。1978年開始創作,先后發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頑主》《千萬別把我當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長篇小說。后進入影視業,在《渴望》《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影視劇中擔任編劇。1995年,根據《動物凶猛》改編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上映。1997年,根據《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的《甲方乙方》上映,成為中國最早的賀歲片。
時隔14年,推出新書,不管是整個閱讀生態、讀者結構都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年逾耳順的王朔出新書,會受到讀者怎樣的反饋,得到怎樣的市場反響,都值得期待。(封面新聞記者張杰 實習生鄭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