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以電代煤”為茶鄉發展注入“加強針”

2022年06月08日14:1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走進綿陽市平武縣豆叩羌族鄉:清澈的河水、巍峨的青山、湛藍的天空,放眼望去處處綠水青山,空氣中彌漫著茶葉的清香,猶如一幅幅精雕細琢的自然畫卷。

這樣的美麗環境,離不開四川省水電集團平武公司(以下簡稱“平武公司”)的多年貢獻。近年來,平武公司大力推進“電炒茶”電能替代項目,此舉猶如一支“加強針”,為平武縣鄉村振興中的茶產業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

電能替代 促進環境改善

“春風又綠清漪江,羌哥羌妹採茶忙。”平武縣清漪江流域素有“羌鄉茶廊”之稱,現有規模茶葉生產企業7家、小作坊15家,茶葉總面積4.43萬畝。茶葉已成為平武縣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主要特色產業之一。

先鋒隊員們在龍源茶廠檢查用電設備。鄒璇攝

然而,2015年以前,這些茶廠和小作坊都是用煤或柴作燃料,每年炒茶季,崇山峻嶺間濃煙四起,與秀美的綠水青山形成鮮明的反差。“以前炒茶都是用煤作燃料,產生的濃煙不僅直接污染空氣,而且常年排放形成的酸雨降下來又影響茶樹的生長,導致茶葉品質日趨下降﹔同時煤燃燒時產生的粉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炒茶工人的身體健康,導致呼吸類疾病頻發。”平武雪寶頂茶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尹傳林介紹,“作為平武縣規模最大的茶葉生產企業,我們每年要生產綠茶、花茶、邊銷茶1000余噸,如果用煤的話,每年要消耗400噸以上。”

為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節能減排,平武公司大力實施“電炒茶”電能替代項目,積極幫助茶企改造生產設備,用清潔的電取代污染嚴重的煤。“雖然短期內增加了設備改造的生產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徹底改變了燒煤帶來的諸多影響,還節約了人工成本,保護了環境,百利而無一害。下一步,我准備把所有設備全部改為電能。”談到用電的好處,平武縣天源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程年䘵指著一排排生產設備說。

到2019年,平武縣7家茶葉生產企業逐步完成燃煤改電工程,總裝機容量2465千伏安,平均年用電時間近1000小時,年用電量約160萬千瓦時,按標煤折算年減少碳排放量65萬公斤以上。在促進環境改善的同時,平武公司積極爭取電價政策,根據不同茶廠的生產實際,執行3至6個月不等的農業生產優惠電價,每年累計為茶廠節約生產成本40余萬元。

堅強電網 助力鄉村振興

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促進了平武縣制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圍繞產茶、制茶、休閑農家樂和民宿模式的生態旅游應運而生。

在豆叩羌族鄉銀嶺村郭家山組,僅生態農家樂就有7家,“趙家山庄”就是其中之一。“近年來,我們這裡山青了、水綠了,一到採茶季,游客們蜂擁而至,親臨茶園體驗採摘的樂趣,自制手工茶帶回家與家人們分享﹔三伏天進來避暑二三個月,吃農家菜、品農家茶、摘農家果。雖然疫情有一定影響,但去年我們的營業額還是有20多萬元。”銀嶺村郭家山組組長、“趙家山庄”的主人趙再義,指著一個個電炒爐高興地說。

產業發展了,對電的需求也更高了。“電炒茶項目的實施,鄉村旅游的發展,使片區用電量激增,制茶高峰負荷達1800千瓦,這需要安全穩定、堅強可靠的電網作保障。”平武公司豆叩供電所所長張正勇介紹。

為滿足用電需求,平武公司在該片區先后實施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和改造提升工程,投資1200萬元對35千伏豆叩變電站進行改造,變壓器容量擴展到4000千伏安。同時,對村、社變壓器進行擴容,改擴建高低壓線路。截至2022年4月,共改造6個村,升級0.4千伏線路120公裡、10千伏線路10公裡,新增變壓器10台,擴容1000千伏安,投入資金達1600萬元,極大提升了該片區的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為茶廠生產和農家樂安全用電提供了堅強保障。

“我們這裡山高坡陡,以前雷雨季節經常出現倒杆斷電情況,現在好了,電網改造過后,大風大雨都沒有停過電。”站在農家樂前,趙再義指著規范的配電箱和窗外的電網笑得合不攏嘴,“以前我們用柴火炒茶,太辛苦了。現在改用電炒茶,既縮短了制茶時間,也使茶葉品質不斷提升,在市場上也能賣個好價錢。”

有了堅強的電網保障,“農業+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在豆叩羌族鄉鋪開,平武縣委縣政府在當地高標准、高起點規劃打造的“禪茶清谷”田園綜合體已完成前期建設,用茶文化帶動茶產業發展,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文化體驗和康養於一體,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平武公司通過構建優質電網,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為加快地方特色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

趙再義介紹電網改造帶來的好處。陳迅攝

優質服務提升營商環境

每年3月至5月,是茶葉採摘、加工制作的關鍵時期,晒青機、搖青機、揉捻機、烘干機一齊上陣,用電負荷激增,是平時供電量的2至3倍,各種突發性、偶然性電力設備故障時有發生。

今年5月6日20時左右,豆叩供電所的值班電話突然響起,平武雪寶頂茶業公司打來求助電話,說廠內突然斷電,鮮茶葉剛進爐,如果不及時運轉,將導致該批茶葉損毀。所長張正勇放下電話,立即帶領技術人員趕到現場,經檢查是廠內的配電箱空氣開關燒毀,通過緊張施工,炒茶設備不到半個小時就恢復了運轉,避免了該批茶葉受損。

“凡是用電問題,隻要一個電話,供電所的同志都是隨叫隨到,服務質量和態度都是杠杠的,是名副其實的電保姆。”面對電力工人,平武雪寶頂茶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

在茶葉生產的用電高峰期,平武公司創新舉措,對企業實行一對一服務,第一時間響應各類用電突發情況,努力營造優質營商環境。在正式生產前,供電所都會組織電力工人深入茶廠義務檢修制茶設備,對配電線路進行“拉網式”巡查巡檢,確保供電前端一切正常,消除安全用電隱患。在生產期間,供電所11名員工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一旦企業遇上用電難題,就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幫助及時解決問題,以真誠、快捷、高效的優質服務,讓產茶企業用上“放心電”。

作為省屬電網企業,四川能投集團核心子集團、四川省水電集團及其所屬公司將扎實推進“電炒茶”等電能替代項目,大力開展節能減排,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實現“雙碳”目標和“美麗四川”建設貢獻力量。(陳迅 鄒璇)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