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教育

“雙減”后成都娃的暑假在忙什麼?體育研學悄然熱起來

2022年07月11日07:53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雙減”后成都娃的暑假在忙什麼?體育研學悄然熱起來

江灘公園內,穿著救生衣的小朋友在父母的帶領下坐上了皮劃艇,槳片在他們手中如同一隻飛舞的蝴蝶,碧波蕩漾間親子間的歡笑聲不絕於耳。這樣的研學活動能夠時常在江灘公園看見,理論知識與體育運動的結合,讓孩子們在課本以外收獲了不少樂趣。

不用上培訓班了,成都的娃娃暑假都在忙什麼?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個7月,體育研學在成都悄然興起,受到家長、學生的歡迎,同時也讓企業看到了商機。

強身健體、豐富課外生活

家長孩子都歡迎

“從孩子3、4歲到初一,我經常帶他參加一些研學旅行的項目。今年嘗試的是體育研學,主要是江灘公園開展的沙灘排球、水上嘉年華等活動,”家長陳女士已經是一位資深的研學家長。在她看來,暑假讓孩子參加體育研學活動,首要原因是省心。“一般這些研學項目一天幾百塊錢,還包吃,我覺得很劃算。”

家長鄧女士也將三歲的女兒送入了體育研學的夏令營。“減少娃娃在家玩電子設備的時間,又能從小培養她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這就是我們的目的。”據了解,倪女士為孩子所報的夏令營共有30個小孩子參加,每天晚上六點半到八點在固定地點集合進行運動,在活動中,孩子也交了不少好朋友。

研學的種類繁多,為何特意選中體育研學?提高義務教育中體育考核的分數是家長們的答案。今年起成都的中考,體育與健康考試分值已由50分增加到60分,中考升學成績總分變為710分。

“多參加體育研學活動,能夠明顯感覺到孩子的體質有所提升,學校裡的體育考試分數也不錯。”家長陳女士表示,體育研學作為課外實踐活動將知識獲取、體質鍛煉、社交融為一體,讓孩子能夠更從容應對義務教育階段納入考核的體育課程與考試,寓教於樂。

“一般我爸媽給我報的都是體育研學類的夏令營,因為體育中考的分數增加了,他們覺得通過鍛煉可以增加體能。”記者採訪時,一位正在上初一的男生告訴記者。一旁的爸爸也笑著說:“我比較傾向於讓孩子參加軍事課程,攀岩、野炊、登山,正好可以鍛煉,孩子又能玩又能學體育。”爸爸補充說,在參加夏令營后,這位同學的1000米長跑時間已經可以縮短在4分鐘以內了,“跟以前比進步很大。”

已經經歷過“中考”的青少年,更願意將體育研學當作一次獨立生活的體驗。“我跟同學都很喜歡,因為不用總是悶在教室裡學習﹔爸媽也覺得這樣的活動能夠幫助我獨立。”17歲的盛同學說。

研學旅行

成為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方式

體育研學熱,已經吸引了企業的入場。音樂沙灘運動融合一體的研學派對、前往綿陽開展的幼兒體適能主題研學,這些都是成都體投集團“學·在路上”開發的體育研學活動。“學·在路上”體育研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體投集團形成了十余個包含體育+品牌賽事、體育+智慧科技、體育+大運會場館、體育+鄉村振興等在內全齡參與的產品體系,拓展“體育+”研學主題路線30余條。

“皮劃艇是怎麼做的?歷史來源是什麼?有沒有國際性的比賽?落水了怎麼辦?孩子在參加皮劃艇活動時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也是開展體育研學的關鍵所在。”“學·在路上”體育研學相關負責人強調,實踐和學習都是研學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與學校的課程教育類似,體育研學同樣需要文化知識進行系統性備課。通過邀請成都體育學院休閑體育系、成都大學體育學院、四川省研學旅行與勞動教育學院等高校、研究機構啟動“體育+”研學理論體系研究,將理論知識與體育實踐緊密結合。

例如,在西村大院的竹林裡,老師會給孩子講述竹林七賢的傳統故事﹔在運動賽場上,會講述運動項目的歷史淵源﹔“乘風破浪”皮劃艇主題研學上,孩子們能夠學習救生知識、如何穿戴救生衣、如何劃槳。讓孩子們在不同的場景中能夠獲得不同的技能和知識。

“研學旅行教育正契合了當下我國打造體育強國的戰略和對勞動教育的提倡。體育研學是對研學旅行方向的延伸,不管是參與賽事互動還是進行戶外體驗,這些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體育性。”該負責人說。

7月6日,成都市研學旅游協會正式成立,提出打造研學旅游頭部城市。“隨著大中小學生陸續迎來暑假,現在暑期旅游市場已經復‘燃’,暑期檔帶動旅游市場加速復蘇的勢頭強勁。”成都市研學旅游協會會長謝慧然表示,暑期的到來讓更多年輕群體、親子家庭出游意願高漲,知識性旅行、研學旅行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雙減”政策更加注重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加強校內課堂與校外實踐的結合,全方位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研學旅行,正是“雙減”后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推動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 實習生 呂佳羽)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