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探館長在田野裡的巨大建筑

2022年08月08日08:06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探館長在田野裡的巨大建筑

  色彩斑斕的拱形建筑,寓意著“田館相融、稻浪翻滾”

  為管道窨井蓋穿上“向日葵花衣”

  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天府農博主展館穹頂五彩斑斕,像層巒疊嶂的“金色稻浪”。遠遠望去,這座橫臥於廣袤田野間的巨型建筑令人震撼。

  昨日是立秋,等到9月23日秋分時節,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將在天府農博主展館舉行。

  昨日,記者提前來到天府農博園“探館”,帶你一窺其容顏。

  關鍵詞1

  高顏值

  擁有“水立方”同款膜片

  五個拱形建筑連綿起伏色彩斑斕

  據了解,天府農博主展館可謂“師出名門”,是由中國建筑設計院院士崔愷領銜設計。5個尺度各異、色彩斑斕的拱形建筑,寓意著“田館相融、稻浪翻滾”。與其他大型會展中心不同的是,天府農博主展館更好地與田園融合、與自然銜接。今年3月,主展館與前方大田所種植的巨型彩色油菜花帶,構成了建筑與地景和諧相融的壯美畫面,出現在許多成都人的朋友圈中。

  一組數據顯示:農博主展館項目五個館共有77個巨型木拱,跨度高度均不相同,節點類型繁多,設計難度大。其中最大一拱跨度為118米,最高為43.25米。五個巨大的拱形結構綿延起伏,是全世界跨度最大的木結構建筑之一。這座建筑在工程技術上運用了許多國內都少見的高新技術、高級材料,是世界級木結構建筑巔峰之作。

  從主展館抬頭仰望,高高的頂棚色彩清晰、鮮艷。解說人員介紹,頂棚為德國進口ETFE膜,這種膜的承重能力強,僅僅0.25毫米的厚度,承重能力卻達到每平方米2噸。“水立方和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也採用了同款膜片。跟他們不同,我們這是彩色的,而且有多種顏色。”

  漫步在主展館內,地面一朵朵巨大的“向日葵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些向日葵花形象立體鮮活,生機無限。解說人員介紹,農博主展館地下埋藏著較為復雜的雨污管、電力、燃氣、通訊等多種管道,為后期維護方便,地面需設置窨井蓋,而井蓋裝置對美觀又打了折扣。因此,在地面繪畫的想法應運而生。通過專業畫師一個多月的努力,花朵經過八次色彩處理,在視覺上營造出虛擬立體的效果,每朵葵花直徑在3米—10米之間。形態各異的向日葵花盛開在主展館的樓梯轉角、過道、休憩大廳等地方,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關鍵詞2

  多功能

  “前展后街”

  農耕文明博物館將亮相

  數據顯示,主展館佔地面積約202畝,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其中1號館為會議中心,2、3號館為農博展場,4號館為農耕文明博物館,5號館為農創孵化,展館東側為商業街區。可以說,這是個功能復合的巨大展館。

  一號館是五個館中跨度最大的一個館,最寬處達到了118米,館內建筑面積為3.1萬平方米。豐收節期前,許多大型會議將在這裡舉行,因此這裡也是記者重點探訪的空間。

  沿手扶電梯緩緩而上,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錯落布局的四層會議室。解說人員介紹,整個館內會議室與休息室共有23間,所有房間都是依據“24節氣”來命名,緊扣農業主題。

  整個展館中最大面積的是立春會議室,共有1800平方米,可分割為3個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廳。會議室內配備的高清顯示屏和投影幕布都是世界最先進的,最大可容納800余人的圓桌晚宴與1000余人的劇院會議等。

  此次豐收節上還有一個“重頭戲”將要亮相,那就是位於4號館的農耕文明博物館,館內分為三大主題,天府農耕文明主題展覽,解讀四川農業起源發展、歷史興衰及現代化進程﹔脫貧攻堅館全面展示四川脫貧攻堅偉大戰役的揮煌與現實成就﹔農民工博物館真實記錄農民工發展的歷史脈絡。目前三大博物館正在加緊裝修,以便在豐收節前呈現。

  站在四樓平台,還可以看到主展館背后的商業街,商業街採用川西民居建筑風格,由11棟高低錯落的獨棟建筑組合而成,每棟有1-2層,均帶露天觀光平台,部分帶獨立觀光電梯,與主展館形成“前展后街”的功能互動,目前已簽約多家企業入駐。

  關鍵詞3

  夠智慧

  搭建智慧管理平台

  第一時間發現運營問題

  如此巨大的展館如何管理、維護、運營呢?據了解,建設方以BIM+IOT數字孿生技術為依托,搭建了主展館的智慧管理平台。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在大屏幕上看到了整個智慧管理平台系統,是由運營駕駛艙、設備管理、報警管理、安全管理等板塊組成。

  運營駕駛艙包含主展館的各類實時運行數據,幫助運營管理者精准了解場館運行情況,可以通過BIM模型瀏覽空間運營情況,便於決策。管理者可以通過設備管理、報警管理、安全管理板塊對主展館進行管理。“就比如說,如果某個地方管線出問題了,報警系統會第一時間匯總到管理平台,進行原因分析、問題處理和后續跟蹤,而安全管理系統則通過集成主場館視頻監控、入侵報警等,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了解,這套系統目前在電腦和手機上應用,工作人員能使用這套系統及時管理和維護主展館各個場館。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娟)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