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老小區餐飲店油煙擾民 為何多年未能解決?

2022年07月15日07:50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老小區餐飲店油煙擾民 為何多年未能解決?

  油煙問題

  “這種味道一年四季都有。自從樓下的餐飲店開業,這種味道就沒停過。”一名11樓的住戶說。

  歷史問題

  皇經嘉苑由於修建較早,商鋪沒有設計專用煙道,當時也沒有出台禁止在樓下開餐飲店的規定。

  管理問題

  城管工作人員表示,相關法規沒有明確對商家應如何處理,對於原有商家要做到營業對樓上居民完全沒有影響很難。他們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發現有煉油情況及時處理。

  “住宅樓下開了4家面館和1家海鮮燒烤排檔,有商家每天煉油產生大量的油煙,多年來對居民影響很大。”家住成都錦江區經天西路皇經嘉苑1棟的住戶對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說。 近日,有住戶將此事反映到成都市網絡理政平台,相關部門進行了調查,記者也進行了實地走訪。

  住戶苦惱

  樓下傳來的油煙味

  樓上開抽油煙機

  7月13日,記者來到皇經嘉苑1棟,該棟樓共三個單元,每個單元有15層,而1樓則是商鋪,有超市、包子鋪、面館等。談及樓下商家的油煙問題,不少住戶紛紛表示“苦不堪言”。

  “這種味道一年四季都有。自從樓下的餐飲店開業,這種味道就沒停過。”一名11樓的住戶說,她在家裡時不時會聞到類似煉油的味道,但並不了解油煙味的來源。這種油煙味會不定時地出現,有時在早上八九點,有時在下午兩三點。氣味很大時會遍布全屋,為將油煙迅速趕走,她還會打開抽油煙機。“

  隨后,記者來到1棟樓下的商鋪,這裡開有超市、包子鋪、面館、炒面等餐飲店。“我們沒有煉油,平時就煮面、燒水,最多自己中午炒個菜吃。”當記者詢問商家油煙問題時,一家面館老板回答。他們幾家餐飲店經常接到相關的投訴,為了減少油煙對居民的影響,他們現在都是在家裡把臊子炒好,辣椒油煉好直接帶到店裡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餐飲店內並沒有煙道,有的安裝了油煙淨化設備,有的安裝了簡易排氣扇和抽油煙機的排氣管道。然而,排氣扇和排氣管道直接伸出窗外,油煙可以直接往上飄進樓上住戶家中。

  物業回應

  老小區遺留問題

  考慮統一安裝煙道

  對於居民的反映,記者找到小區物業,物業項目經理徐先生說,他是2018年左右到該小區工作的,當時已有個別居民在反映底商餐飲的油煙問題。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遺留問題。由於小區修建較早,商鋪並沒有設計專用煙道,部分商鋪早年售賣給了個人,個人對外進行出租管理,餐飲店也是那時候就開設了。后期在相關政策出台后,不允許住宅樓下新建餐飲,小區剩余部分未出售的商鋪則沒有出租給餐飲相關的商家經營。但對於這些已經開設的商家,他們物業沒有執法權,也隻能勸導協調,建議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

  他們也在考慮是否能協商統一安裝室外排煙通道,將油煙對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張肇婷 實習生 趙雲帆 攝影報道

  相關部門:暫未發現違規行為 將加強巡查若違必究

  記者了解到,在接到市民投訴后,成都市錦江區錦華路街道辦事處進行了調查處理。錦華路街辦城管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經天西路皇經嘉苑1棟樓下,逐一對該處的餐館進行批評教育,要求經營者不得在店內煉油,不得在店內炒料,若有以上行為將進行處罰。

  對於街辦的回復,居民並不滿意,並質疑為何此事投訴多年一直沒有得到解決?7月13日,錦華路街辦城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修訂版)第八十一條規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

  “但法規並沒有明確對原有商家應如何處理,目前相關部門採取了嚴控新增,對於原有商家盡量減少污染排放的措施,要做到完全沒有影響很難。”該工作人員表示,該小區底商的餐飲店在政策出台前便已經在經營,經營內容主要是面條、包子等,排放的油煙相對較少,雖不符合現有法律條件,但已採取了安裝油煙淨化設施、經營轉向等方式盡量減少油煙排放。因此,在接到市民相關投訴后,他們也多次進行現場調查,暫時沒有發現違規行為,居民也沒能提供相應的証據,隻能對商家以教育批評為主,並要求商家不得在店內煉油炒料,若有以上行為將進行處罰。

  同時,城管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繼續加大對該處的巡查力度,發現有煉油情況及時處理。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