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川西氣田產能建設“拼”出加速度

2022年08月10日07:2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川西氣田產能建設“拼”出加速度

8月5日,成都市彭州市葛仙山鎮文林村,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川西氣田部署的重點開發井平台,井架高聳入雲。截至目前,該氣田部署的17口井已完鑽16口,完井投產測試均獲高產。

  川西氣田產能建設項目是國家產供儲銷體系建設重點督辦項目和四川省重點項目,也是川渝地區千億立方米級天然氣產能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者們正全力攻堅2023年底全面建成投產的奮斗目標,屆時,一個年產天然氣20億立方米的清潔能源基地將出現在成都平原西北緣。

  攻堅勘探“千層餅”、開發“五花肉”

  5日一大早,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彭州項目部副經理董波就匆匆趕往川西氣田彭州6號鑽井平台建設現場。這裡正在召開鑽井技術會商會議,討論6-5D井在鑽進過程中遭遇的復雜技術問題。

  彭州6號鑽井平台,是川西海相大氣田彭州產能建設區最大的平台,創新採用一隊雙機、一台四機的“井工廠”模式同時施工,鑽完井工程面臨重大挑戰。

  在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副總經理、彭州項目部經理吳基榮看來,川西氣田雷口坡組氣藏的勘探開發屬於世界級難題。“氣藏的勘探攻關研究和規模商業儲量的落實,前后歷經15年,2020年底累計探明儲量1140億立方米,是繼普光氣田、元壩氣田之后,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發現的第三個海相大氣田。”吳基榮說,地質科研團隊相當於在深層地層的“千層餅”中找到“芝麻”,而目前正在實施的開發建產、鑽完井工程,就像是把“芝麻”儲層再層層解剖,確証儲層的結構類似於“五花肉”,他們的工作就是把“五花肉”中含氣小層的氣開發出來。同時,氣藏埋深超深,鑽井直井段加水平段總長達到8000米左右,加之是高含硫的酸性氣田,對安全、環保標准要求很高。

  一方面是開發難度大,另一方面是國家急需天然氣綠色能源,川西氣田的產能建設不僅將有效保供成都周邊的用氣,還將成為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2023年建成百億氣田的重要支撐。“攻堅川西海相,建功百億氣田”,吳基榮指了指項目部門口的對聯說:“我們必須採取各種辦法集智攻關,確保產能建設如期完成。”

  少井高產,一台多井,鑽採淨化同平台

  在彭州6號鑽井平台的活動板房,兩張紅榜特別顯眼。一張標出“工作總體目標”:鑽井周期再縮短10%,組織協調停待時間降低50%﹔另一張列出“組織機構”,標明川西氣田超深水平井鑽完井攻關及服務保障團隊的三層樹狀職責圖。董波介紹,這是西南油氣分公司採取的攻關舉措,“通過組建多方專家聯合、地質工程一體化的鑽完井攻關團隊,緊盯雷口坡組潮坪相新類型、新層系氣田的‘卡脖子’技術,聯合有關大學和科研單位共同攻關。”

  董波說,以6-6D井為例,這口超8200米的深井,其橫向水平鑽進長度達2200米左右。在完井下襯管環節,作業剛開始不久襯管就被卡住了。為此,他們通過團隊聯合攻關,創新完井工藝技術,順利突破卡阻點,按預期完成鑽完井工程目標。這口井最終鑽井周期隻用了238天,較設計提前21天,打破了中國石化超深層高含硫水平井完鑽井深最深、水平段最長等系列紀錄,獲得212萬立方米/天無阻流量的高產。

  “我們堅決落實少井高產、一台多井、集成開發、高效建產的全新理念和工程目標。”吳基榮告訴記者,他們將原計劃部署30口井優化至17口,同時通過精准優化儲層改造方案,最大限度提升單井產量。川西氣田完鑽井接連獲得高產,進一步証實雷口坡組潮坪相這類超深層“五花肉”儲層能夠獲得高產。同時,地面工程建設開創鑽採脫硫淨化同平台集成處理的新工藝新模式,實現了土地、投資的集約高效利用。

  “拼”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8月4日晚8點,德陽市什邡市馬井鎮金牛村6組,隨著指揮人員的哨聲,川西氣田馬井雷口坡組氣藏脫硫站首套地面裝置一次性吊裝成功,標志著馬井脫硫站項目建設從土建施工轉入設備安裝階段。馬井項目也是川西海相大氣田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正採取鑽井、地面施工同步推進的辦法,確保9月底達到投產條件。

  16天完成第一套核心設備聯合基礎混凝土的澆筑,20天完成環廠道路澆筑……建設者們嚴格按照統籌節點,採取中午延長午休、晚上挑燈夜戰等避暑措施,努力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彭州項目部地面工程部副主任楊鵬昊介紹,馬井雷口坡組氣藏產能建設項目有三大難點:一是鑽井與地面工程同步,統籌難度大﹔二是多專業多兵種連續作戰,現場管控難點多﹔三是必須周計劃日推進、實施動態糾偏,極大地考驗項目管理干部的經驗和能力。為破解難題,彭州項目部勇扛責任“拼”字為先,拼土建、拼設備到貨、拼安裝調試,環環相扣、緊密銜接﹔拼工序合理安排、拼安全質量保障、拼工種進場時間把控,確保工程安全有序推進。

  “受前段時間罕見的高溫、頻繁的汛期降雨等影響,現場施工一度滯后。”楊鵬昊說,項目部強化安全質量管控、加大機具和施工力量等投入,制定周全的方案措施,搶抓黃金作業時段和關鍵工序施工,千方百計把延誤的工期趕了回來,“我們正在創造3個月建成一個日產能規模50萬立方米採氣脫硫站的小奇跡。”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憶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