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如何推動“三個做優做強”和產業建圈強鏈?

2022年05月15日07:57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如何推動“三個做優做強”和產業建圈強鏈?

  日前召開的(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聚焦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繪就經濟高質高效、動能充盈充沛、人民宜居宜業、城鄉共富共美、社會和順和諧的公園城市圖景,明確提出推動“三個做優做強”提升城市整體功能,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競爭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圍繞上述重點任務落實落地,將實施哪些舉措?近日,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楊羽回答了記者提問。

  從四方面切入

  推動“三個做優做強”提升城市整體功能

  核心提示

  圍繞推動“三個做優做強”落地落實,重點從鞏固完善空間總體布局、突出功能導向、堅持差異化推進、強化全市“一盤棋”思維4個方面切入。

  城市功能是城市持續繁榮的本質特征,是城市能級和綜合競爭力的具體體現。城市功能的強弱與城市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高度相關、密切聯系。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推動‘三個做優做強’提升城市整體功能”。

  “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以城市功能為導向,推進行政區與經濟區適度分離,打破原有單片區域、單個體系布局的發展模式,推動城市能級躍升的重要舉措,是順應城市發展客觀規律,實現超大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舉﹔是破解城市發展難題,推動超大城市空間統籌均衡有序發展的現實所需﹔是緊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實踐,對實現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楊羽稱,接下來將重點從鞏固完善空間總體布局、突出功能導向、堅持差異化推進、強化全市“一盤棋”思維4個方面切入,推動“三個做優做強”落地落實。

  鞏固完善空間總體布局。近年來,市委大力推動城市空間優化,持續鞏固完善“一山連兩翼”空間總體布局。推動“三個做優做強”,就是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立足資源條件和發展基礎,以經濟區思維,構建形成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功能結構,促進城市內涵發展、區域差異發展、城鄉融合發展。

  突出功能導向。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科學統籌功能體系與功能類別的關系,既突出共同責任又明確各區域角色作用,將功能類別細分為核心功能、基本功能、特色功能。核心功能主要是以服務城市發展戰略為指引,以強功能為重點,推動提質增效、支撐引領﹔基本功能主要是以滿足公共服務需求為目標,以補短板為重點,促進優質均衡、就近滿足﹔特色功能主要是以突出區域比較優勢為支撐,以揚長板為重點,實現各展其長、競相發展。

  堅持差異化推進。著力統籌整體和局部、功能和形態、當前和長遠,因地制宜推動三大區域各盡其能、揚長補短,提高城市發展的整體性、協同性和融合性。中心城區要立足“高端引領”,全面增強高端要素運籌、國際交流交往、現代產業支撐、文化傳承創新、時尚消費引領等核心功能,重點推動城市有機更新、產業轉型升級、宜居品質提升,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加快實現由中心聚集向輻射帶動轉變﹔城市新區要強化“牽引帶動”,圍繞做優做強創新策源轉化、國際門戶樞紐、新興產業集聚等核心功能,堅持創新驅動、高端引領、產城融合,協同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和新的增長極﹔郊區新城要突出“戰略支撐”,聚焦做優做強生態價值轉化、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等核心功能,著力推進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的新型城鎮化,因地制宜發展綠色制造、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等特色經濟,加快將大城市帶大郊區特征變為現實發展優勢,拓展超大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空間。

  強化全市“一盤棋”思維。堅持市域統籌、區域協作,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充分調動各區(市)縣和市場主體積極性,形成各區域板塊協調聯動、抱團共進的發展態勢。一是以重大功能平台載體聯動共建等為紐帶,推動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強化區域協同協作﹔二是以創新資源要素差異化配置機制為抓手,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推動生產力科學布局和城市功能合理承載﹔三是以健全人口導向的公共服務配置機制、差異化考核激勵機制為支撐,健全完善超大城市現代治理體系,推動實現超大城市發展方式轉變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四是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項目圍繞功能建”,強化重大項目支撐,推動“三個做優做強”落地落實。

  聚力五個重點

  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核心提示

  聚力做好加快培育發展產業生態、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優化提升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5個方面工作重點,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根基與命脈。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持把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以產業建圈強鏈理念變革產業發展方式,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提升現代產業體系區域帶動力和發展競爭力。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對建圈強鏈做了全面系統的部署安排,接下來,我們將聚力做好加快培育發展產業生態、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優化提升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5個方面工作重點,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楊羽說。

  加快培育發展產業生態,引優育強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鏈主”企業、具有行業引領力的“專精特新”企業,推動“鏈主企業、公共平台、中介機構、投資基金、領軍人才”融合共生發展,跨區域協同構建產業生態圈﹔支持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共享中試、檢測等公共平台,引導產業聯盟等專業服務機構協同招商、資源共享。

  突出發展先進制造業,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穩步提升制造業佔比,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建設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壯大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萬億級產業集群和新型材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高端芯片、新型顯示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基因治療、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盤活閑置低效用地,創新產業用地供給,提升用地效率和水平。

  優化提升現代服務業,深化國家“兩業”融合發展試點,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引導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提升﹔加快構建全牌照金融機構體系,發展科創、綠色、供應鏈等特色金融,促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質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園、蓉北等高品質商圈,引領發展首店、首發、夜間經濟等新業態。

  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實施“米袋子”“菜籃子”強基行動,筑牢農業安全供給保障能力﹔加快構建“4+6”都市農業產業體系,建設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做強“天府源”品牌﹔做強現代種業產業鏈,深化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升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水平。

  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以“四網融合”為重點的新基建行動,鞏固提升高端軟件、網絡安全等產業優勢,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依托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培育發展數據、算力、算法、應用資源協同的產業生態﹔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構建全國領先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富)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